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5 13:24
远海梭子蟹,是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甲壳动物,又称花蟹。头胸甲宽约13厘米,背面长有许多较粗的颗粒;中胃区有2条斜行的颗粒脊,后胃区有2条;前鳃区和心区各有1对,中鳃区1对不明显,额有4个尖齿;头胸甲前侧缘共有9个齿,螯足长节外缘末端有1个刺,前缘有3个刺;腕节内外角各有1个刺,掌节有7条纵向的隆脊。雄性腹部呈三角形,第六腹节梯形;背部的花白云纹比雌蟹更加明显,鳌足内侧会呈现较为明显的蓝色。因其模样像古时候织布的梭而得名。
一般甲宽135-160毫米,体重200-250克,个体大的雌蟹,甲宽175毫米、体重450克,最大甲宽达183毫米。
远海梭子蟹头胸甲呈横卵圆形,胃区具2条横行颗粒线,鳃区各具1条。额缘有4枚刺,外侧的2枚较大。螯足长节的前缘有3齿。雄性深蓝色,雌性深紫色。头胸甲和螯足的背面具有白斑、云纹和浅蓝色。第1对步足最长,末对步足呈桨状,适于游泳,且前节与指节扁平,指节为长圆形。腹部由7节组成,雌性幼蟹腹部为等腰三角形,腹部长度与宽度(第5、6腹节间缝的长度)之比约为1.74:1,交配后的雌蟹腹部变为椭圆形,长宽之比约为1.23:1,随后腹部宽度渐圆大。雌性腹部第2-5腹节各具一对双肢型腹肢。雄性腹部窄三角形,第3-5腹节愈合,仅有不明显的节缝,尾节三角形,腹部长度与宽度之比约为2.95:1,所见雄性最大个体甲宽186毫米,体重420克。所见雌性最大个体甲宽187毫米,体重440克。
头胸甲呈梭形,中都稍隆起,表面颗粒分散,又具花白的云纹,甲壳钙质很硬,上面有不明显的凹凸,这些凹凸和里面内脏的位置是一致的,可分额区、眼区、胃区、心区、肠区和鳃区。头胸甲边缘又可分额缘、眼缘、前侧缘、后侧缘和后缘,胃区具二条横行的颗粒线,鳃区各具一条,额分4齿,中问一对较小,外侧一对与眼窝背缘的内齿大小相近,眼窝腹缘的内齿大而尖锐,由前突出,前侧缘包括外眼窝齿在内共具9齿,末齿长大,向两侧直伸,呈刺状。后侧缘与后缘无齿。
头胸甲不但遮盖背面,其前端还折入头胸部之下,由口框的前端向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沟,称为侧沟,由此划分两部,上部为下肝区,下部为下鳃区,侧沟内第一步足与口器之间是颊区。
胸部腹甲原分八节,前三节已愈合为一,但节痕尚可辨认,第四胸节到第八胸节和胸足相连,第四节以下由中央沟分开左右,并且左右相对,雌蟹的第六胸节,左右各有一个生殖开口。
腹部退化成扁平的一片,紧贴于胸部之下,腹部形态雌雄各异,雄蟹腹部呈三角形,称尖脐,第三、四、五节相愈合,雌蟹腹部宽大呈圆形,俗称圆脐,分七节。
蟹的附肢因适应机能上的分工,形态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由基肢、内肢和外肢组成。基肢与身体相连。从基肢生出内、外肢。
⑴头部附肢:共5对,前2对为触角,后3对为1对大颚及2对小颚。
第一触角:横列在额的下方,能够折叠,原肢三节,末端接内、外两鞭,第一触角基部有平衡囊。
第二触角:位于第二触角的外侧。原肢二节,外肢退化,内肢成细长的触鞭,在第二触角基部下方的小隆起上有触角腺的开口。
大颚:基肢发达,由底节和基节两部分组成,底节细长而伸入体内,有肌肉附着。基书突出于口的前端,只在齿的咀嚼面,内肢三节。
第一小颚:基肢薄片状,由底节与基节组成,内缘有硬刺毛,内肢三节,缺外肢。
第二小颚:基肢由底节与基节组成,呈扁平薄片状,各分裂成两小片。内肢一节,很小,外肢较大,叶片状,称颚舟片。
