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13
斑鳠(学名:Hemibagrus guttatus)是鲿科、半鲿属鱼类,俗名魽鱼、芝麻魽。斑鳠体延长,后部侧扁。头宽,略平扁。上颌稍突出于下颌。体光滑无鳞,呈灰褐色,腹部色浅,体侧有大小不等零星的圆形黑色斑点。背鳍、脂鳍和尾鳍有大小不一的黑色小点。
斑鳠由鳠属Mystus划入半鲿属Hemibagrus。属名Hemibagrus来源于希腊语hemi(意思一半+莫扎拉布语)+bagre(一条鱼)。
体延长,前端较纵扁,后部侧扁。头宽略平扁,吻宽而圆。口宽大,下位。前后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管状,后鼻孔为裂缝,后鼻孔前缘有鼻须。眼中等大,侧上位,眼缘游离。须4对,颌须长,末端可达腹鳍。鳃盖膜游离,不与峡部相连。背鳍短,有硬刺,后缘有锯齿,距吻端远大于距脂鳍起点。脂鳍长,末端游离,起点紧靠背鳍基后端。胸鳍侧下位,硬刺前缘锯齿细小,后缘的锯齿粗大,后伸远不及腹鳍。腹鳍短,不达臀部。臀鳍短,无硬刺,不达尾鳍基。尾鳍叉形,上叶略长。侧线完全,侧中位。肛门近于腹鳍基部。活体呈灰褐色,腹部色前。体侧具大小不等零星圆形褐色斑点。背鳍、脂鳍、尾鳍有褐色小点并具黑边,胸鳍、腹鳍及臀鳍色浅,很少有斑点。体长为体高的4.9-6.9倍,为头长的3.7-4.4倍。头长为吻长的2.5-3.1倍,为眼径的3.6-4.4倍,眼间距的3-3.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5-2.4倍。鳍的分类特征:背鳍Ⅰ-6-7;臀鳍Ⅱ-8-9;腹鳍Ⅰ-6;鳃耙19-21。游离脊椎骨46-49。
雄鱼体形细长,腹部较雌鱼小,发情期尾鳍较雌鱼红。雌鱼体形粗短,繁殖期腹部较大,触感松软,卵泡发育好的雌鱼用手触摸可感觉到卵泡颗粒。雌鱼在体躯腹鮱后有3个孔,1个是排泄孔,主要用于排泄粪尿,1个是生殖孔,主要用于排卵,而另一个孔的功能尚不清楚。而雄鱼的只有2个孔,分别是排泄孔,用于排泄粪尿,另一个则是生殖孔,用于排精。
生活于江河水流湍急、多砾石的水体中。斑鳠在天然水域中喜栖息于水较深的岩石洞穴里。斑鳠对水质、水流速度、水流量都有极高要求。斑鳠生活区域环境优美、水质良好,流量大,流速快。斑鳠属于温热带水生野生鱼,最适宜水温为24-28℃,在20-30℃水温下能很好生长,随着水温下降或上升而吃料逐渐减少,长势减慢,水温低于14℃以下或高于32℃出现死亡。
斑鳠主要分布于老挝的南桑河和南马河流域,越南和在中国云南的红河流域。在中国分布于钱塘江、汀江、九龙江、珠江、海南岛等水系。
白天潜伏于水底或石涧内,多在黄昏和夜间外出觅食,食物范围较广,以底栖性的甲壳类和各类水生昆虫占优势,也吃一些鲤科鱼类的幼鱼、环节动物、植物碎片、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等。个体较大的斑鳠,以摄食小鱼虾为主。
斑鱯的食谱较广,摄取的食物包括甲壳类、昆虫类、鱼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原生动物、藻类、菜叶及水生植物等,是以摄食水生无脊椎动物为主,兼食其他一些动植物性食物的底层温和肉食性鱼类。
斑鳠苗期生长速度很慢,生命相对脆弱,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情况下,第一年平均体长约18厘米,最大的不超过23厘米,平均体重约45克,第二年生长较快,平均体长可达40厘米,平均体重700克左右。斑鱯的生长速度从慢到快再转慢,生长旺盛期主要在1-3龄幼鱼阶段,体长、体重的相对增长率、生长比速均较大,进入成鱼阶段后,体长、体重的相对增长率下降。
冬季进入江河深处越冬。产卵期为春末夏初。斑鳠的繁殖季节与其生活区域的水温、水流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流速适宜时,水温高的区域繁殖期较早。中国主要以5-8月为主。广东最早,其次是广西,再次是贵州,分别为每年的4月底至7月初、5月初至7月底、6月初至8月底。流水的刺激可使繁殖期的斑鳠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据观察,在斑鳠保种场亲鱼培育池,每年6-8月,天黑后经常发现斑鳠成群游到进水口水流较急的浅水区,黎明前离开,而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也发现,繁殖季节从流水区捕获的斑鳠亲鱼,可用于催产的亲鱼比例高于静水区捕获的斑鳠,其卵泡发育成熟度也比静水区的好,催产率、授精率均比静水区高。
斑鱯的第一次性成熟为6-8龄,每年的繁殖季节为4-8月份。雌鱼性腺成熟系数从3月起上升,到6月达最高值,8月又下降,9月急剧下降,12月份最小。雄鱼的成熟系数则没有明显的起落变动。性成熟的雌鱼体色稍呈深褐色,腹部明显比雄鱼膨大而丰满,手感松弛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和泌尿孔外突稍展开,周围呈紫红色,范围比雄鱼大。雄鱼外观体色淡白,腹部较膨大,生殖孔前方有黑色素斑,泄殖孔周围呈微红色,精巢呈扁圆柱状,多分枝。在生殖季节,成熟的雌鱼喜在岩洞中或岩石丛中产卵(为粘性卵),雄鱼同时排精,精卵在水中受精,并在亲鱼的保护下孵化。斑鱯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4652-31680粒,平均为20769粒;相对繁殖力为5.5-7.8粒/克,平均为6.8粒/克。斑鱯的雌雄性比为1∶1.1。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该物种在《越南红色数据手册》中被列为易危(VU)。
没有关于该物种的现有种群规模估计,但在中国华南地区,这种鱼的数量正在减少,越南可能也是如此。建造水坝和过度捕捞是该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中国广东省,北江建立了一个保护区,以帮助保护该物种。
