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艾宾浩斯

更新时间:2024-05-08 15:30

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 1850年1月24日 - 1909年2月26日),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生于德国巴门,1890年艾宾浩斯和他人共同创办了《心理学和感觉生理学杂志》。

个人生平

家庭背景

1850年1月24日生于普鲁士帝国莱茵省波恩附近的巴门,家里信奉路德教,父亲卡尔·艾宾浩斯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一位颇有名望的造纸和纺织业资本家,母亲对金钱非常吝啬。艾宾浩斯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所幸艾宾浩斯的姑姑对他十分宠爱,一直资助他的学业。

艾宾浩斯从小接受路德教教育,在Gymnasium小镇的小学读书。之后他进入巴门的文科中学,于1867年毕业。

求学历程

艾宾浩斯中学毕业后之后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哈雷大学和柏林大学,专修历史与哲学专业,直至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爆发后,艾宾浩斯投笔从戎,参加了普鲁士骑兵团。

当年退役后重回波恩大学,并于1873年发表了题为《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的博士论文,8月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之后,艾宾浩斯旅居柏林两年。

1875年艾宾浩斯前往英格兰留学。留学期间,他一方面依靠做教师维持生活开支,另一方面开始初步尝试使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记忆,可惜没有成功。不过艾宾浩斯很好地做了总结,发现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的研究材料是有意义的,这为今后的无意义记忆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研究岁月

1877年,艾宾浩斯来到巴黎,希望能够利用这里丰富的图书资源开展研究。在巴黎,艾宾浩斯读到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这本书坚定了他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记忆的信心。

在1878年秋天,艾宾浩斯返回德国,给德国王子威德玛做法语教师。到了1879年春天,威德玛王子突然死于白喉,艾宾浩斯这份荣耀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艾宾浩斯从1879年春开始了对记忆的系统研究。为了精确研究联想形成的过程,他创造性地使用了无意义音节。

到了1880年春天,艾宾浩斯将他的研究方法和统计结果写成报告提交给了柏林大学哲学系。赫尔姆霍茨对他的报告作出很高的评价。哲学家策勒建议艾宾浩斯作进一步研究,发表更多的报告。最后,艾宾浩斯的论文被接纳了,他也因此获得了柏林大学无任期和无薪水的哲学讲师职位。

在1883-1884年间,艾宾浩斯重复并拓展了他在1879年所做的记忆实验。

1885年秋天,艾宾浩斯以《记忆》为标题公开发表了他的研究。

此后,虽然他所写的心理学教科书中包含了大量有关记忆的内容,但他并没有继续记忆的实验研究。除了给英国一家期刊发了一封简信,抗议这家期刊对他的作品断章取义得出不准确的结论外,艾宾浩斯再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有关记忆的文章。

艾宾浩斯在1886年被提升为柏林大学有薪水但仍然是无任期的教授,他的记忆研究传统主要是由缪勒以及缪勒的几个早期的助手和学生继承下来。

189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正式盛情邀请艾宾浩斯前往康乃尔大学担任教授,但艾宾浩斯拒绝了邀请。同年艾宾浩斯与阿图尔·柯尼希等人共同创办了《感官心理学和生理学杂志》,这是他在柏林大学后期的主要成绩。艾宾浩斯担任该杂志主编长达16年,由于他的努力《感官心理学和生理学杂志》被誉为“德国最重要的心理学喉舌”。

1893年,艾宾浩斯发表了他的色觉学说。同时,他还建立了柏林大学心理学实验室。

在1894年秋天,他应邀来到布雷斯劳大学担任全职教授的职位,不久还建立了布雷斯劳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05年。

1895年,艾宾浩斯受学校管理层的委托,设计了一种用来检查儿童智力疲劳的测验,发展了句子填充测验,这也是第一个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成功测验,其变式为现今许多普通智力测验所采用。

1905年,艾宾浩斯义从布雷斯劳大学转到了哈雷-威特伯格大学。

1909年2月26日,艾宾浩斯因肺炎病逝于哈雷大学,年仅59岁。

学术体系

实验研究

在研究材料方面,艾宾浩斯发明了“无意义音节”。所谓的无意义音节就是任意两个子集夹一个母音形成的词,除作为记忆的材料外没有任何其他意义。艾宾浩斯编造了2300多个这样的无意义音节,然后用这些无意义音节组合成不同长度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不易形成意义联想。艾宾浩斯用它们作为学习和记忆的对象,对记忆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在正确选择了识记的材料后,艾宾浩斯又为控制实验条件制定了这样一些规则:第一,控制生活规律,在实验期间的每一天的同一时刻进行识记实验,以便排除生理因素的波动对识记结果的影响。第二,在每学习完一段材料后休息15秒钟,以防止疲劳的影响。第三,保持恒定的阅读和背诵速度。第四,为了排除动机因素的影响,识记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第五,在阅读和背诵的过程中,保持重音的规律性和恒定性,语调上也应恒定,以避免由此引发的意义联想。第六,不采取任何方式促进记忆,只采用重复的方式。最后,采用通读的方式识记材料,不对材料的背诵做刻意的安排。

