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被

更新时间:2023-08-31 01:03

《芦花被》是元代散曲作家贯云石所创作的一首诗。

作品原文

芦花被

仆过梁山泊①,有渔翁织芦花为被。仆尚其清,欲易之以绸者。翁日:“君尚②吾清,愿以诗输③之。”遂赋,果却绸。

采得芦花不涴④尘,翠蓑⑤聊复⑥藉为茵⑦。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⑧。

毛骨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青绫⑩莫为鸳鸯⑪妒,欸乃⑫声中别有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梁山泊:湖名,在山东省梁山县东北。

②尚:看重。

③输:原指交出,此指交换。

④涴(wò):泥沾在器物上。

⑤翠蓑:绿色的蓑衣。

⑥聊复:姑且。

⑦藉为茵:垫作褥子。

⑧雪满身:指芦花被洁白如雪。

⑨毛骨:既指芦秆已干枯,又指诗人虽然年纪渐老,清白的名声却不亚于古今高洁的贫士。

⑩青绫:青色的绫绢。

⑪鸳鸯:绣在绫绢上的鸳鸯图案。

⑫欸(ǎi)乃:摇橹声。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款乃一声山水绿。”

白话译文

我经过梁山泊,有个渔翁编织芦花当作被子,我喜欢芦花被的清香,想要用绸缎被子来换取这条芦花被。渔翁说:“您喜欢我这芦花被的清香.请用你的诗来换取(芦花被)吧。”于是写下这首诗,(渔翁)果然退回了绸缎被子。

采来的芦花没有沾染尘土,姑且用蓑衣作为坐席。西风吹着我入睡,梦里都是一派天高气爽的秋色,月夜之中,身上披满洁白如雪的芦花,感觉香气扑鼻。

渔翁年纪已老,但他高洁脱俗的名声却不亚于古今高洁的贫士。绣满鸳鸯的青绫被不要妒恨主人要拿你来换取芦花被啊,因为在芦花被中别有另一番春意。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仁宗延佑初年(1314)以后。该年秋天,贯云石辞官后南游,途经梁山泊。他看到当地人民用芦花絮成被子,光亮柔软,洁白晶莹,十分喜爱。贯云石找到一个渔翁,想买他的芦花被。岂料这渔翁也并非等闲之人,也许和贯云石一样,是一个归隐的高洁之士,并且知道贯云石其人和他的诗名,于是要贯云石用诗来换芦花被。贯云石略加思索后,便吟出了《芦花被》一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全诗紧扣“芦花被”的“清”与“香”来抒情言志。序文中“仆尚其清”四字。明确表达了诗人以锦缎换芦花被的真实动因。一个“清”字,具有双重意蕴。既指洁白清纯而颇含淡淡香味的芦花被;又指渔翁远避世俗、自食其力、虽清贫但雅洁的高尚情操,此乃诗人所“尚”渔翁之处。

首联“采得芦花不浣尘,翠蓑聊复藉为茵”。第一句便突出芦花一尘不染的清纯特征,隐寓着诗人“尚清”的思想情结。诗人将渔翁用芦叶编织成的青翠的蓑衣铺垫在船舱内当作褥子,他躺在这条没有尘埃的褥子上,盖着一尘不染、松软如绵的芦花被,似乎觉得自身也通体洁净起来。

颔联“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进一步描写诗人身盖芦花被神奇美妙的感受。在古典诗文中,“西风”这个意象给人的感觉总是萧瑟凄凉的。然而,在贯云石笔下的“西风”,此刻却似乎平添了一分温馨与多情。“西风”不但没有“刮”凉诗人的心境,反而将他温柔地“刮”进了秋高气爽、寥廓无垠、晶莹澄澈的美妙梦境中去了。在夜月清辉的朗照下,诗人拥盖着洁白松软的芦花被,闻着其中散发出来的淡淡的芦花清香,他已完全融化在如此纯净香美的世界里了。“西风刮梦秋无际”,既是直接写天地的辽阔,也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心胸的豁达。“夜月生香雪满身”,实写芦花被一尘不染的清香,也比喻纯洁无瑕人品的可贵。它既是对渔翁高洁美德的赞扬,又是对自身追求高洁情操的写照。诗人置身于这似梦非梦的纯美世界里,驾着“西风”梦游于寥廓的天空。尽情地享受着芦花的清香,真是无与伦比的人生之乐。

颈联“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这二句采用的是双关、拟人的手法。“毛骨”之“老”,是实写芦苇已干枯,又是喻指渔翁年纪已老,但他虽清贫但高洁的名声却不亚于古今高洁的贫士。诗人由芦花被想到“毛骨已随天地老”的芦苇,又由芦苇之“老”想到饱经风霜的年迈渔翁,进而想到他“声名不让古今贫”的淡泊、高洁、质朴。这就是诗人所要歌颂与追慕的美好情操与人格。

尾联“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诗人宕开一笔,极富幽默情调地安慰绣满鸳鸯的“青绫”(锦缎)说:你不要妒恨主人当初拿你来交换芦花被的举动啊,因为在芦花被中饱含着渔翁淡泊的隐逸生活与高洁的思想情操,这就是我所向往与追慕的人生境界啊。从这一拟人化的劝慰中。更见出诗人厌浊尚清、矢志隐逸的执着人生态度。“欸乃声中别有春”句,化用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增添了浓厚的隐逸情趣。诗人通过与渔翁的接触,又通过拥盖芦花被美妙神奇的感受,写出了尘世间的富贵荣华不足羡慕。只有像渔翁那样无拘无柬地出没于江湖、驰骋于天地之间的隐逸生活,才是人生最理想最美好的归宿。这或许是诗人决意弃官的原因吧,也是诗人后来隐居杭州至死不仕的原因吧。诗人以“欸乃声中别有春”收尾,情思悠悠,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该诗写作者以诗换芦花被事。借芦花的清香洁白,抒写作者蔑视富贵功名的高洁胸怀,语言清新雅洁,确是一首好诗。

名家点评

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刘明浩《宋元诗观止》:语言清新雅洁,颇蕴谐奇之趣。

作者简介

贯云石(1286—1324年),原名小云石海涯。以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姓。字浮岑,号酸斋、芦花道人。出身维吾尔贵族,生于大都(今北京)。祖阿里海牙为元世祖重臣,父官江西省平章政事。年少臂力过人,善骑射。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迭鲁花赤,不久让于其弟。北上,拜当时散文大家姚燧为师,学汉语文学,深受器重。姚桐寿《乐郊私语》中说:“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上彻云汉。”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贯云石做了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不久,称疾辞官,浪迹江南。隐居于钱塘(今浙江杭州)。泰定元年卒,年三十九。贯云石擅长散曲、诗文和书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