斑鳠肉质细嫩鲜美,享有“淡水之王”的美誉,是主产区重要的经济鱼类,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一。斑鱯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平均含肉率达73.37%(鲜样),粗蛋白19.60%,粗脂肪0.36%,粗灰分1.20%,无氮浸出物0.33%,水分78.45%。斑鱯肌肉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氨基酸总含量为84.63%,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氨基酸总量比大鳍鱯、鲇鱼、黄颡鱼等鱼类高7.62-57.92%,与鳜鱼相当。每100克含氨基酸总量(干样)为593.96毫克,每100克含必需氨基酸197.22毫克,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甘氨酸。斑鱯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3.08,比鳜鱼、黄颡鱼、南方大口鲇、大鳍鱯、鲇鱼都要高;另外,斑鱯肌肉的赖氨酸含量虽低于鸡蛋蛋白模式,却明显高于WHO/FAO模式,这对于以谷物食品为主的膳食者来说,它可弥补食品中赖氨酸的不足,从而提高人体对蛋白的利用率。
斑鳠的毒器由背鳍棘和胸鳍棘及外包皮膜中的毒腺组织构成。被刺后伤口有搏动和烫伤感,剧痛持续20分钟左右,且可沿肢体向上扩散,严重者整个肢体可大面积水肿,伴以淋巴腺肿大、麻木及伤口坏疽,导致原发性休克,被斑鳠刺伤后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素止痛。也可川普鲁卡囚局部浸润麻醉。
催产时,在雌雄鱼胸鳍基部的肌肉各注射鲤鱼脑垂体4-8毫克/千克。注射后将雌雄鱼按1∶1的比例配对,放进有流水且底部铺一层鹅卵石环道中,水温在24-28℃之间。注射1次的,在上午5∶00进行;注射两次的,第一针的注射时间为上午7∶00左右,第二针在翌日上午5∶00进行。斑鱯发情达到高潮时,雄鱼会拥抱雌鱼(用尾巴扭抱),雌、雄鱼相互纠缠,在水中翻滚进行交配。每千克体重初亲鱼可产2000粒卵,亲鱼产卵几小时后,将其移走。受精卵留在有微流水的环道内孵化。经3天左右仔鱼便开始脱膜,刚脱膜的仔鱼继续在环道水底静卧约3天,先是侧卧,后为俯卧。然后离开水底在水中平游,此时可投喂熟蛋黄粉浆以满足仔鱼对营养的需求。大约平游3天后才开食,此时须投喂轮虫或桡足类、枝角类的幼体。随着仔鱼个体的增大,逐步改喂水蚯蚓或鲜鱼浆。约15天左右达“寸片”规格。
收集孵出的鱼苗,分别移入水温23-31.5℃的水泥池或水族箱中进行培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23-216尾,最适178尾,在培育过程中需充氧、微流水、投喂丰年虫等动物性鲜活饵料,开口饵料以丰年虫为宜,而后期鱼种(5.0厘米以下)培育的开口饵料则以水蚯蚓为好,此时如投喂鸡旦黄和鱼肉浆效果较差。定期吸污和进行水质监测,溶氧的含量要求最低保持在7.0毫克/升,最好为7.65毫克/升。氨氮含量最好控制在0.41毫克/升以下。
养殖池塘应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面积以1000-1300平方米、水深1.5-2.0米为宜,配备增氧机。塘基底部或投饵处设置避光的洞穴或其他设施。进出水口应设有防逃设施。池中设2-3个食台。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然后挑选10厘米以上规格一致无病鱼种,在下塘前用3%的盐水浸洗5-10分钟,放养密度为每公顷9000-15000尾。由于斑鱯为底层鱼类,可适当配养其他中上层非肉食性鱼类,如草鱼、罗非鱼、野鲮、鲢鱼、鳙鱼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用30-40%的冰鲜鱼与60-70%粉状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混合绞成泥团状料饲养,饲料系数为6左右。斑鱯怕强光,每天2次的投喂时间宜定在8∶00和18∶00时,下午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70%,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6-8%,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不变质。在池塘养殖中必须定期冲水、换水,最好是微流水养殖,水深要求保持1.5米左右,透明度30-50厘米。一般每15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月向池中泼洒1-2次PSB(一种光合菌,使池水呈20-30毫克/升),均能较好改善水质环境。根据斑鱯的生活习性,在池塘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如水花生、蒲草等,为斑鱯提供遮阳场所,并能有效地吸收鱼体粪便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铵态氮、硝态氮,改良水质。种植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坚持早晚巡塘,注意水质变化和鱼的摄食活动,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备是否完好。由于斑鱯不耐低氧,容易“泛池”,应适时增氧。一般从5月饲养到11月,斑鱯体重可达800克以上。
斑鱯系无鳞鱼,皮肤裸露,对众多常规药物的适应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斑鱯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