⑵胸部附肢:共8对,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胸足。
第一颚足:基肢由底节和基节组成,薄片状,内肢三节,末端扩张。外肢细长,顶端斜生一细鞭,上肢长,两侧及底端均生有细毛。上肢伸入鳃腔,拨动时能形成水流,有清洁鳃的作用。
第二颚足:基肢分底、基两节。内肢分四节,第一节较长,上接三小节,外肢顶端有一鞭。上肢较第一颚足者小,作用相同。
第三颚足:覆盖口器的最外面。基肢由底、基两节组成。内肢五节,座节特大,末端三节很小,外肢长形,末端有一鞭。上肢长扁形,边缘有毛,作用同上。
胸足:由基肢和内肢组成,外肢退化。
⑶腹部附肢:腹部附肢多已退化,其数目与形状因性别而异。雌性附肢4对,生于第二至第五腹节上,由前而后,渐次变小,皆双肢型,边缘生有长毛。卵产出后就附于其上。雄蟹腹部附肢仅两对,变成交接器。着生于第一、二腹节上,单肢、白色,有一定的弧状弯曲,呈针状,没有细毛,第二对比第一对细小。
鳃是蟹的呼吸器官,位于头胸部两侧的鳃腔内。鳃呈多角椎形,稍弯曲,每边八个,互相并列,尖端向心脏的左右合成一点。按鳃的着生位置可分为侧鳃、关节鳃和足鳃。另每侧还有肢鳃(上肢)三个。
每一鳃片由鳃轴及两侧分出的许多鳃叶构成,入鳃血管与出 鳃血管是平行的两条血管,位于鳃轴的上下两侧。蟹为叶状鳃。溶解在水中的氧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完成呼吸作用。由于第二小颚的颚舟片不断颤动,水流由螯足基部的入水孔流入鳃腔,经第二触角基部下方的出水孔流出,水流不断地循环,保证了呼吸作用所需氧气的供应。
消化管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前、后肠特别发达。从发生上来说,前肠和后肠来源于外胚层,都有几丁质的内壁。中肠很短,来源于内胚层,无几丁质内壁。
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口在大颚之间,外围着一片上唇及两片下唇,口后连一短的食道。食道与胃相接,胃分两部分即贲门胃及幽门胃,贲门胃为一大的囊状物,有储藏和磨碎食物的功能。贲门胃的后半部有钙质的齿,形成胃磨。从贲门胃的背面看,可见新月状的翼贲门骨,横在背面,由两条合成,翼贲门骨的末端渐次细小,与贲门媒骨接近。贲门媒骨位于上侧壁。由翼责门骨的中央向后方延伸有一条长方形的骨即尾贲门骨。尾贲门骨的末端有一突出而钝的齿,称中央齿,位于中央线上。中央齿的左右有一对齿,位于贲门媒骨的末端,称侧齿,齿与胃壁几丁质的加厚部分相连,借助其中肌肉的收缩,使各齿转动,用以磨碎食物。幽门胃的胃腔很小,壁较厚,内壁亦为几丁质,布满刚毛,有过滤食物的作用,经贲门胃磨碎的食物颗粒,通过幽门胃到达中肠。
中肠很短。肝(中肠腺)分左右两叶,体积很大,位于头胸部的前端和胃及心脏的附近,肝有管通入中肠,消化液由此输入,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这里进行。
中肠之后为后肠,细长管状。在心脏的下方向后走直到肛门,开口于腹部的末节。
排泄器官为触角腺,浅黄绿色,又称绿腺。包括海绵状腺体部和囊状的膀胱。开口在第二触角基部的乳头上。
