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8 17:03
节外生枝(拼音:jié wài shēng zh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朱熹《答吕方子约》。
宋·朱熹《答吕方子约》:“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如明暗黑白之相形,一举目而两得之。今乃以为节外生枝,则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所以重得罪于圣人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节外生枝”。
孔子是中国早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则是宋朝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读书万卷,学识广博,对于如何读书,他身体力行,总结出一套非常好的方法。
从11岁起,朱熹就刻苦读书。由于父亲朱松悉心教导,朱熹长进很快,每天苦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父亲去世后,朱熹牢记严父遗训,从不懈怠,因此取得了重大成就。
由于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怡当的读书方法,朱熹19岁时就考中进士。但朱熹无意仕途,一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使理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朱熹对学生非常严格。有一次,他的学生胡季随对朱熹说了自己读《孟子》后的感受,朱熹听完后,认为说得不太妥当,就批评胡季随读书不爱动脑子。随后,他还特地写信给胡季随,强调读书要讲究方法,他说:“伯寿(朱熹的一个学生)在这里用了一个‘见’字,这已经是病句了。你胡季随在这个烂摊子上又‘节上生枝’,这样一来,你原来所追求的纯真酣畅就不见了。”朱熹还认为,读书时如果不注意方法,把自己的意思强加给古人,生硬解释,甚至“节上生枝”,即使读上万卷书,也是没有用的。
关于读书,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认为,书中的新知识,就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给人补充,使人心灵澄明。
真理,越过一步就会变成谬论。有时故意卖弄反会弄巧成拙,使本来可顺利办成的事情因节外生枝而“流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节外生枝”的本质就是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为的干扰,本来没有因难偏要制造困难,因此人们在做事时,应该避免节外生枝,更要避免画蛇添足。
“节外生枝”指枝节外又生出杈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生处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二折:“俺那孩儿遥受玉堂金马三学士,你便斗的俺那栋梁材节外生枝。”
清·李渔《十二楼·鹤归楼》三回:“若要节外生枝,逼我出那无名之费,只有这条性命,但凭贵国处分罢了。”
茅盾《腐蚀·二月十日》:“先给他知道了,不会有一点好处,反而会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