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0 10:39
船蛸是船蛸科船蛸属动物,地方名白海马巢。雌体具石灰质的次生外壳,由第1对腕的间质膜分泌而成,壳甚薄、半透明,易脆。壳两侧面具很多排列较密的放射肋,有些肋有分叉,每条肋连接1个疣突,两排疣突相距很近,疣突尖而小,约50个左右,壳面乳白色,疣突周围呈褐色。雄体不具外壳和翼状腕,体型小。浮游时壳口朝上,当翼状的背腕伸出时,像1只开帆的小船在海中航行,故又有“舡鱼”之称。
船蛸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Argonauts是Argo船的著名水手,他帮助Jason寻找金羊毛。早期的博物学家认为,阿贡人用他们的两个触手在海洋中“航行”,这与船蛸用触手捕食猎物的形态极其相似,因此得名。
船蛸是一种雌雄异形的八脚软体动物。与章鱼有近亲关系。船蛸生活在温带海洋的开放水域 。它们著名的是漂亮的像纸一样薄的外壳。因为漂浮的外壳像小船,因此水手们用希腊神话里的阿尔戈(Argonauts)英雄给它命名。船蛸主要是漂流,但是利用一种喷气推进的形式也能游泳。
口的周围有八只腕,体囊状,外套壁薄,但肌肉强健,眼大,无水孔。腕吸盘2列,腕间膜浅。雌雄性别二态性明显,雌性胴长为雄性的10-15倍,胴长一般可超过100毫米。雌性背腕远端具旗状膜结构,内含分泌腺,分泌物形成石灰质卵壳。卵壳薄如纸,故俗称“纸鹦鹉螺”。雄性个体小,胴长一般小于20毫米无壳,无壳,且寿命短,交配一次后即死亡。雌性体大,第一对腕极膨大,具有很宽的腺质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贝壳;雄性体小没有外壳。身体左右对称。头部发达,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足的一部分变为腕、位于头部口周围的软体动物。外套膜肌肉发达,左右愈合成为囊状的外套腔,内脏即容纳其中,外套两侧或后部的皮肤延伸成鳍,可借鳍的波动而游泳。贝壳一般被包在外套膜内,退化形成一角质或石灰质的内骨,称为海螵鞘,可入药。神经系统较为集中,脑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脏侧神经节合成发达的脑,外围有软骨包围。心脏很发达。雌雄异体。
船蛸的喙嘴很特殊,由一个十分小的吻突与一处蔓延到低缘或近自由角的褶层所组成。吻突在侧边“向内收缩”,形成的喙嘴比其他章鱼的要来的狭小。嘴部角度是弯曲的且有点模糊。喙嘴具有锋利的肩状物,头巾盖缺少刻痕并且很宽、很平、也很低。头巾处到顶端的比例(f / g)是大约2至2.4。喙嘴侧壁靠近宽顶端处没有刻痕。船蛸的喙嘴与瘤快蛸和理查氏玻璃蛸的最类似,但是相异处在比起前者有更大的“斜躺”程度,以及比后者有更弯曲的嘴部角度。
船蛸是暖水性种类,栖息在开放水域,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洋中均有分布。中国南海和台湾附近海域常见种。
船蛸的变色力超强,从红、黄、绿、紫、蓝、褐,到黑、白、灰、银色都能快速显现,而且连体表斑纹也会随环境改变,堪称海中变色龙。它可在海底爬行,但更常被发现漂游於表层水域;台湾近海数量并不算少,只是一般人不大有机会看到活体,顶多仅会在海岸边发现被浪冲上来的空壳子,而这些壳又因为太薄、太脆,所以多半都是碎片。
如同许多章鱼一样,它们具有近圆球形的身体、八只腕足而不具备肉鳍。 和一般章鱼不同的是,船蛸生活在海水表层而不是在海床上。这种软体动物营底栖生活,雄性通常栖息在大洋或深海海底,主要用腕匍匐而行,也能借漏斗喷水方式在水中游泳。雌性以喷水方式游泳时,壳顶向下,腕部伸出,顶端呈翼状的背腕颇象一张船帆,而其扁壳则很象一叶微形的小舟,雌性船蛸卧于其中,则可以说是乘舟在海上航行,遇到外敌则埋入壳中沉入海底。而这壳的主要功用却不是给自己住的,那是它生育后代用的卵匣。雌性船蛸爬行时,壳顶向上和游泳时的姿势相反,像蜗牛一样负壳爬行。而这种所谓的贝壳在它生育完幼蛸后,即被抛弃,成为浮在水面上的又薄又脆的壳片。所以它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贝类动物。
觅食一般发生在白昼。船蛸运用腕足攫取猎物并拖入嘴中。它会咬住猎物,注射由唾腺分泌出的毒液。它们以小型的甲壳类、软体动物、水母以及纽鳃樽为食。如果猎物有壳,船蛸会以齿舌钻入组织,注入毒物。
船蛸能够改变它们的颜色,与周遭环境交融在一起以便躲避掠食。它们也会产生墨汁,当有动物来袭时就会喷射出。这种墨汁可令攻击者的嗅觉麻痹,让船蛸争取时间逃走。雌性也能缩回遮盖卵盒的网状组织,形成一片银色闪光,有可能吓阻来自掠食者的攻击。
