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3 20:44
文化遗产名称:艾庄铜器舞
遗产编号:Ⅳ-9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许昌市许昌县
遗产级别: 省
绝大多数舞蹈起源于巫术与宗教祭祀。“舞,允从雨。”(殷墟卜辞)这句话更直接地表明了中国民间舞蹈与求雨仪式的关联。
据说,清朝时期,当地十年九旱,为祈求老天“开恩”降雨,便有了举办求雨仪式的铜器社。求雨时,铜器社先找一名偷水者,称为“水倌”,又叫“码子”,多是村里不全精的人。偷水时,“码子”要反穿羊皮袄,跑到村外水塘灌一瓶水。这时,铜器社的人敲锣打鼓地在后面装腔作势追赶。铜器越打越快,喊声越喊越大,一直追到“码子”将水偷回家,将一瓶水洒到地上,再焚香、烧纸求神,至此,求雨活动才算结束。铜器舞的雏形便由此形成。
1947 年,刘邓大军路过此地,鲁湾村铜器社组织了近百人,轮流演奏,为部队送行。一位团长听后赞道:“此铜器能鼓我士气,壮我军威。”
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年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铜器舞这种在当时有些“奢侈”的表演也束之高阁,逐渐被人们淡忘。土地改革后,鲁湾村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日子好了,村里人一商量,就自发地兑粮食、鸡蛋等,买回了新铜器,这才又重新敲响了铜器。此后,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的乐呵劲儿越来越高,铜器舞也就越舞越欢。
铜器舞作为一种封建祭祀文化的产物,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也在其表演形式和功能上有了质的飞跃,成为村民平日自娱自乐、庆祝丰收的一种舞蹈。鲁文建说,铜器舞的第五代传人王青木,组织妇女加入到铜器社,引进了弓子锣、油梆、小钹等小型乐器,又为女性设计制定了柔美、活泼、灵巧的舞蹈动作,这一改进大大丰富了铜器舞原本阳刚、质朴的风格,使铜器舞变得更加刚柔并济,成为一种系统、完善的舞蹈形式。每逢春节、元宵节及丰收之际,铜器社便作为鲁湾村的“招牌”与其他村里的舞龙、舞狮队一同比赛或表演。铜器舞这一种民间习俗,逐渐踏上了民间舞蹈的道路。
“铜器舞的传承主要是靠心中有谱,以及上辈人口述心授而保存下来的。”虽然铜器舞有3个固定的谱系(即3个曲牌),但并没有形成文字形式的曲牌,它的传承都是以口授的形式。
铜器舞一开场只有一种节奏,声如洪钟,清脆、响亮,被称作《铜器冒》(又称《洛阳挂》);其次是《护心镜》渐入高潮,它共有3个节奏,在表演时节奏逐渐加快,鼓点嘹亮;最后是《黑虎下山》,也含有3个节奏,它的声势比《护心镜》更加强大,声如虎哮狮吼,势如排山倒海。这种基本固定下来的曲牌、套路一直延续至今。
铜器舞每组表演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最少需要铙8面、钹8面、挑子锣8面、擂子鼓2面,另外还有鞭子鼓、肘子鼓、弓子锣、大钹、小钹等,否则场面就不够宏大,铜器舞的精彩也表现不出来。演出时,队前设各色绸制三角牙旗20面,旗杆丈尺,旗面5丈,排列左右;另设缎锦旗一面,右上角书“许昌县××村”,中书“××社(会)”。起舞时,火铳轰鸣,鞭炮不断。余者,鼓、锣、铙、钹、镲各持一色,随着锣鼓节奏的疏密和力度强弱,走出不同舞步,变换各种画面。高潮时抛槌、举锣、飞镲、扬拨,边打边舞,其舞姿古朴典雅,粗犷奔放,气势恢弘。铜器舞表演最大规模时有200多名舞者,铜器敲打的声音可以传到十里之外。
铜器舞在表演时,执鞭子鼓者立于中央,一手执三四尺长的鼓把将鼓举于头顶,一手拿鼓槌用力击鼓,他是全队的指挥和灵魂。围绕着鞭子鼓的是弓子锣与小镲,表演者肩背竹弓子,锣吊在竹弓子前端,饰有花花绿绿的绸子,敲打起来弓子忽闪忽闪,再加上垫步、八字步、十字步等步法,比秧歌、腰鼓更有一番活泼、花哨的美。最外围是打铙、敲大鼓(当地称之为大擂子)、大锣者,这些人位置基本固定,手却没闲着,打到酣处,便将鼓槌抛向空中再接住。打大铙者,将两扇铙举过头顶,翻些花样,称之为亮铙。要知道,一对大铙可达 15 公斤重。正因为有这些绝活,艾庄乡铜器舞的名声越传越响,除了参加市里的各种庆典活动,方圆十里八乡乃至长葛的乡亲娶媳妇、办喜事都要请铜器社的人助兴。
铜器舞作为一种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影响着许昌县艾庄乡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鲁湾村这个只有1000多口人的小村庄,80%以上的村民都能在铜器敲响时随乐起舞。许多村民一提起铜器舞就眉飞色舞,对铜器舞的渊源历史及其演奏技巧更是耳熟能详。
“铜器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祭祀文化的一种传承。”许昌县艾庄乡一位负责人说,为了保护铜器舞和促进其发展,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全面普查铜器舞的渊源及其历史演变,并建立了专门的铜器舞档案。聘请相关专家在农闲时组织村民排练,及时挑选新人进行培训,使这项舞蹈艺术能够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