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8 00:47

舟(拼音:zhōu)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条小船,本义即船。古籍中又可活用为动词,指渡河或用船运载。

文字溯源

象形字。甲骨文(图1、2)的“舟”就像是小船的形状,由字形观之,“舟”的形制似是方头方尾,矩形而首尾略上翘,两边有出角,中间有隔舱。这已是成熟的木板船之象形了。西周金文(图3)也常见舟字,而且形体没有大的变化。《方言》中记载关西、关东方言船舟之说,是就战国秦汉时代而言的,商、西周时代未必如此。朱骏声以俞、舟、船作为船的名称发展次序,也未必是事实。《说文解字》篆文(图6)之舟字形体是直接继承春秋时代石鼓文(图4)舟和舟字旁形体而来,汉代碑文“般”字所从之舟(见上字表8)及魏舟字(见上字表9)形体是小篆舟字隶书写法,楷书舟字正是继承这隶书写法而来。西汉出土简帛中的舟字形体是直接从西周舟字、战国秦代舟字旁那样的形体而来,但不流行于楷书。

“舟”本义指船,而现代人所常说的“船”的产生要稍晚些,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古汉语常有名词作动词用的现象,“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乘船渡水的意思,例如《诗经·邶风·谷风》中说:“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舟之即以舟渡水的意思。

详细释义

近义辨析

舟、船

舟和船所指相同,但是产生的时代不同:先秦文献用舟,汉及汉以后用船。现代汉语里,舟不单用,用在复合词及成语中,如:泛舟、龙舟、神舟、顺水推舟。船可以单用,如:江面上有许多船;也可以用在复合词及熟语中,如:商船、航船、脚踩两只船。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舟部】职流切(zhōu)

舟①,船也。古者,共鼓、货狄②,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凡舟之属皆从舟。

【注释】①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行曰船也。”②共鼓货狄:黄帝、尧舜时人。

说文解字注

“船也”注:《邶风》:方之舟之。传曰:舟,船也。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不传於柏舟而传於此者,以见方之为泭而非船也。

“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注:郭注、《山海经》曰:世本云𠔏鼓,货狄作舟。《易·系辞》曰: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𠔏鼓货狄,黄帝尧舜间人。货狄疑即化益,化益即伯益也,《考工记》故书舟作周。

“象形”注:职流切,三部。

广韵

职流切,平尤章 ‖舟声幽2部(zhōu)

舟,舟船。《墨子》曰:“工倕作舟。”《吕氏春秋》曰:“虞姁作舟。”《丗本》曰:“共鼓、货狄作舟。”二人并黄帝臣。又姓,《左传》晋大夫舟之侨。

康熙字典

【未集下】【舟字部】舟;部外笔画:0

《唐韵》《集韵》《正韵》职流切。《韵会》之由切,并音周。《说文》:船也。《释名》:舟言周流也。《易·系辞》: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书·说命》: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尔雅·释水》:天子造舟。注:比船为桥。又:诸侯维舟。注:维连四船。又:大夫方舟。注:倂两船。又:士特舟。注:单船。扬子《方言》:关西谓之船,关东谓之舟,今吴、越皆谓之船。《世本》:黄帝臣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吕氏春秋》:虞姁作舟。《山海经》:滛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物理论》:化〔⿰彳瓜〕作舟。束皙《发蒙记》:伯盆作舟。

又《正韵》:载也。

又《韵会》:带也。《诗·大雅》:何以舟之,惟玉及瑶,鞞琫容刀。传:舟,带也。

又尊下台,若今时承槃。《周礼·春官·司尊》: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正字通》:一说古彝有舟,设而陈之,为礼神之器。以酌以祼,皆挹诸其中而注之。舟与彝二器相须,犹尊之与壶,缾之与罍。先儒谓舟形如盘,若舟之载物,彝居其上,非也。今考汉敦足舟、𠂹花舟,舟之用在于容,非虚设以承彝也。形制详《博古图》。

又地名。《左传·襄十四年》: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吴人自臯舟之隘要而击之。注:臯舟,吴险阨之道。又《昭十三年》:克息舟城而居之。注:息舟,楚邑。又《哀二十一年》:请除馆于舟道。注:舟道,齐地。

又覆舟,山名。《淮南子·地形训》:维出覆舟。

又官名。《礼·月令》:季春之月,令舟牧覆舟,五覆五反。注:舟牧,主舟之官也。

又姓。《左传》:晋有大夫舟之侨。

又与周通。《周礼·冬官考工记》:作舟以行水。注:故书舟作周。郑司农云:周当为舟。

又《韵补》叶陟鱼切,音朱。《道藏歌》:玉龟七宝林,唱赞愿同舟。丹景曜目精,令我心踟躇。

又《诗·大雅》:何以舟之。朱注:之遥反。与下刀叶。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首笔短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框内上点写在竖中线。长横收笔于横中线。末笔点写在竖中线,与上点垂直对应。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