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30 07:58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凤阳花鼓始称“打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是根植于安徽省凤阳传统汉族民间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阳花鼓起源于元朝末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原系凤阳民间社事活动中娱神歌舞的片段,后来发生分流,下层社会用来作为卖艺谋生的手段,而统治者则用以歌颂圣明。明朝中后期,凤阳花鼓流传到江浙一带。明朝末年,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满清康熙年间,凤阳花鼓被改了曲词名,流传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山西平阳观看了凤阳花鼓表演,即席赋诗赞道:“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断路人肠”。
清乾隆年间,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被改编为6到8人、甚至更多人表演的凤阳花鼓歌舞。乾隆年间,凤阳花鼓开始在宫廷中表演,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百代”、“大中华”、“胜利”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唱片,使凤阳花鼓广为流传。1935年,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凤阳花鼓——《新凤阳歌》作为电影《大路》的插曲,首次在银幕上出现。此后,许多电影对凤阳花鼓都有所表现,如《拉郎配》和《鼓乡春晓》等。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挖掘整理传统民间节目,培养和提高民间艺人,凤阳花鼓迎来了艺术发展史上的春天。凤阳花鼓从内容、曲调、道具、服装服饰到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了变化:歌唱新社会、新生活的清新之词取代了庸俗低级的内容;曲调发展得更丰富多彩,伴奏大大丰富,舞蹈语汇、道具、服饰和鼓的打法等方面均有突破。改革开放后,国际友人访问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小岗村,凤阳花鼓作为友好使者接待了他们。人们用凤阳花鼓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真实变化,也唱出花鼓人内心由痛苦到幸福的变化历程,凤阳花鼓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凤阳花鼓》的前十小节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部分幽默风趣。通过学习和欣赏,可以对安徽的民歌音调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可以扩大我们的民族音乐语言,培养我们对民歌的兴趣。 要注意的重点是:切分音节奏。民间歌舞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有什么特点呢?
左手锣
右手鼓
手拿着锣鼓
来唱歌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单会唱个凤阳歌
凤阳歌,哎哎哎嗬
得儿另当飘一飘
得儿另当 飘一飘
得儿~ 飘 得儿~飘
得儿飘 得儿飘
得儿另当飘得儿飘得儿另当一得儿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