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

更新时间:2024-09-26 08:42

花生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发生在花生的一种病害。该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也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该病主要为害花生根部。

病原特征

病原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是真细菌纲、假单胞菌科、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形态特征

病菌短杆状,两端钝圆形,大小0.9-2微米×0.5-0.8微米,无芽孢荚膜,极生鞭毛1-4根。格兰氏阴性,菌体内有聚-β-羟基丁酸盐的蓝鼎色颗粒,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近圆形,光滑,稍突起,有荧光反应,直径约2-5毫米,培养7-10天后,菌落渐变褐色,培养基也变成黑褐色。这是由于病菌分泌的水溶性色素所致。在牛肉汁培养基上,菌落乳白变褐色,微透光,光滑,边缘整齐,微凸起。在牛肉汁培养液中,使培养液浑浊,不生沉淀。病菌有致病型和非致病型两类。在TTC培养基上,致病型菌落较大,圆形或不整形,中心粉红色,边缘乳白色,无致病型菌落较小,圆形,深红色。致病型青枯菌无鞭毛,菌体有明显的粘质层;非致病型的菌体有1-4根极生鞭毛,菌体无明显的粘质层。

生理特性

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3℃,生长温度为10-40℃,致死温度为52-54℃10分钟。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为pH6-8,pH5以下生长微弱,在pH4时死亡。适应的含盐量为0.1-0.5%,含盐量达1%时,生长受到抑制。

病原菌怕阳光,不耐干燥。在干燥条件下10分钟就死亡。病株暴晒2天,病菌全部死亡。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青枯病菌的致病力特别容易丧失。一般培养3天后,致病力即减弱,培养20天以上,接种不再发病。菌种移植次数增多,致病力下降。每2天转管一次,结果菌种移植5次以内致病率在70%以上,移植10次致病力只有30-50%,移植20次后,基本上丧失致病力。该菌在土壤中能存活1-8年。

为害症状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花期达到发病高峰。花生青枯病主要为害根部,特征性症状是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

病株地上部最初是主茎顶梢叶片中午失水萎蒿,1-2天后,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下垂,整株青枯死亡,叶片暗淡,仍星青绿色,后期病株叶片变褐色枯焦,病株易拔起,可见根部发黑、腐烂。

从发病到枯死,快则2-3天,慢则21天以上,一般7-15天,病菌从主根尖端开始向上扩展,主根变褐色湿腐,根瘤墨绿色。纵切根茎部,可见维管束变为浅褐色至黑褐色;湿润时挤压切口处,可溢出混浊的白色细菌脓液,将根茎病段插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成烟雾状混浊液,病株上的果柄、荚果呈黑褐色湿腐状。结果期发病的植株,症状不如前期明显。

分布范围

花生青枯病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20多个国家;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尤以南方各省(区)发病严重;随着病区的扩大,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发生,且部分地区逐渐严重。

侵染循环

青枯假单胞杆菌主要在病田土壤、病残体及以病残体制作的肥料与带病杂草寄主等处越冬。因此,这些场所就是来年花生青枯病的重要初侵染源。在花生播种出苗到生长期间,病菌通过流水、人畜、农具及地下昆虫传播。细菌接触植株的根部后,一般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通过皮层组织进入维管束系统,在其内繁殖扩展,并分泌果胶酶、毒素等物质,使寄主组织腐烂,出现萎薏症状。腐烂组织的细菌散落在土壤中,又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健株根部进行再侵染,从而导致病害迅速扩展蔓延。花生收获后,病菌又在土壤、病残体等场所越冬。

流行规律

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主要受气候条件、耕作栽培管理以及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

花生青枯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在花生生长期间,旬平均温度在20℃以上,土壤具备一定的湿度,病害就开始发生,温度达25-30℃时,最有利于发病。一般花生产区,气温均能满足病害发生要求,其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往往是降雨量,在有菌源存在的情况下,若雨水较多,田间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细菌的侵入和繁殖,通常发病较重。长期干旱后骤降大雨,或久雨骤晴,或时晴时雨,也会诱发病害发生。这种气候条件使土壤的湿度能加速病菌的传播,同时,气候的骤然变化,容易导致植株根系受损,造成伤口,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机会。所以,病害发生就会加重。

栽培

耕作栽培管理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程度。一般而言,合理用肥,田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通常比缺乏有机质的瘠薄地发病较轻;田间整地平整,沟厢能较好排水和滤水的田块,比地势低注、易积水的田块发病较轻。由于花生青枯病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故连作花生田比轮作田病重;病菌在浸水条件下很容易死亡。所以,花生与水稻轮作,或花生收获后田间浸水一段时间,具有显著减轻发病的效果。

品种

花生品种间对花生青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从花生的株型来看,一般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品种抗病;中国南方品种比北方品种抗病;珍珠豆型、龙生型比普通型抗病。20世纪70年代,中国曾鉴定出一批优良抗病品种,但由于品种的抗病性随着种植的年限和病菌致病力变异的影响,其抗病性也会发生变异。因此,各地应根据所种植的花生类型应不断筛选鉴定新的抗病品种和资源,以供生产应用。

生育期

花生在不同生育阶段对花生青枯病的感病性也不相同,植株开花后至结荚前期发病最盛,结荚后期一般发病较少。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一旦土壤中带有病菌,要想彻底根除是很困难的。但是,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对田间病株应及早拔除深埋或烧毁。不用病花生藤堆肥,尽量减少和控制病菌的扩散,降低次年发病的初侵染源,仍然具有减轻病害发生的作用。

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中国利用协抗青、台山三粒肉为抗源进行抗病育种培育出一批抗病优良花生品种,如鄂花5号、中花2号、粤油92、桂油28、鲁花3号等品种。

对重病区,水源条件较好,实行水旱轮作是控制花生青枯病发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对旱坡地花生种植区,不能进行水旱轮作,可与花生青枯病菌的非寄主植物轮作,如小麦、玉米、甘薯、大豆等,一般轮作2-3年,具有明显减轻病害的作用。

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对控制花生青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具有明显的作用。在花生青枯病发生区,应注意田间水肥管理。对旱坡地在播种花生前,进行短期灌水泡浸,可促使土壤中病菌大量死亡,从而减少病菌侵染机会,降低发病率。田间增施有机肥,使花生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同时,做好田间的清沟排渍,防止雨后积水,早期零星病株及时拔除,集中处理,不施用带菌肥料等农业栽培管理措施,既具有防病作用,也具有增产效果。

生物防治

每亩可选用10亿CFU/克(CFU/克为每克样品中细菌菌落总数)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50-700克,或3000亿个1克荧光假单胞杆菌粉剂450-700克,或2%春雷霉素水剂150-175克,或2%氨基寡糖素水剂200-250克等,兑水50-60千克;也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1000-2000倍液等50-60千克。在花生始花期或发病初期,喷淋花生茎基部或灌根,每穴浇灌药液0.2-0.3千克,7-10天喷灌1次,连防2-3次。

化学防治

播种前药剂拌种,可控制苗期发病。病害常发区和连作田,当病株率达到1%以上时,及时喷药防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