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3 02:43
蚊子(赵又廷饰)17岁那年搬到艋舺并转入当地一所三流高职。在他进入学校的第一天,他为了抢回被人夺走的鸡腿,和那人展开了一场从校门口到河堤的追逐战。太子帮四人看到蚊子有如泥鳅般闪躲遁逃的身手,决定收他入帮。蚊子因为一根鸡腿踏入了黑道,认识了和尚(阮经天饰)、李志龙(凤小岳饰)、阿伯(黄镫辉饰)和白猴(蔡昌宪饰)四个好兄弟,五人结为太子帮。太子帮秉持只识意气不问意义的精神,凭借志龙的父亲Geta(马如龙饰)的黑道地位在学校呼风唤雨。然而踏入黑道就意味着要经历腥风血雨,和尚作为众人的守护神却总能帮他们化解危机。艋舺传统的黑道秩序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威胁,外省人灰狼(钮承泽饰)要求和艋舺的老大们合作遭到拒绝。此时,和尚由于得知父辈们之间的事情而对Geta心怀不满,加之文谦(王识贤饰)的怂恿而卷入一场阴谋。艋舺局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五兄弟在黑道与友情的决择中,演绎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
注:角色介绍的参考资料来源
注:获奖记录的参考资料来源
艋舺原指小船,后引申为小船聚集的地方。同时艋舺也是个古老的城区,位于台北市西区,是台北市发展的起点。艋舺繁华、生猛,然而它所代表的庞大利益、角头林立,却有着很深厚的伦理规范。这里既有华人传统的寺庙,又有日治时代的遗风。20世纪80年代,三十八年之久的戒严令解除、外省帮派的兴起,枪枝开始泛滥,艋舺各方势力重新洗牌,伦理与规范开始崩解。
本片正是利用黑道这样张力极大的生活方式,来表现一个戏剧化的时代,一个性格强烈的城市。各种20世纪80年代的素材,俗艳的色彩、生动的图腾,重新拼贴,创造出新的时尚氛围。导演钮承泽的野心是要创造一种属于台湾本土的动作类型,这是一部充满情绪、不套招、写实但又有美感的一种青春动作片。
制作之初导演就下了决心,1987年之后才有的事物绝对不能在电影里面出现。钮承泽花了四年的时间,无数次地去艋舺,精心寻找拍摄角度,却仍然感到极大的困扰。片中太子帮骑摩托车的那场戏,最后演变成必须封街,否则无法拍摄。很多大楼、现代招牌在后制阶段都用特效涂掉。为了剧情上的需要,钮承泽决定把五百人打架的场景安排在华西街观光夜市广州街口。可是这样面临着一个挑战,华西街观光夜市是1987年才建成的。另外有一场戏是文谦跟和尚在车上,刀疤从照后镜里面瞄了一眼,那场戏本来预计拍两个小时,共三个镜头,那是最后一天最后一场,原本预估早上七、八点可以收工,结果一直拍到下午一点,就是因为一直穿帮。如何避免摩托车入镜、路段的选择、两旁的景物都必须纳入考量。
电影开场不久,有一场激烈的打群架戏码。这场戏里,钮承泽和音乐总监陈珊妮摒弃掉激越的配乐,替之以一种柔软的、温馨的、带一点趣味的音乐来制造反差去调节画面上的暴力。导演解释说这样的处理是因为前半段的打斗其实都不是性命相搏的,而只是血气方刚的一种发泄甚至是舞蹈,且并未使用兵器。所以整体而言有一种诙谐感和荒谬感,像一场遥远的、曼妙的集体律动。
由于陈珊妮独特的风格,在和导演充分沟通后,她在《艋舺》的配乐上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使用大规模编制的管弦乐、用真的乐器演奏、有一些破格的想像和思维等。尤其是在片子后半部,从真相要开始揭露的那一刻起的电影配乐做得较为到位。
上映时间
注:发行信息的参考资料来源
正面评价
该片虽披着黑道的外衣,却始终在讲一个关于怀念的故事,怀念一段青春,怀念一腔热血,怀念一批人,怀念一座城,然后是整个时代。(南方周末)
《艋舺》对于黑道中人性的挖掘、兄弟情脆弱的探讨,并没有脱出《英雄本色》的窠臼。但是它却呈现出一种与以往所有黑道电影非常不同的“文艺”气质。(时代周报)
这部电影对于台湾本土电影来说,其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破票房纪录,而是为台湾电影工业提供了一个范例。(搜狐娱乐)
影片对黑社会介入之深、血腥暴力场景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但配乐与画面都用煽情的手法,这和以往的青春片多采用朴素清新的写实手法截然不同。(深圳商报)
电影在挣扎的矛盾上让人感怀,也让人动容。(四川在线)
负面评价
偶像剧的阴影无处不在,特写、号哭和一些刻意为之的男人情感,导致导演钮承泽无法放开手脚搞得再“黑”一些。(北京青年报)
该片夹杂许多闽南语文化与谚语,对于中国大陆的部分观众而言有着较高的进入障碍。(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影中存在校园霸凌现象、歃血为盟互相结拜的情节,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看后把这些东西视为理所当然,有的老师也担心学生观众分不清剧情和现实生活。(搜狐娱乐)
艋舺这部电影难以让人联系到黑帮,反而像是一部青春舞动、温情绚烂的言情剧。这里的斗殴、暴力、械斗、街道更像是一些佐料,类似于琼瑶剧中的惨淡的哭、悲戚的哀号或者精致而虚无的对话。(南都娱乐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