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狭口蛙

更新时间:2024-04-09 19:30

花狭口蛙是无尾目姬蛙科狭口蛙属两栖动物。体较大;头短而宽;吻短,吻端平直,吻棱不显;鼻孔位于吻端;鼓膜不显;舌后端无缺刻;指端宽阔平齐如切,指关节下瘤发达;后肢短而肥壮,胫跗关节前伸仅达肩后方,左右跟部不重叠;趾基具蹼迹,趾末节略呈圆柱形,趾关节下瘤明显;皮肤较厚,光滑;体背和四肢散有圆疣;枕部有肤沟;腹面皮肤皱纹状,散有浅色疣粒。体背棕黑色,有“八”字形斑,散有棕黄色斑点;腹面土黄色。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55–77毫米,雌蛙体长56–77毫米。体略呈三角形,头宽大于头长;吻短,吻端圆,吻棱不显;鼻孔位于吻端两侧,鼻间距小于眼间距而略大于上眼睑宽;鼓膜不显;无犁骨齿,有发达的犁骨棱;舌宽大,后端圆。

前肢发达,前臂及手长等于或大于体长之半;指末节前宽后窄,末端平齐如切或不呈平切状,指长顺序3、4、2,1;关节下瘤发达;掌突3个,外掌突较大,长椭圆形,中掌突最小,内掌突较高,略游离。后肢短而肥壮,前伸贴体时胚关节仅达肩后方,左、右跟部相距远;胫长约为体长的1/3,足比胫长;趾末端方圆或略尖出,趾间仅在基部有蹼;关节下瘤发达;内蹠突斜置,具游离刃,外蹠突平置,二者不相遇。

皮肤厚,较光滑,背面有小疣粒或圆疣;枕部肤沟明显,颞褶清晰。腹面皮肤成为皱纹状,其间散有浅色疣粒;雄蛙咽喉部皮肤粗糙。

生活时背面有一条十分醒目的镶深色边的棕黄色宽带纹,从两眼间开始,绕过眼睑,折向体侧延伸至胯部,略呈“∩”形,在“∩”形宽带内为深棕色大的三角形班,宽带外侧有一条深棕色宽纹从眼后斜伸至腹侧;四肢背面无横纹,密布深棕色斑点或不规则的小斑块;颞部至口角色浅。腹面浅棕黄色或肉色。液浸标本原深棕色部位变成为灰黑色,浅色部位变成灰白色。

雄蛙具单咽下外声囊,咽喉部蓝紫色;胸、腹部有厚的皮肤腺;雄性线明显。

卵群聚集成片,浮于水面,各卵粒彼此互不粘连。卵径1.2-1.4毫米,动物极黑色,植物极乳白色;卵外有胶膜2层,胶囊直径3.2毫米左右;动物极顶端外层胶膜形成圆盘帽状“漂浮器”。

生活时头体背面、体侧及尾肌深棕色、橄榄棕色或灰棕色,少数个体头体背上有浅色脊线;尾鳍及体腹面色浅,散有少量棕色小斑点。体形宽圆略扁,头部扁平;尾肌甚发达,尾鳍宽而薄,易破裂,尾末端钝尖。早期蝌蚪无外鼻孔,后肢充分发育后才出现,鼻孔位于吻端与两眼间垂直线中点两侧;眼小,位于头部两极侧;出水孔在腹面后端中线上,其肤褶覆盖在肛孔的后上方;肛孔开口于尾基腹面正中线上;口位于吻前端,无唇齿、乳突和角质颌。

栖息环境

花狭口蛙生活于海拔150米以下的住宅附近或山边的石洞、土穴中,也有隐匿于离地面不高的树洞里的。

生活习性

花狭口蛙雄蛙鸣叫声洪亮,音响如牛吼。夜间花狭口蛙行动迟缓,见电光后鸣声即停,关闭电光后约1分钟又开始鸣声;捕捉后身体鼓胀近于球形。花狭口蛙擅长以后肢拨土挖穴,边挖土边将身体后部埋入土中,只要3-8分钟即可将全身隐没在土里,仅露出吻端。除繁殖季节外,平时不易发现它们的踪迹。主要以蚁类为食。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最北达福建(诏安),如云南(景洪、河口、孟连、沧源)、福建(诏安)、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凭祥、龙州、南宁、金秀、玉林、上思十万大山)、海南(文昌、海口、陵水、乐东尖峰岭)。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在3–6月,雌蛙每年可产卵两次,常在暴雨之后产卵于临时积水坑里,卵群成片,单粒浮于水面,含卵4126粒左右,经24小时即可孵出小蝌蚪,20天左右完成变态。

亚种分化

Pope 和 Boring(1940)认为海南亚种与指名亚种难于区别,未于承认。刘承创等(1973)认为中国的花狭口蛙两个亚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指名亚种的指末端成平切状,跳末节呈柱状;海南亚种的指末端不呈平切状,趾末节略尖出;这二者之区别颇为明显且较恒定。同时还指出海南亚种的将完成变态者及新成蛙,指末端宽阔呈平切状,与其成体不同,却与指名亚种相同。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