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18:14
芬氟拉明(fenfluram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6F3N,为苯丙胺类食欲抑制药,具有较弱的兴奋中枢的作用,可使血压下降,亦能加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还有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浆总脂质的作用。临床上用于单纯性肥胖及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焦虑症、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患者,对治疗孤独症亦有一定疗效。
中文名称:芬氟拉明
中文别名:氟苯丙胺
英文名称:fenfluramine
化学式:C12H16F3N
分子量:231.25700
CAS号:458-24-2
EINECS号:207-276-3
密度:1.078 g/cm3
沸点:243.1ºC
闪点:100.8ºC
PSA:12.03000
LogP:3.63680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或氯仿,溶于水,不溶于乙醚
摩尔折射率:58.23
摩尔体积(cm3/mol):214.4
等张比容(90.2K):485.7
表面张力(dyne/cm):26.3
极化率(10-24cm3):23.08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2
重原子数量:16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03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消化系统药物> 其他
芬氟拉明为苯丙胺类食欲抑制药。具有较弱的兴奋中枢的作用,可使血压下降;亦能加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还有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浆总脂质的作用。
芬氟拉明口服吸收良好,2~4小时达最大血药浓度,作用维持6~8小时,用药3~4天后达稳态血药浓度。可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芬氟拉明主要通过肝脏及肠壁代谢,半衰期为18~30小时。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从尿中排出。
1、用于单纯性肥胖及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焦虑症、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患者。
2、对治疗孤独症亦有一定疗效。
1、有药物滥用史或酒精中毒史者。
2、对芬氟拉明或其他的拟交感神经胺药物过敏者。
3、青光眼患者。
4、精神分裂症患者。
5、抑郁症患者。
6、癫痫患者。
7、孕妇。
1、慎用:(1)高血压患者。(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3)全身麻醉者。(4)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动物实验(猴)显示芬氟拉明可通过胎盘屏障,故孕妇禁用,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FDA)对芬氟拉明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3、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不明确。
4、由于会导致心脏瓣膜病等不良反应,芬氟拉明已撤市。
5、治疗期间须坚持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活动。
6、不要间歇性服药,停用药物时应在每疗程后4~6周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连续用药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否则易发生耐药性或心理依赖。
7、高空作业者、驾驶员及机械操作人员应慎用芬氟拉明。
8、如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减量后症状即可消失。
常见嗜睡、抑郁、口干、头晕、恶心、非腹泻性大便次数增多、腹部不适及夜尿增多等症状,但一般均可耐受,持续用药后症状逐渐消失。极个别严重患者可影响进食,出现乏力。
1、有报道呋喃唑酮除抑制MAO之外,还可增强拟交感神经药的间接加压效应,故应避免芬氟拉明与呋喃唑酮合用。
2、与降血压或降血糖药合用于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可产生协同作用,应适当减少剂量。
3、与三环抗抑郁药(TCA)合用可能使芬氟拉明的作用增强,芬氟拉明亦可能抑制TCA的代谢。
4、与氢氯噻嗪合用,可增强后者降压作用。
5、芬氟拉明可增加丙咪嗪的血药浓度。
6、芬氟拉明可能通过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吸收或降低肝脏产糖,从而加强胰岛素的作用。
7、与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西酞普兰、文拉法新、齐美利定、氯伏胺、非莫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合用,可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而导致5-羟色胺综合征,故两者不宜合用。
8、与MAO抑制剂(氯吉兰、异丙异烟肼、马普兰、吗氯贝胺、丙酰苄胺异烟肼、巴吉林、苯乙肼、甲基苄肼、塞利吉林、反苯环丙胺)合用,有可能导致5-羟色胺综合征,故正在使用单胺氧化化酶(MAO)抑制药或14天内曾使用过者不能使用芬氟拉明。
9、与氟烷合用,可增加对心脏功能的抑制作用而导致心跳停止,故使用芬氟拉明时应慎用麻醉药。
10、与西布曲明合用,可能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因此两者不能联合使用。
11、托洛沙酮为可逆和选择性的MAO抑制剂,尚无资料证明它不会增强芬氟拉明的作用,故仍应避免两者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