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腔渔鼓

更新时间:2021-12-07 10:57

花腔渔鼓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萧县的传统曲艺艺术形式,也称渔鼓道情,是萧县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由萧县艺人薛本信吸收当地民歌号子和其他曲种音乐,自创多种花腔,丰富了寒腔渔鼓曲调,故又称做“薛派花腔渔鼓”;主要在皖北、豫东地区流行。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花腔渔鼓,也称渔鼓道情,是萧县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传说1573年-1620年(明万历年)间,就有道情艺人演唱;1825年(清道光五年),艺人被邀到县衙内宅,演唱寒腔渔鼓;1919年,萧县艺人薛本信在寒腔渔鼓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其他曲种——民歌号子和徐州梆子戏的营养,新创的曲调有花腔,尾音花腔和衬字花腔等。丰富了寒腔渔鼓曲调,故又称做“薛派花腔渔鼓”;主要在皖北豫东地区流行。

主要特点

萧县渔鼓道情曲调,除寒腔渔鼓原有曲调外,新创的有慢板花腔、流水花腔、衬字花腔、尾字花腔等;演唱者衣冠整齐,左臂抱鼓、左手打简板,右手击鼓,前期唱戒恶从善曲目,庄重严肃。后期唱以反映黎民百姓生活的《黑驴段》、《翻车段》、《借髢髢》等段子时,生动轻快,声情并茂;经常演出的中长篇曲目还有《丝绒记》、《小姑贤》、《雷公子投亲》及《孟丽君》等。

萧县渔鼓道情,除新创花腔外,重要特征还有:一是打破简板平直击拍的方法,把连板、捋板、花板交叉运用,又在一板三眼中增加多种装饰花板;二是击鼓时,融抹、挑、弹、捻手法于一体;三是发声时也用舌齿音,表白方言带几分梆子戏韵味;四是擅长摹拟各种人物的动作姿势和腔调等;击鼓时,融抹、挑、弹、ran于一体;发声时,气吞丹田,有时也用舌齿言,使学唱时声腔变化多姿。花腔渔鼓,还善于摹拟各种人物的动态和腔调,形象逼真、声情并茂。

代表作品

黑驴段》是萧县渔鼓道情传统小段。写梳妆打扮的新媳妇回娘家,新郎倌穿着蓝大褂儿,挎着红包袱儿。新娘跨上调皮的小黑驴,这驴儿生的白尾巴尖儿、白尾巴根儿,白顶门儿、长了四只白银蹄儿。新娘头上梳了一座庙儿,庙里梳了三尊神,红脸是关公,白脸是刘备,叉叉胡子是张飞儿。一路上爬山过河,小黑驴撒欢四蹄生风,小夫妻象吃了蜜样甜到心底。

此曲段萧县渔鼓艺人薛本信经常演唱。全曲情节虽然简单,但因唱词生动有趣,演唱时薛本信用了垛口、贯口和衬字等方面的技巧,再加上优美的舞蹈动作,整个演出,从头至尾,妙趣横生,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坠子、琴书也有此曲目,但情节略有不同。坠子演员吕明琴,擅唱此曲,唱遍安徽、河南各地。

成绩荣誉

萧县艺人薛本信演唱段子最为精彩。1958年在原蚌埠地区曲艺会演中演出的《翻车段》、《黑驴段》、《借di di》和《王刚画庙》均获奖。同年前三个段子参加了安徽省首届曲艺观摩汇演,又荣获了三个一等奖;其中的《黑驴段》被省、地确定为进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的曲目。萧县花腔渔鼓具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大胆的改革精神,深受上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观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