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09:06

芮(拼音:ruì)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最早见于秦代篆文,本义为草初生柔细的样子,引申指柔软,又引申指小的样子,读ruì。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艸(艹),内声。内也兼表在内之意。篆文解释为刚刚出生的草。隶变后楷书写作芮。

本义是指草初生柔细的样子。《说文》:“芮,芮芮,艸生貌。”段玉裁注:“芮芮与茙茂双声,柔细之状。”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夜缆巴陵洲,丛芮才可傍。”

由草初生柔细之义引申,“芮”又可表示柔软。《吕氏春秋·必己》:“不食谷食,不衣芮温。”陈奇猷校释:“'不衣芮温',谓不衣细软温暖之衣。”

草初生小巧纤细,故“芮”字又可引申为小的样子。《文选·潘岳〈西征赋〉》:“营宇寺署,肆廛管库,蕞芮于於城隅者,百不处一。”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芮,芮芮①,草生皃。从草内声。读若汭。而锐切(ruì)。

【译文】芮,芮芮,草初生时的样子。从草,内声。音读象“汭”字。

【注释】①桂馥《义证》:“谓草初生芮芮然小也。”本书“兰,草之小者,读若芮。”可证桂说。

说文解字注

芮芮,叠字。

草生皃。芮芮与茙茙双声。柔细之状。

从草。内声。读若汭。而锐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

唐韵》而锐切,音汭。

说文》芮芮,草生貌。

又《本草注》石龙芮,生于石上,其叶芮芮短小,故名。《潘岳:西征赋》蕞芮于城隅者,又百不处一。《注》芮,小貌。

又国名。《诗:大雅》虞芮质厥成。《史记:周本纪注》《晋太康地理志》:虞西北四十里有芮城,芮城西二十里古芮国也。

又水涯。《诗:大雅》芮鞫之即。《笺》芮之言内也。水之内曰隩,水之外曰鞫。

又《史记:苏秦传》革抉瞂芮,无不毕具。《索隐注》芮谓系楯之后绶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司徒芮伯之后,齐景公妾曰芮姬。

又《集韵》如劣切,音爇。《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芮芮遣使远输诚款。《胡三省注》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为蠕蠕,南人语转为芮芮。沉沈约《宋书》、李延寿《南史》皆以蠕蠕为芮芮,从南人语音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