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陂

更新时间:2024-01-05 09:22

芍陂(quèbēi)是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迄今虽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称安丰塘。位于今安徽寿县南。芍陂引淠水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另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6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

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亲自主持兴办了期思雩娄灌区和芍陂等重要水利工程。

历经事迹

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许,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的土地。

因清河长90里,堪河长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后世又称“百里不求天灌区”。经过后世不断续建、扩建,灌区内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这一灌区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因此,《淮南子》称:“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

楚庄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命治水专家孙叔敖担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职务。

芍陂由来

孙叔敖当上了楚国令尹之后,继续推进楚国的水利建设,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兴办了中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

当时这里是楚国的北疆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好坏,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关系极大。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三百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芍陂经过历代的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东晋时因灌区连年丰收,遂改名为 “安丰塘”。如今芍陂已经成为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溉面积达到60余万亩, 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

为感戴孙叔敖的恩德,后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称颂和纪念他的历史功绩。1988年1月国务院确定安丰塘(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治芍陂

三国时期,曹魏淮河流域大规模屯田,大兴水利,多次修治芍陂。建安五年(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在淮南屯田,“兴治芍陂以溉稻田”,达到“官民有蓄”。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亲临合肥,亦“开芍陂屯田”。魏正始二年(241年),尚书郎邓艾大修芍陂,更有成效,在芍陂附近修建大小陂塘50余处,大大增加了芍陂的蓄水能力和灌溉面积。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刘颂为淮南相,“修芍陂,年用数万人。”说明芍陂已建立了岁修制度。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刘义欣豫州刺史,镇寿阳(今寿县),伐木开榛,修治陂塘堤坝,开沟引水入陂,对芍陂作了一次比较彻底的整治,灌溉面积恢复万顷。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赵轨为寿州长史,对芍陂再次修治。将原有的五个水门改为三十六个。这在排灌方面,是个很大的发展。宋明道中(1032--1033年),张旨知安丰县(今寿县),他对安丰塘作了较大规模修治,“浚淠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由于疏浚了水道,灌溉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芍陂有较详的记载,芍陂当时有5个水门:淠水至西南一门入陂,其余四门均供放水之用,其中经芍陂渎与肥水相通的2个水门,可以“更相通注”,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寿州总管长史赵轨修治芍陂,将水门改为36个。其后屡废屡建,至清末尚有28个。宋明道年间(1032年~1033年),安丰知县张旨对芍陂又作了较大规模的修治。明清两代对芍陂的修治多达24次,但规模都不大。

元代以后,安丰塘水利日渐萎缩,除陂塘自然淤积外,主要因为豪强地主不断占湖为田,使陂塘面积日益缩小,日趋湮废。至近代,安丰塘仅长20余里,东西宽不到10里,灌田仅800顷。

文物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芍陂进行了综合治理,开挖淠东干渠,沟通了淠河总干渠。芍陂成为淠史杭灌区的调节水库,灌溉效益有很大提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芍陂经过战国秦汉六百多年漫长岁月,因久不修治而逐渐荒废。东汉建初八年(83年),水利专家王景庐江太守,“驱率使民,修起荒废”,对芍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治。1959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寿县安丰塘,发掘出一座汉代闸坝工程遗址,根据出土遗物,发掘者推测为汉代王景所建。

闸坝由草土混合桩坝及叠梁坝组成。草土混合桩坝是一层草一层土逐层叠筑,在草土混合坝前有一道叠梁坝,系用大型栗木材层层错叠筑成。由建筑结构和形式推测。在缺水时,陂内的水通过草土混合桩坝的草层经常有少量的水滴泄到叠梁坝内的水潭中,使之有节制的流到田里,而有较多的水蓄在陂内。

当洪水到来时。又可凭借草土混合桩坝本身的弹性和木桩的阻力,让水越过坝顶,泄到水潭内,再由叠梁坝挡住,缓缓流出坝外。水坝修筑得十分坚固而又符合科学原理。

军事价值

由于芍陂的军事价值,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曾多次交战于此,有史记载的较为人知的两次分别是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的一次和无确年份记载的一次。正始二年的一次,最终由魏将王淩大败吴将全琮,而另一次则是吴国胜利。关于后者,历史上记载不多,之所以记载它不是因为他的军事影响,而是因为它在当时是一个导火索。因为吴将顾谭顾雍之孙)与全氏兄弟(全端全绪)争功,触动了孙权长公主全琮妻)的利益,最后顾谭被贬谪交州,而顾氏在东吴夺嫡的内斗中向来隶属太子一派,而全氏则是鲁王一派,这个事件最终致使东吴夺嫡内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