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09:46
舟山眼镜蛇(学名:Naja atra)为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中大型前沟牙类毒蛇。头椭圆形,与颈不易区分。受惊时常直立起前半身,颈部平扁扩大,做攻击姿态。颈后有一宽大的白色饰纹,形态较为多变。体背面黄褐色、深褐色或黑色,具若干条白色横纹,少数个体无横纹或不明显。
颈背可见“双片眼镜”状斑纹,部分个体“眼镜”状斑纹不规则或不显。体色一般黑褐色或暗褐色,背面有或无白色细横纹,幼蛇多有之,随年龄增长渐模糊不清甚至全无;腹面前段污白色,后部灰黑色或灰褐色。典型斑纹是在腹面前段基色浅淡的基础上,大约在第10枚腹鳞前后有一道3~4枚腹鳞宽的灰黑横纹,在此横纹之前数枚腹鳞两侧各有一粗大黑点斑。
中等偏大的前沟牙类毒蛇,观察标本最大全长雄性1571(1330+241)毫米,雌性1488(1320+168)毫米。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明显。没有颊鳞;眶前鳞1枚,眶后鳞3枚(少数2枚,个别1枚);颞鳞2+2或2+3枚(个别后颞鳞为4枚);上唇鳞7枚(2-2-3式),第三枚最高大,前接鼻鳞后入眶;下唇鳞8枚(个别9或7枚),前4(个别为3枚)枚接前颔片;颔片2对。背鳞平滑,23(21~27)-19/21-15行;脊鳞两侧数行较窄长,斜列;腹鳞159~177枚;肛鳞完整(少数二分);尾下鳞39~53对。 前沟牙之后有普通上颌齿1~3枚。
半阴茎两叶状,细长。被密集的小刺覆盖,在近端较小且稀疏,远端更大且密集。精沟沟唇明显,密布小刺。未外翻时半阴茎可达第10~12对尾下鳞,在第6~9对尾下鳞分叉。外翻状态下半阴茎可达第29~30对尾下鳞,在第11~14对尾下鳞分叉。
与同科不同属的眼镜王蛇具有一些相似特点,区别在于眼镜王蛇颈背没有“眼镜”状斑纹,而是具有呈倒“V”形的斑纹,且眼镜王蛇头背顶鳞正后有一对较大的枕鳞。
舟山眼镜蛇与西南眼镜蛇的区别在于舟山眼镜蛇颈背为“双片眼镜”状斑纹(有些个体背纹不规则),西南眼镜蛇身体横纹具黑色边缘,颈背为一边缘深色,核心为深色的“O”形斑纹。且舟山眼镜蛇后颔片之间的小鳞片主要为1枚,少数2枚,而西南眼镜蛇后颔片之间的小鳞片多数为3或2枚,少数4或1枚。
栖息于海拔70~1630米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常见于农田、灌丛、溪边等地。
舟山眼镜蛇的洞穴多在黄土丘陵的山坡、坟堆向阳处,或在竹林和灌木丛中。洞口直径小的有3~10厘米,大的可达10~27厘米。洞口往往有杂草或小灌木遮蔽。坑道内径在15~20厘米左右,深达100~300厘米,有的有副洞。洞内常有枯草窝,很可能是利用野鼠或野兔的洞。舟山眼镜蛇也能利用已有的某种洞穴(如青蛙洞或松土的裂缝)为基础,再钻大而成更深的蛇洞。
多于白昼活动。春秋两季多在洞穴附近活动,而夏季及秋初则扩散到田野、河滨、沟旁、稻田、菜园、路侧,甚至进入房屋。活动高峰在5、6及11月,交配和蜕皮的旺季在5、6月。11月将要冬眠时出来晒太阳的频率极高,尤其在中午前后。活动的温度范围在8~38.5℃之间,最适宜的温度在20~35℃,在7~8℃的环境下便有不少个体死亡了。
食性广泛,以蛙、蛇为主,鸟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鳅、鳝鱼及其他小鱼等。发现猎物后会先快速向其移动,头部扫视,攻击前身体前部抬离地面呈直立状,头颈部先后仰再快速向前下方扑出攻击。攻击后通常不会直接释放猎物,但当它攻击较大的啮齿类动物引起猎物强烈反咬时会释放猎物,然后再次搜寻注毒后的猎物。
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中国以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
卵生。6~8月产卵7~19枚,卵长径42~54毫米,短径26~31毫米,孵化期1.5~2个月,刚孵出的子蛇全长200毫米左右。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舟山眼镜蛇的毒液以细胞毒素为主,含突触后神经毒素。被其咬伤后,伤口流血较少,局部疼痛肿胀、溃烂坏死,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神经毒性症状。这与其动物实验中的表现严重不符,在动物实验中,舟山眼镜蛇表现出强烈的神经毒性,但在人类身上神经毒性似乎被大幅度降低了,推断是其神经毒素与人体作用较差所致,但如果患者被咬到静脉、体质敏感或蛇的排毒量较大,仍然会出现严重的神经毒性症状,因此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