循环系统包括一肌肉质的心脏,数条血管和血窦,心脏位于头胸郝背面中央的围心窦内,略呈五角形,有系带与围心窦壁相连。心脏有心孔三对,背面的前端和后端各有一对,侧壁也有一对。围心窦的血液通过流入心脏,心孔内活瓣可防止血液倒流。由心脏发出的动脉共7条,其中5条向前,还有2条自心脏后端通出,一条向后,另一条流向身体腹面。向前的5条是:一条眼动脉,由心脏前缘中央发出,经胃的上部到身体的前端,分布到食道、脑神经节、眼等处。触角动脉一对,由眼动脉基部的左右两侧通出,分布到触角,排泄器官及胃等处。肝动脉一对,由触角动脉基部向两侧发出,分布到中肠、肝脏及生殖腺等处。通向后行的一条是腹上动脉,由心脏后缘中央发出,向后缘腹部背面一直通到身体的末端,并有分支到后肠。通向身体腹面的一条足胸动脉,由心脏后缘中央通出,行至腹面后分成前、后两支,均与腹神经索平行。向前为胸腹动脉,有分支到胸部附肢,向后为腹下动脉,有分支到腹部附肢。
以上各血管分成许多微血管,最后通到身体各部的组织间形成血窦。因此蟹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身体各部血窦内的血液,最后汇入胸血窦,经入鳃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由出鳃血管汇集到围心窦,通过心孔回到心脏。
蟹的血液无色,含血青素,血液内含有吞噬血细胞。
蟹雌雄异体。雄性生殖器官分为三部分即精巢、输精管和射精管,精巢沿着头胸部的前侧缘,左右各一条,位于表皮的下面,消化腺的上面。不成熟时非常小,成熟时半透明,细长而弯曲,后行至幽门胃。输精管呈白色螺旋状,位于心脏下方,末端与细管状的射精管相连,开口于第五胸足的底节。雌性生殖器由两部分组成,即卵巢和输卵管。卵巢的位置与精巢相同,但范围更大些,左右卵巢在幽门胃的后部相会。未成熟的卵巢较小,成熟的呈橙红色,充满头胸部的背侧,被覆肝脏,这也是俗称蟹黄的一部分(肝脏也是蟹黄的一部分),第一卵巢通出一短的输卵管,各开口于第三对胸足旁的第六胸节处。
神经系统主要是两对神经节,前一对是脑,后一对是头胸部神经节,二者之间有一对神经连系着。脑位于头胸部的前端,两复眼的基部,从脑发出四对神经,第一对非常小,称第一触角神经。第二对粗大,称视神经,通到复眼。第三对称皮肤神经或外周神经,分布到头胸部的皮肤上。第四对通至第二触角,称第二触角神经。脑神经节由围咽神经(又称围食道神经)与胸部神经相连,食道之后还有一横神经与左右两条围咽神经相连,胸部神经节贴近头胸部腹甲中央,原由多数神经节集合而成,中部有一小孔,胸动脉由此通过。由胸部神经节发出的神经分布至各小颚、颚足和胸足,胸部神经节向后发出神经延至腹部为腹部神经,有分支到腹部的各节。
复眼一对,有柄,既可直立,又可横卧,活动灵便。第一触焦基部有平衡囊,另第一触角上的感觉毛以及身体和附肢上的细毛都有触觉作用。
水深:远海梭子蟹栖息水深10-30米的沙质或泥沙质底上,幼蟹多栖息在潮间带的沙滩中。
温度:远海梭子蟹在水温为14-36℃均能生存,最适生长水温为23-28℃。水温低于17℃时,摄食量减少,水温低于14℃时,极少活动,低于12℃长时间则会引起死亡。
盐度:远海梭子蟹在盐度为8-35‰条件下都能生存,比较适宜的生长盐度为25-32‰。
pH:远海梭子蟹对pH的适应范围在7-9之间,比较适宜的pH在8.2左右。
溶解氧:远海梭子蟹溶解氧需在3毫克/升以上,低于1毫克/升时,则会影响远海梭子蟹的摄食、蜕壳与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远海梭子蟹常昼伏夜出,多在夜间觅食。远海梭子蟹性格凶猛,十分好斗,常有残食现象。在产卵索饵期间有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在中国海南岛沿岸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开始移居到20-30米较深水域进行越冬,此时在沿岸水域已很难大量捕获到远海梭子蟹。在2-3月向近岸移动,进行产卵洄游。