在记忆结果的测量方法上,艾宾浩斯发明了节省法。节省法在对识记材料进行记忆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次对同一材料进行识记,对比两次识记的重复次数,看看比前一次节省了多少次,以节省的次数作为记忆中所保持内容的依据。这样—来,识记的效果就有了一个客观的指标。

实验成果

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是在1879-1880年和1883-1884年两个时期进行的,每个时期都持续1年多时间。他系统研究了诵读次数、音节长度、间隔时间等因素对学习、保持、联想和复现这四个记忆阶段的影响。艾宾浩斯得出以下结论。

艾宾浩斯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其中最有影响的结论包括:

(1)音节系列的学习速度是它们的长度的函数。也就是说,学习的速度同材料的长度之间有着固定的关系.材料中所包含的音节越多,识记所花费的时间越长。

(2)保持是重复次数的函数。重复的次数同保持的程度成正比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识记时重复的次数越多,保持的程度越稳定。由此引申出的结论是:适度的“过度学习”并不浪费时间,而是更有利于记忆。

(3)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在识记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的速度非常快.之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再往后更慢。把这个研究结果标在坐标上,就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保持是反复学习的函数。重复的次数直接影响着记忆的结果,但是艾宾浩斯发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重复对记忆结果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一种方式是所谓的“集中学习”,即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识记;另一种方式是“间隔学习”,即前一次识记后间隔一定的时间再进行重复识记。艾宾浩斯为自己所设定的时间间隔是24小时。他的研究显示出,间隔学习要优于集中学习。对于同样长度的识记材料,集中学习所需要的重复次数是68次,而间隔学习只需要7次即达到了同样的学习目标。

此外,艾宾浩斯还研究了直接联想、间接联想、顺序联想相反向联想对同一识记材料的影响。

发现错觉

艾宾浩斯发现了艾宾浩斯错觉,这一发现便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艾宾浩斯错觉(Ebbinghaus illusion)是一种对实际大小知觉上的错视。在最著名的错觉图中,两个完全相同大小的圆放置在一张图上,其中一个被较大的圆围绕,另一个被较小的圆围绕;被大圆围绕的圆看起来会比被小圆围绕的圆还要小。

填充测验

1867年艾宾浩斯创造了填充测验,即将测验题目中某些地方用括号代替’要求被试者埃出遗漏的字’词。短语或符号图案’以考察其语文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有关知识。

他把填充测验作为测定儿童智力的一种工具。后来它被广泛地应用十智力测验和学力测验。

个人作品

作为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留下的论文著作极少,除了其早期1873年发表的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论文外,还发表以下专作。

《记忆》(1885)

1885年出版的《记忆》一书。其研究方法对此后记忆的研究,乃至整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实验心理学文献中的一个里程碑。“它被看作是实验心理学突破了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障碍”。

《心理学原理》(1897)(1902)(1908)

第一卷的上半部(1897),其下半部及全卷(1902),第二卷上半部及书的简本(1908)

《心理学纲要》(1908)

“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出版图书

主要成就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

虽然艾宾浩斯没有像冯特那样建方一个心理学的体系,但是他第一个把实验方法用于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采用实验和统计方法,对形成联想的过程和条件以及某些联想规律做了较深人的分析,发现影响学习和保持有诸多变量,如材料的长度、意义性、重复率、保持间隔时间等。他突破了实验方法只朗应用于研究感知觉等低级心理过程的局限,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权其重要的意义。

记忆研究的成就

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取得的成果在心理学中有着持续的影响。在他的研究之后,许多学者对他的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性的研究,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研究仍然以艾宾浩斯的研究为基础,今日心理学的教科书关于记忆的内容大部分仍然是艾宾浩斯的研究结论。

推动实验心理学发展

艾宾浩斯继冯特创办《哲学研究》杂志之后,创办了实验心理学第二个杂志《心理学与感官生理学》。由于冯特认为实验方法只能研究感知觉,不能研究记忆和思维,因而艾宾浩斯记忆的研究不能登载在冯特的杂志上新杂志的创办打破了冯特的垄断,从而为拓展实验心理学的范围奠定了基础。

人物评价

叶浩生认为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学史上首创性的工作,具有历史性意义。他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兴趣;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这项研究的主要缺点在于,艾宾浩斯对记忆过程的发展只做了定量分析,但对记忆内容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另外,他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实际生活,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他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记忆其实是一个复杂的主动过程;他以自己为被试,这样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而且由于他本人知道实验的意图,因此会给实验带来微妙的影响。同时从他一个人身上得到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也值得思考。

车文博评价艾宾浩斯,由于艾宾浩斯既不喜欢开派立宗也不喜欢思辨式的争论,特别是在心理学上富有创造性心理学界对他的早逝而惋惜。

心理学史家E.G.波林评论道:“这是划时代的,不仅由于它所涉及的范围和文章风格的新颖,而且因为它立即被看作是实验心理学突破了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障碍。艾宾浩斯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铁钦纳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校庆演讲中所提到的那样:“假如艾宾浩斯还能活下去,他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将堪与冯特和布伦塔诺相匹敌。”

美国心理学史家赫根汉指出的那样“艾宾浩斯的《论记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标志着心理学的一个转折点。这是第一次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正在进行的时候进行研究,而不是在学习和记亿的过程完成之后再进行研究。此外,这种研究是实验性质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