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

更新时间:2023-07-15 07:08

《艺术人类学》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并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材料来研究艺术本质的书籍,作者易中天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并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材料来研究艺术本质的著作,因此它也可以叫做《人类学艺术原理》。不过,本书的研究对象,并非一切艺术现象,而仅限于原始艺术(史前的和现代原始部落的);本书涉及的艺术原理,也仅限于与之有关的部分,与一般艺术原理著作颇不相同,而对于与原始艺术有关的文化人类学原理,则颇为关注。因此,本书似仍以题作《艺术人类学》为妥。但需说明,尽管如此,本书也主要地是一部美学和文艺学著作,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著作。作者的意图,仅仅只是希望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引进美学领域,并不奢望在人类学方面有所建树,尽管书中对图腾制度、生殖崇拜、巫术礼仪和原始宗教等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艺术人类学》便是易中天向实证的研究靠拢的一部著作。“人类学”三字便立即使人想到一种实证性的研究与经验性的考察,使人想起心理学美学的那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然而,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仍然是以思辨的方法统率实证的材料,保证了他的学术研究的形上品格,只是那种“自上而下”的痕迹已经越来越隐蔽了。在这部著作中,易中天尽可能做到不从固有的理论出发,不从定义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因此,这不再是一种“哲学美学”,而是“科学美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艺术学”。《艺术人类学》是易中天自己最为满意的学术著作,因为在这部著作中,易中天独立地提出了一种艺术理论:人的确证说。“人的确证”这个术语是马克思的,但是,关于艺术的“人的确证说”,却是易中天在考察原始艺术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研究得出的一种艺术理论。

易中天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确证”。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的确证”就是艺术的定义。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许多情况下,旁人往往比当局者更了解自己所创造的东西。邓晓芒为新版《艺术人类学》作序,序文命名为“人的确证需要产生艺术”,这句话显然是对易中天的艺术理论的更为准确的表述。我也曾经说过,“人的确证”,“这个说法只能是对解释艺术的人学立场的强调,而不能看作艺术的定义。”

后来,易中天以《艺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写了《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

作者介绍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作品目录

人的确证需要产生艺术——《艺术人类学》导读

导论 人类学与艺术本质的还原

上编 发生机制

第一章 走出自然界

第二章 人的确证

第三章 图腾原则

第四章 原始冲动

第五章 实践思维

第六章 理性精神

第七章 神话模式

下编 原始形态

第八章 工艺

第九章 建筑

第十章 雕塑

第十一章 人体装饰

第十二章 舞蹈

第十三章 戏剧

第十四章 绘画

第十五章 音乐

第十六章 诗歌

结论与补充:再论“艺术本质确证说”

后记

新版后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