船蛸会被鲔鱼、喙鱼与海豚掠食。曾在长吻帆蜥鱼与鲯鳅的胃含物中纪录过船蛸的卵盒与残体。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岛、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巴西、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喀麦隆、佛得角、开曼群岛、中国、圣诞岛、科科斯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古巴、库拉索岛、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意大利、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耳他、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摩纳哥、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皮特凯恩、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尔、留尼旺、俄罗斯联邦、圣巴泰勒米、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 - 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马力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圣马丁岛、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托克劳、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西撒哈拉、也门。
船蛸在尺寸与寿命方面显示出极端的两性异形。雌性成长到10厘米而制造的卵盒可达30厘米,然而雄性却很少能大于2厘米。雄性仅能在它们短暂的生命中交配一次,反之雌性则能繁殖。另外,雌性自古以来便为人所知,而雄性则迟至19世纪后期才被描述。
雄性缺少背侧的腕足,雌性用它来产生它们的卵盒。雄性则有茎化腕(交接腕),用以转移精子给雌性。在受精方面,腕足会插入雌性的外套腔,之后腕足就会自雄性身上脱离。学者最初描述时曾误将交接腕视为寄生虫。
雌船蛸会制造一枚可供居住的两侧扁平的石灰质卵盒。这种“贝壳”具有沿着两排互生的结瘤所构成的双龙骨条纹。卵盒的侧面是肋脉状的棱纹,中心处两侧是平坦的或是具有翼状突出物。卵盒奇特地酷似已灭绝的菊石螺壳。在产卵之前,由雌性的两条背侧延伸的腕足(第三左腕)顶端分泌。之后便将它的卵放在漂浮的卵盒中,雌性在卵盒里保护它们,通常还有和雄性分离的交接腕。通常可发现雌船蛸的头部与腕足自开口伸出,但如果不安定时就会退避至壳内深处。偶尔也可以在海面上看见这些有着华丽曲线的白色卵盒,甚至有时还有雌船蛸黏着它。卵盒并非如同绝大多数的贝壳那样仅由霰石构成,而是方解石,呈3层结构。而且比起其他头足类螺壳含有更高的碳酸镁(7%)比例。
卵盒容纳著用于浮力的泡状气体,这点与有壳头足贝类相似,尽管它并不具备隔间的闭锥,与其他的有壳的头足纲贝类不同。
船蛸是众多海洋掠食鱼类的饵料,在食物网和食物链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船蛸的次生石灰质外壳可以作为研究古生态和地质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船蛸其特殊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也为研究生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上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发现,碳和氧同位素值以及Mg / Ca比率部分由壳的生长速率控制。Sr/Ca值呈现出遗传趋势。壳的Ba/Ca比率可能会记录环境参数。
5月份时船蛸卵粒会充满整个外壳,是极佳的海洋鱼类饲养行业饵料。船蛸一般不会作为食物来源被进行大量捕捞,但在一些贝壳工艺品中有重要的商业意义。
船蛸的外皮可以提取大量的胶原蛋白,从而可以代替化妆品、生物医学材料。船蛸外皮在0.5M乙酸中几乎不溶解。但船蛸外皮可以被胃蛋白酶溶解,可以获得大量的胶原蛋白,以此方法得到的胶原蛋白具有α1α2α3异构化三聚体的链组成,成分类似于荒川红尾蝽臂胶原蛋白。即使船蛸胶原蛋白在27°C会发生变性,而猪的胶原蛋白在37°C才发生变性,但结果也可以说明,船蛸外皮可以作为重要的胶原蛋白来源。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船蛸是一些古典与现代艺术以及装饰体裁的灵感来源,包括用于陶器和建筑要素。一些早期的例子则可发现始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艺术。有一类又称“双船蛸”(double argonaut)的变异图案也可见于米诺斯文明的珠宝。
在日本,两个船蛸的壳组合成葵叶,日本的盾徽图案重要的元素也是船蛸壳。在文学巨著《海底两万里》中有关于船蛸的描述:它们有八条触须,细长的六条漂浮在水面,而另外两条则竖起弯成掌状,像风帆一样迎风舒展。在其他的文学作品如《海角一乐园》和诗《The Paper Nautilus》中也有关于船蛸的情节。
雌性船蛸的贝壳化石在第三纪的地层中出现,对了解和研究地质状态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