舜帝陵庙

更新时间:2024-09-07 23:26

舜帝陵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南鸣条岗,占地27000平方米。

发展历史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后毁于元末战火中。

明正德元年(1506年),乡人重建。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在大地震中又遭毁坏。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

建筑格局

舜帝陵庙座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为前陵后庙建筑布局。沿舜帝陵庙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陵冢两侧有关公祠和敤首祠。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于2001年重建。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

主要建筑

舜帝陵

舜帝陵前嵌“有虞氏陵”石碣一方。享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后檐敞朗,西山墙嵌“鸣条舜陵者略”石碑4通。

山门是进入舜帝陵庙的第一道大门,上面悬“有虞帝舜陵”匾额,正门的两侧刻有“孝祖”“德圣”四个大字。山门是一座两层建筑,是在原址上重新恢复的仿清建筑。

献殿并非舜帝陵内原有建筑,是北相镇关帝庙的献殿。因修路时,该献殿位于规划的道路当中,而当时舜帝陵正在整修,故将北相镇关帝庙的献殿整体搬迁到舜帝陵内。殿内前檐通梁长约18米,由一根完整的古杨木搭建。

享厅为清代建筑。厅前牌匾“陟方之所”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安邑知县车敏来所提,意为舜帝升天之处。

现存陵冢是砖砌的方形建筑,高3.3米,长12米,宽13米,威严肃穆,王陵气势尽显。陵前有一石碑,刻有“有虞帝舜陵”,是明代一名进士手书。陵上也有一株树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然生长了5根枝干,形似虬龙,寓意“五子登科”“五岳同根”。

关羽祠,清代悬山顶式建筑。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东汉末年名将,后世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少时常到此拜谒舜帝,后人为纪念此举,在其当年拴马之处修建“关羽祠”。

敤首,又名敤(kě)手,虞舜同父异母之妹。相传,舜父瞽叟与象,其后母每欲害舜,其妹敤首通风报信,使之解之。敤首还是有史可考的中国画祖。《世本·作篇》、《汉书·古今人表》、《中文大字典·敤首》等均把敤首列为绘画先祖。2001年,86岁高龄的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潘絮兹老先生在得知山西运城修复舜帝陵庙后,便来信建议在舜帝陵旁修建敤首祠,使画家寻根问祖也有去处。但是舜帝陵西,原建有娘娘殿,现虽荡然无存,但遗址尚在。为实现潘絮兹老先生夙愿,经有关专家论证后,在原娘娘殿遗址上修建了敤首祠。现敤首祠正殿,为清代早期建筑。

舜帝庙

舜帝庙,地方习称皇城,又称离宫、离乐城,顾名思义,是离位享乐的意思,当时舜禅让给大禹后,大禹在这里建造了牧宫,让舜在这安享晚年。中轴线上布列戏台、献殿、正殿,两厢为配殿、钟鼓楼,主从有序,布局严谨。庙内现存明、清、民国时期重修碑刻7通。舜帝庙内砖砌方形墓冢即帝陵,高3米,周长51米,正面立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有虞帝舜陵”石碑。

城墙高6.9米,正面有三个砖券门洞,居中城门门额为“来南薰”,左侧小城门门额为“解愠”,右侧小城门门额为“阜财”。

卷棚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时至今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舜帝的生日和农历九月十三舜帝的忌日,这里都会连唱大戏。

献殿重修于明代。梁记板上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创建题记及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安邑知县秦恒炳重修题记,该殿是民间祭祀舜帝敬献祭品之地。

正殿位于献殿北侧中轴线上,正殿神龛中供奉的是舜帝坐像,两侧执笏的是舜帝的四位名臣,皋陶、夔、后稷、契的立像,正殿基本保持着元代的结构和风格。

养颐宫,又称寝宫,寝宫为仿清式单檐歇山顶建筑,两侧建有耳房,屋顶有筒瓦包勾,常五脊六兽,东西两侧附建耳房,寝宫里面供奉的是舜帝和娥皇女英圣像,娥皇女英是的两个双胞胎女儿,她们贵为帝女,但是在舜家依然特别孝敬自己的公婆,而且还和睦邻里,已经成为华夏儿女孝敬公婆的典范。为2001年重建。

献殿前按照古代左钟右鼓的规制,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东西两侧建有廊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

人文历史

,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位列“三皇五帝”之一,是轩辕皇帝的第九代世孙,据《孟子》记载,舜帝生于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市)、都于蒲板(今山西省永济市)、卒于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十公里的鸣条岗西端)。舜帝年青时以孝齐家,他孝感动天的故事被奉为二十四孝之首。在位期间舜帝体恤民情,以德治国,先后完善法制,修正仪礼,治理洪水,发展生产,形成了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五谷丰登、人民康乐的和谐时代。古人就以“尧天舜日”来歌颂他与尧的丰功伟绩。司马迁曾经在《史记》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所以舜帝被称为“德圣”、“孝祖”。

价值意义

德孝是中国传统伦理、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虞舜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在舜帝陵庙被,“德圣”“孝祖”四个大字矗立正门两侧。虞舜文化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源头之一和根脉所在,其形成的德孝和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舜帝在青少年时期,以多才多艺和孝顺著称。舜帝文化核心在孝,出发点在家,终点在天下(国)。孝是德的一种表现,是以感情为出发,以礼为准绳的道德行为。舜帝文化的特征是务实,舜帝的诸多事迹如孝顺父母、治理洪水、舜耕历山、教化三苗、整治四凶、举贤任能、禅让帝位等均体现了其务实、实用的一面。舜帝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然其偏重于实用理性,且服务于国家,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体现。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舜帝陵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舜帝陵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南鸣条岗。

08∶00——18∶00

运城市舜帝陵景区对广大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不售门票。

公交:乘坐太原、西安方向的列车到运城站下车,在市区内乘坐 33、16、8 路公交车即可直达。距运城市区15公里,从运城火车站到舜帝陵庙需要15分钟,运城长途汽车站到舜帝陵庙10分钟,下运城高速口需要8分钟,从运城机场走高速到舜帝陵庙需要15分钟。

自驾:从运城市沿233省道向北行驶约15公里可到达舜帝陵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