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9 20:26
傩,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远古既有傩。度朔山大桃树上的神荼、郁垒二神人捉恶鬼喂虎,皇帝依此办法立桃人于门。夏代帝相时,商族首领上甲微发明杨,杨用于葬礼,也用于傩。
宋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驱傩》:《礼纬》曰: 高阳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二居江水中为疟,一居人宫室区隅中,善惊小儿,於是以正岁十二月命祀官持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
芒砀山仍保存着完整的中原古傩的“活化石”、一个过往中国的标本——芒砀古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机缘与巧合。
在汉民族现存的、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中,傩作为一种始祖的留传,承载了民族最为原始的文化,通过各种仪式活动来表达祈福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
芒砀古傩,是汉王陵中丰富的傩文化遗存。它以物质遗产的形式与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芒砀古傩互为补充,承载着大汉民族的遗风。
永城的22座西汉梁国王陵,更像是22座西汉文博馆,出土各类珍贵文物有2万余件,其中有不少傩俗的历史遗存。
芒砀山梁王墓中出土的珍贵的玉面罩,成为傩面具的实物遗存之一。1986年,在僖山一号墓出土一件金缕玉衣,文物部门考证此墓可能是西汉梁国末期的国王刘遂的墓。1994年,在窑山一号墓出土另一件金缕玉衣,此墓可能是西汉末期梁王刘嘉的墓。这件金缕玉衣由头部、玉面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等12个单位组成,全长1.78米,由2008片玉片编成。
芒砀山汉代画像石中丰富而形象的傩文化内容,使我们不但对汉代中原的傩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且对傩文化的起源也有一定的启发。
永城太丘汉画像石中,有“百熊率舞”图,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史书中所记载的“击树击石,百兽率舞”的场面:人们身穿兽皮,头戴面具,装扮成各种动物,在用木器和石器击打出的节奏下,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跳着、叫着,兴高采烈。在舞蹈中,装扮成猎手的舞蹈者将动物们一一“射杀”,所有的人则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他们相信,在各种对象之间存在着超自然的联系,即“万物有灵”,通过这种巫术仪式可以达到一定的实际目的,如获取猎物、驱魔逐疫等。
永城酂城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一块石头画有九只形态各异的熊,一字排列,集体翩翩起舞。其中最右边的一只熊露半身,右爪扬起拍手,第二只熊站立接应,第三只回首张望,第四只熊跳起四肢,第五只边唱边舞,第六只应声附和,第七只摇头蹲坐,最左边还有两只回头作欣赏之状。舞场下二道平直线,作为舞台平面,上面刻垂幔衬顶,似正在上演着一副百熊率舞的场面。九只熊伴随着音律,富有节奏地你唱我和,你舞我随,起伏不定,这是汉画像石中的一块珍品,现珍藏于河南博物院。
在芒砀山汉墓群中,都如在墓葬的门柱、门扉上刻的执笏门吏、人首兽身、人面鸟形、二龙穿碧、黄帝战蚩尤、三首国神话、玉兔捣药、舞乐百戏、百兽率舞、羽人升仙、狩猎图、凤、鱼、麒麟、白虎、朱雀等图像,都属傩的形象。
芒砀汉傩流传了几千年之后逐渐式微,成为濒危亟待抢救的民俗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承汉傩文化,当地学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江西南丰石邮村傩班“联姻”,对芒砀古傩进行了系统整理。2012年年底,有关方面到江西南丰石邮村实地考察了当地保存比较完整的汉古傩仪式。之后将芒砀传承千年的古傩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原来基础上,精心编排丰富了包括《开山》、《纸钱》、《雷公》、《钟馗醉酒》、《傩公傩婆》、《双伯郎》、《祭刀》等一批傩舞剧目。
独舞《开山》粗犷刚劲的舞姿,张扬着盘古开天地的威武气概。双人舞《傩公傩婆》风趣诙谐地表达了晚年得子夫妇乐享天伦的喜悦。猜拳喝酒、跳凳戏耍的《钟馗醉酒》,好一幅正月里的风俗画……这舞蹈“活化石”,就像一部厚重的古书,令人似乎触摸到了远古祖先的灵魂。
傩在芒砀一带是一种极端庄的仪式,这些仪式的主题淳朴厚重,特色独具,“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所有演傩的人都是农民,但是在戴上傩面具后就有了一种威仪,而周围的人也把他们看作神一样顶礼膜拜,一旦摘下面具他又重新成为乡民中间的普通一员。
芒砀古傩还创造了自己的传承体系。乡傩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农民艺人按各村情况组成族傩班、村社班、私家班。各班人数不固定,大家和睦相处,平等相待。为首者或按资升迁,或众人推选,或抓阄确定,有大伯、正印、头首、坐案、老座、傩长等称呼。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有族姓世袭、轮流负责、共同参与等多种形式。资金自筹,收入平分。芒砀古傩艺人创造的管理模式和传承方法,体现了农民的非凡智慧。
每年正月初一起傩时,爆竹声和咚咚的牛皮鼓声吸引男女老少进行围观,傩神庙里挤满了前来上香敬神的民众,很是热闹。芒砀古傩给人的感觉是刚劲、无忌、大气、古朴,它保留了自汉代以来原有的信仰形态,达到了“舞以达欢,情以戏抒”的教化功能,表现了人们驱除鬼祟,祈盼平安、人畜两旺的美好愿望。
芒砀古傩,是一种原典性质的原始宗教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祭祀、是舞蹈、是礼赞、是祝福、也是期盼,是当时人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