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原海豚

更新时间:2023-09-05 22:11

花斑原海豚(学名:Stenella frontalis),身体呈纺锤形,体形颇似条纹原海豚;背黑、腹白,由背而腹体色渐淡,体侧灰色,前半部略带绛紫色,后半部带有蓝色。喙黑色,喉部为灰色,下颌略淡,眼周围有黑环。全身颇多不规则小斑点,背部黑色区有灰斑,腹面白色区有黑斑,斑点有时呈星状。背鳍三角形,后缘凹入呈镰状。鳍肢较大,三角形。尾鳍宽为体长的1/5左右,末端尖,具5指,上面黑色,下面尖端为黑色,向基部逐渐变成灰色,两面都为黑色。喙长为头骨长的4/7。性情活泼,喜跃出水面,也常尾随船只游泳。

地理分布

此物种仅分布于大西洋海域,从巴西南部到美国西部,东至非洲沿岸,间断分布于南大西洋西部水域。在我国仅见于台湾基隆、苏澳附近沿海,以及广东汕头沿海、广西钦州北部湾等地。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水域):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群岛、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巴西、佛得角、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国、赤道几内亚、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岛、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尼加拉瓜、巴拿马、葡萄牙、波多黎各、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特里斯坦和达库尼亚群岛、圣卢西亚岛、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西班牙、多哥、美国、委内瑞拉、维尔京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

生存习性

群居

花斑原海豚像许多海豚一样是非常聪明的群居性动物,生活在被叫做“豆荚”的紧密群体中,此类群是涉及个体识别及组合的复杂社会结构;“豆荚”的规模从几头到几千头不等,一般由不到50头的海豚个体组成。它们也和其它物种组群,比如飞旋海豚(即长吻原海豚)等。“豆荚”的构成也有差异,有根据年龄、性别以及繁殖情况组合的不同海豚群体。

交流方法

花斑原海豚是健壮的游泳者,习惯在水面做活泼的“前滚翻”和“空中跃起”等动作。它们间有一套“窄带鸣叫”的复杂交流方法,其与人耳能辨别的海豚个体间的差异有很大的不同。彼此通过鸣叫、击舌、咯咯叫以及发出尖叫声进行交流。

食物

不同地区的花斑原海豚,其饮食习惯存在差异。通常都以各种无脊椎动物、小鳗鱼和鲱鱼为食。甚至一路尾随拖网渔船,觅食弃鱼。其他捕食习惯还包括贴近水面追踪小鱼群等。

栖息环境

通常栖息于距离海岸线250-350公里的沿海大陆架水域;一些地区的深海水域以及6-12米的沙坪浅滩也有发现。

形态特征

体长1.8-1.9米,呈纺锤形。喙不太长。背鳍近似三角形,后缘凹入呈镰状,位于体中部。鳍肢较大,三角形,末端尖。尾鳍宽为体长的1/5左右。背黑、腹白,由背而腹体色渐淡,体侧与喉部灰色,喙黑色,下颌略淡。眼周围有黑环。背鳍及尾鳍黑色,鳍肢上面黑色,下面的尖端部黑色。向基部渐成灰色。全身颇多不规则小斑点,背部的黑色区有灰斑,腹面的白色区有黑斑。鳍肢具5趾。该种与同属海豚的主要鉴别特征:牙齿较少,每侧少于46枚;喙短、鳍肢下面有小斑点,鳍肢前缘到口角间有一条黑带。

注:花斑原海豚图片来源。

繁育状况

雌兽通常9岁进入性成熟期,雄兽直到12岁才发育成熟;有证据显示它们能全年交配。妊娠期持续11-12个月;崽海豚一般在5月和9月出生。成熟期的雌兽每1-5年分娩一次,两次分娩平均间隔3年。幼崽抚育期为5年。像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组群的情况一样,处在生育状态的花斑原海豚会结成相互隔离的“豆荚”群(海豚、海豹或鲸等群的术语)。

种群动态

1998年,在美国马里兰州南部的北大西洋水域,花斑原海豚是当地最丰富的物种,有14,438头。其后的种群丰度可能更高一些。自2004年以来,对美国西部大西洋水域的两份种群调查数据分别是:马里兰至芬迪湾,2,578头;佛罗里达至马里兰,47,400头。对北墨西哥湾最有效的种群丰度估算是结合了大陆架外缘以及远洋水域的数据记录,总数为37,611头。尚无西非及大西洋其它海域的种群数据资料。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数据缺乏(DD)。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