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4 06:23
用芦花、稻草编织的鞋,冬季穿,苏北地区称“茅靴”。江浙等地区河边滩地,遍生芦苇,芦花靴即是用稻草打制加工,夹以芦花、布条编织而成。
用棉绳夹以芦花制成的较精细,有的用棉布包缝靴边,也有在编织时,掺加彩色鸡毛,制法各不相同。还见有在靴底前后,钉有木块,雨雪天亦可穿用,成了芦花木屐靴。
海门冬季湿冷,用芦花做成靴子不失为旧时海门人理想的保暧鞋。芦花靴的用材主要采用芦花、稻草和麻绳。制作芦花靴的鞋具同草鞋、蒲鞋的鞋具相仿,只是因为芦花靴的底是双层的,就显得宽厚结实,推编时用力大,鞋具规格相应要大些,鞋具上的竹片也改用铁钉,鞋底纵向径绳用麻绳。另外,芦花靴要起御寒作用,鞋帮就要又高又厚实。
制作芦花靴时,先将芦花搓成直径为0.6厘米上下的绳。芦花老了质地就变脆不易搓成绳,因此采集的芦花很有讲究。乡间专门做芦花靴的农户一般选择在寒露前三四天开始大量采割没有扬花的嫩芦花。芦花靴先做底,然后将搓好的芦花绳与鞋底周围拉出的细股麻绳进行紧密交叉编推,一般鞋帮推4至5寸左右的适当高度(半高统的则有7至8寸上下),每4根鞋帮麻绳合成一股,然后再把合股后的麻绳进行完口。
海门通东地区的芦花靴(通东话称茅靴)则略有不同:一是芦花色泽偏白,二是鞋底鞋帮没有沙地的厚实,三是鞋帮口大且较低,一般与脚部踝骨等高,四是鞋帮头部常用花色布条和芦花混杂在一起搓成的绳,以增加强度和美感。
买来的新芦花靴,底部、帮壁较粗糙,赤脚穿会刺脚,海门沙地人家还要用粗布做鞋帮衬里、用花色布包裹鞋帮面并用手工缝制沿口,鞋底里还铺塞一层旧棉花絮作衬垫,这才算是一双完正、保暖、实用的芦花靴。民间一般人家每到过冬过春节不见得年年做得起新暖鞋,请人摇(用棉纱加工)双粗纱袜,花5毛钱买双芦花靴就是一种消费和享受了。市区通源新村的徐学达先生回忆起芦花靴时,他没有忘记在校读书时的愉快一幕:上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他在海中寄宿读书,冬天为了上好夜课便买了一双芦花靴,一穿就是两三年。有一年雪后消融的一天,同室同学陈广涛穿了他的芦花靴到街上转了一圈回来,结果芦花靴沾满了又湿又烂的泥,鞋帮和鞋底也分了家。可见,一双芦花靴当心好了能穿上三四个冬天。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改革开放后制鞋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保暖鞋,芦花靴才慢慢被淘汰并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芦花靴之所以如此暖和,是因为它使用了海门土生土长的保暖材料:稻草和芦花。据说从前有个叫花子,大年三十夜到一财主家“跑发财”,那财主说,行啊,你只要光着脚板在这场院里站一夜,明天大年初一,我分一半家产给你。那时天正下着鹅毛大雪,朔风呼啸,身穿破衣烂衫的叫花子冻得脸都发青了,狠毒的财主料想他光脚在雪地里站一夜肯定会冻死,但是叫花子站的地方有几根散落的稻草,他就站在这几根稻草上,一夜过来居然没死。传说虽然近乎天方夜谭,但稻草暖人却是不争的事实。旧时海门农家都要在床上铺上厚厚一层稻草过冬,这一层稻草可抵几条褥子。芦花靴就用稻草做底,用草鞋耙头推,不是一层,而是两层,俗叫“夹底”,草鞋是一层底,叫“单底”。一双做工好的芦花靴底,硬实得就像木块一样,雪水也难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