远海梭子蟹在天然环境中常以甲壳类(虾、蟹)、贝类(蛤类、泥蚶、牡蛎)、头足类(乌贼)和鱼类等为食物。远海梭子蟹在水温23-28℃时,食欲旺盛,摄食量增加;水温低于18℃时,摄食量开始减少;水温在12℃以下,则不摄食。
远海梭子蟹从溞状幼体(5次蜕皮)、大眼幼体(1次蜕皮)、幼蟹至成蟹(大约十几次蜕壳),要经过许多次蜕壳。蜕売间隔时间长短与个体大小有关。幼体阶段蜕皮间隔时间较短,随着个体的增长,蜕壳间隔时间变长。蜕壳与饵料的丰欠和环境的优劣亦有密切关系。
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群岛、澳大利亚、泰国、塔希提、巴基斯坦、印度、波斯湾、东非、红海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通过对海南岛北部湾远海梭子蟹进行的生物学调查,其初步结果表明:周年雌雄性比约1:1。当年生蟹的交配期在8-10月,越年蟹在6-8月。初次性成熟的甲宽为75毫米,体重48克。大量性成熟甲宽100-120毫米,体重70-100克。此外,生殖期较长,且周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其虾蟹生物哮群体甲宽优势组为110-150毫米,体重优势组在60-150克。
远海梭子蟹的越冬洄游和产卵涸游与水温有关。远海梭子蟹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开始洄游至水深20-30米处越冬,此时在沿岸水域已很难大量捕获到远海梭子蟹。远海梭子蟹在2月底3月初已开始向近岸移动,在3月底4月初出现产卵群。
根据采集样本分析:雌性591只,雄性609只,雌雄比约为1:1,在不同季节,雌雄性比有一定差异。在交配期雄性个体占优势,在产卵季节,沿岸水域雌性个体占优势,而外海水域雄性个体则较多。
远海梭子蟹当年生蟹的交配期一般在8-10月,越年蟹在6-8月。甲宽70毫米,体重40克已开始交配,已交配的雌蟹腹部从三角形变为半圆形。雄蟹性腺比雌蟹性腺发育早,雄蟹与之交配后,雌蟹性腺很快发育。
根据对繁殖季节采到的样本测量与性腺发育程度观察,初步推测雌性远海梭子蟹的生物学最小型(卵巢发育为Ⅳ-Ⅴ期)的甲宽为75毫米,体重45克。所见抱卵蟹最小个体甲宽75毫米,体重56.9克。大量性成熟甲宽90-120毫米,体重70-100克。
在每年的3-5月份到8-10月份性成熟系数较高,其他月份性成熟系数较低。根据海区调查表明,远海梭子蟹的生殖期较长,周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分别在3-5月份和8-10月份,但在各月捕获的成熟个体间差异较大。成熟卵巢的重量一般为体重的6-10%。
远海梭子蟹腹部卵团重量约占体重的16-25%,其抱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一般为20-150万,抱卵量(Y)与体重(W)呈紧密直线相关。Y=-2.8624+0.4322W(n=23,r=0.971)
远海梭子蟹在水温28-30℃,盐度32-34条件下,产卵后经13小时进入卵裂期,71小时到达囊胚期,94小时发育至原肠期,110小时发育至膜内无节幼体,215小时至膜内溞状幼体,257小时孵化出溞状幼体。
远海梭子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可供出口创汇,为重要食用蟹之一。全蟹可以入药,兴味微咸,寒;具有清热消肿。主治头痛、暑疖、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