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灸法

更新时间:2023-09-13 14:12

是将艾绒先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体放在穴位上,然后点燃施灸;这种捏成圆锥体的艾绒,古代称谓艾炷,故称艾炷灸法。

灸法简介

艾炷的具体作法,是将预先备好的艾绒用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板上轻轻按压即成,小如粟粒,大似甜枣。每一个艾炷用于灸法,称为“一壮”。施灸时所用艾炷之大小和壮数之多少,当依病人年龄、病情、选穴和具体灸法等灵活掌握。《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就曾经明确地指出过:“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者,必不可过三壮,壮炷如小麦,恐火气伤心也。背腰以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一般来说,着肤灸用麦粒大或玉米粒大的艾炷,隔日或隔二、三日灸1次,每次灸3~5穴,每次灸3~7壮。隔物灸则用玉米粒大或莲子大艾炷,每日或隔日灸一次,每穴灸5~7壮,或可灸数十壮不等。皮肉丰厚处,新病阴寒,阳虚畏冷者,宜大炷多灸。年老体弱,孺妇小儿,素体阴虚,证属实热者,宜小炷少灸。急证,每日灸1~3次;久病,隔3~5日灸1次。

灸法分类

着肤灸 着肤灸也称着肉灸、直接灸、明灸,是古代最通行的灸法,即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火燃烧。其温度可达70℃以上。为防止艾炷倾倒,可事先在皮肤上涂一点蒜汁、粥汤、清水或酒精等。艾炷灸又包括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又根据施灸程度和灸后局部留否瘢痕而分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又称烧灼灸法。

隔物灸 隔物灸又称间接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药物或它物,然后点燃艾炷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热时,则换炷再灸,直至皮肤呈现红润为度。 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多种隔物灸,要根据病情选择施用。

常用的隔物灸法有如下几种:

隔姜灸 将生姜切成约1分厚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中间穿孔数个,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基于姜的性味特点,本法多用于治疗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泄泻、疝气、遗精、风寒湿痹等。

隔蒜灸 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1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也可以不用蒜片,而是将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地铺在穴位上,再把艾炷置于蒜泥上点燃施灸。一般每穴可灸5~7壮,隔2~3日1次。基于大蒜性味上的特点,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蛇虫咬伤等。

隔盐灸 将干燥食盐块研为细末或直接使用精盐粉撒满脐窝,然后在盐上面置放艾炷点燃施灸。这是根据神阙穴局部特点而设计的一种经验灸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临床使用价值颇高,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小便不通、四肢厥逆等证。

此外,古代尚有隔葱、隔薤、隔蟾蜍、隔川椒、隔皂角、隔附子、隔豆豉、隔甘遂和隔巴豆等多种隔物灸法,现代已较少使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