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臭蛙

更新时间:2023-09-05 21:08

花臭,中国特有物种,蛙科臭蛙属。鼓膜大,约为第三指吸盘的2倍;上眼睑、体后背部及后肢背面均无小白刺,体侧无背侧褶;指、趾具吸盘,纵径大于横径,均有腹侧沟;体背面为绿色,间以棕褐色或褐黑色大斑点,多近圆形并镶以浅色边。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43~47mm,雌蛙体长76~85mm。头长略大于头宽或几乎相等,头顶扁平,瞳孔横椭圆形;鼓膜大,约为第三指吸盘的2倍;犁骨齿呈两斜列。体和四肢背面较光滑或有疣粒,上眼睑、体后和后肢背面均无白刺;体侧无背侧褶,胫部背面有纵肤棱;体腹面光滑。指、趾具吸盘,纵径大于横径,均有腹侧沟,第三指吸盘宽度不大于其下方指节的2倍;后肢较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鼻孔或眼鼻之间,胫长超过体长之半,左右跟部重叠颇多;无跗褶,趾问全蹼,蹼缘缺刻深,第四趾第二个趾节以缘膜达趾端。体背面为绿色,间以深棕色或褐黑色大斑点,多近圆形,有的个体镶以浅色边,两眼间有一个小白点;四肢有棕黑色横纹,股、胫部各有5~6条;体腹面乳白色或乳黄色,咽胸部有浅棕色斑,四肢腹面肉红色。雄性在繁殖季节胸、腹部有白色刺群,第一指婚垫灰色;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仅背侧有雄性线。卵径2.4 mm左右,动物极灰棕色。第32~37期蝌蚪全长平均45mm,头体长平均15mm,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94%;体细长或较宽圆,尾部发达有稀疏小斑点,上尾鳍弧形,尾末端钝圆;唇齿式为I:4+4/1+1:III;上唇缘无乳突,口角和下唇乳突1排成交错排列,口角部有副。

近种区别

生物学资料

该蛙生活于海拔200~1400m山区的大小山溪内。溪内大小石头甚多,植被较为繁茂,环境潮湿,两岸岩壁和长有苔藓。成蛙常蹲在溪边岩石上,头朝向溪内,体背斑纹很像映在落叶上的阴影,也与苔藓颜色相似。该蛙受惊扰后常跳入水凼并潜入深水石间,但一般在水内潜伏时间不长,10~20分钟后又游到岸边。繁殖期在7~8月,雄蛙在夜间发出呜叫声;雌蛙可产卵1 400~2 544粒左右,产卵后雌蛙离水分散栖息于林间草丛中。蝌蚪在水凼中底层落叶间或石下。

种群状态

该蛙分布区宽,其种群数量多。受胁等级:无危LC。

地区分布

河南(南部)、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安徽(南部)、江苏(宜兴)、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