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䱻

更新时间:2023-09-05 14:55

花䱻(学名:Hemibarbus maculatus)是鲤科、䱻属鱼类。体长,较高,背部自头后至背鳍前方显著隆起,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腹部圆。头中等大,头长小于体高。吻稍突,前端略平扁。口略小。眼较大,侧上位,眼间宽广,稍隆起。体鳞较小。侧线完全,略平直。背鳍长,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的硬刺,长且粗壮,其长几与头长相等。胸鳍后端略钝,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短小,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肛门紧靠臀鳍起点。臀鳍较短,起点距尾鳍基较至腹鳍起点为近。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钝圆。下咽骨较粗壮,主行下咽齿顶端钩曲。肠管短,等于或略长于体长。鳔大,2室,前室卵圆形,后室末端尖细。腹膜银灰色。体背及体侧上部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具多数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点。背鳍和尾鳍具多数小黑点,其他各鳍灰白。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6~19;腹鳍Ⅰ-80。侧线鳞47~50。背鳍前鳞13~16;围尾柄鳞18~20。第一鳃弓外侧鳃耙6~10。下咽齿3行,1·3·5~5·3·1。脊椎骨4+42~44。

体长为体高的3.5~4.6倍,为头长的3.5~4.0倍,为尾柄长为6.3~7.5倍,为尾柄高的8.5~10.4倍。头长为吻长的2.3~2.8倍,为眼径的3.8~5.4倍,为眼间距的3.0~3.8倍,为尾柄长为1.6~2.2倍,为尾柄高的2.2~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6倍。

体长,较高,背部自头后至背鳍前方显著隆起,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腹部圆。头中等大,头长小于体高。吻稍突,前端略平扁,其长小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口略小,下位,稍近半圆形。唇薄,下唇侧叶极狭窄,中叶为一宽三角形明显突起。唇后沟中断,间距较唇鳍为宽。须1对,位口角,较短,长度为眼径的0.5~0.7倍。眼较大,侧上位,眼间宽广,稍隆起。前眶骨、下眶骨及前鳃盖骨边缘具1排粘液腔。体鳞较小。侧线完全,略平直。背鳍长,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的硬刺,长且粗壮,其长几与头长相等,起点距吻端较至尾鳍基的距离为小。胸鳍后端略钝,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短小,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末端后伸远不及肛门及臀鳍起点。肛门紧靠臀鳍起点。臀鳍较短,起点距尾鳍基较至腹鳍起点为近,其末端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钝圆。下咽骨较粗壮,主行下咽齿顶端钩曲,外侧2行甚纤细。鳃耙发达,粗长,为长锥状。肠管短,等于或略长于体长,为体长的1.0~1.1倍。鳔大,2室,前室卵圆形,后室末端尖细,呈长锥形,后室长为前室的1.8~2.4倍。腹膜银灰色。

体背及体侧上部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具多数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点,沿体侧中轴侧线的稍上方处有7~11个黑色大斑点。背鳍和尾鳍具多数小黑点,其他各鳍灰白。

幼鱼

刚孵出的仔鱼身体细长、透明,眼点大,侧卧水底或做抖动式垂直游动。

栖息环境

花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喜底栖钻洞,常聚居或出没于沿岸长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

生活习性

花䱻性温顺,对水流较敏感,尤其是春汛繁殖期间,稍有水流即兴奋游窜,甚至跃出水面。它以底栖无脊椎动物、虾、昆虫幼虫等为主食,是偏肉食性鱼类,幼鱼期以浮游动物为食,兼食一些藻类及水生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食蛋白质含量高的人工配合饲料或小颗粒饵料。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重庆、广西、贵州、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江苏、江西、上海、四川、云南、浙江、台湾)、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河流域。柬埔寨、老挝、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均有引种。

繁殖方式

花䱻1冬龄即达性成熟,繁殖期雄鱼色泽较雌鱼鲜艳,吻部周围和胸鳍上有明显的珠星出现,很易于识别雌雄。产卵期通常在4~6月,水温16~23℃,尤以4月中旬至5月为盛产期,产出的卵呈青色略带橘黄色,晶莹透明,具黏性,一般黏附于石砾或水草上发育。其受精卵的孵化期较长,当水温18~21℃时,在受精后145~170小时脱膜。

主要价值

肉质细嫩,是中国常见的中小型食用鱼类之一。含肉率70.61%,肌肉(鲜样)中蛋白质含量18.41%,脂肪含量2.46%。由于其杂食性、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群体产量高,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养殖种类,在中国浙江、福建等地已成为较为重要的养殖种类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