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01:26
电影《芳心驿动》,讲述的绝不仅是心灵在面对爱情时的驿动,而是讲述了人在面对世间百态时的心理活动与选择。还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真正源于生活、关注生活的作品才能保有长久的生命与活力。剧中人那芳认定意中人已经出现,迫不及待跟好姐妹分享了自己的心事。爱情有了希望,在工作上,那芳也迎来了春天!
那芳是个白领,在北京打拼的终极目标,就是找到白马王子和买下爱的小屋。就在一次上班路上,她意外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那芳认定意中人已经出现,迫不及待跟好姐妹分享了自己的心事。爱情有了希望,在工作上,那芳也迎来了春天!被升职为老板的特别助理。但那芳不知道,这次破格升级,老板有自己的打算,就是要让那芳去搞定美美公司一个特别难缠的人——托马斯。那芳很反感这种事情,秦总在她心目中的女强人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她选择离开公司。而这时,室友大文和她的意中人李明明(杰森)走在了一起。
2011年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最佳电视电影导演提名
2011年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视电影最佳女演员(王黎雯)
片虽然只有90多分钟片长,但却通过那芳(王黎雯 饰)与马大文(阳蕾 饰)之间的炯异性格及观念,关注了诸如爱情、就业、职场、房子、教育、出国等时下的热门话题,而人生,似乎总夹这些令人关注的话题中左右摇摆、蹒跚前进。
爱情,小心试探还是大胆出击
看到《芳心驿动》的片名,估计人人都会以为这是一部爱情剧。诚然,这部电影里确实触及到了爱情,而且还是像暗恋、明恋、三角恋等多个非常有话题性的恋爱品种,如果观众细心,还会发现其中也涉及到了早恋的话题。换是纯爱情电影,不把这些个恋情写得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火辣香艳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然而《芳心驿动》花在表现爱情上的时间并不多,没有牵手,没有拥抱,没有接吻,没有上床,有的只是芳心暗动,四目相对,浅浅傻笑,淡淡忧伤。影片通过两个女人之间的相互倾述就把女生暗恋的情怀表现得楚楚动人,那芳(女主一号)的短信试探表现出女生遇到白马王子时的矜持和羞涩,大文(女主二号)的狂做习题则表现出女生遇到心上人时的狂热与执着。简简单单的生活片段,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两种女生之间炯异的恋爱观,也为最后爱情花落谁家埋下了伏笔。很显然,太过保守的恋爱观最终只能换来“漫漫长路独自行”的落漠背影,也只能用一句“还有友情在”来傻傻地安慰自己了。
就业,坦然面对还是黯然逃避
毕业后,那芳选择了职场就业,大文则选择了攻读托福以求出国深造,如果再加上有人考公务员,那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就表现得非常完善了。影片对于那芳选择就业的原因说得很明白,她希望在北京拥有一套自己的“爱的小屋”,所以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职场的惊涛骇浪中去。而在大文方面,影片虽然没有细说,但是不难看出,出国深造,既有大文自己的主观意愿在,又有父母的大力支持。大文每天的生活就是参加托福补习班,读英文,做习题,这让处在职场中辛苦打拼的那芳难免有些羡慕嫉妒恨,她在天台上说的那句“你怎么可以活得这么没心没肺”狠狠地把自己压抑多年却一直没好意思说的话给倾倒了出来。而大文呢,其实活得也不轻松,整天做习题做到眼镜上可以打上大叉,她看似逃避了就业和工作的压力,却背负上了另一种压力,要不是有爱情的力量在支撑,真不知道她会不会中途就崩溃。
职场,委曲求全还是坚持原则
那芳的梦想是在北京买房,这种与常人无异的愿望让那芳在职场中拼搏的动力和动机都显得那么真实和可爱。那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职场中爬得很快,这对于初涉职场的她来说,显然有些踌躇满志,而对职场中的黑暗与潜规则却始料不及。在为利是图的秦总,笑里藏刀的谢老师和见色起意的托马斯面前,她显得那么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秦总的“我给你捷径你不走,你偏要走弯路”,谢老师的“经验,还是经验问题”,还有托马斯的“我给你机会,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都让人后背渗起阵阵寒意,原来这就是布满暗礁的职场,原来这就是让人充满希冀又让人心生畏惧的职场。是为了保住饭碗与前途委曲求全,还是为了尊严和骨气坚持原则不放弃底限,这其中的犹豫与彷徨绝非做选择题时不知道答案而产生的不确定可比,当那芳几番思想斗争后终于下定决心拒绝了秦总与托马斯的无理要求时,影片给出了它的答案。而在现实生活中,解开心结的钥匙,其实掌握在每个职场人自己手中。
职场不同于战场的是,它不一定要靠人多势众来反映斗争的残酷与惨烈。影片从头到尾只动用了四名演员来表现职场商战的幕前幕后,却通过大段篇幅描写的职场黑幕细节,让观众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人在职场争斗中的狡诈与冷酷、被动与无奈。这远比打着“白领生存手册”旗号,实际干着“剩女求爱经历”勾当的《杜拉拉升职记》要真实和诚恳得多。
出国,镀金美梦还是黄粱一梦
大文执着地想要出国,而英语老师李鸣鸣(袁野 饰)却因为国外生活与自己想像的相差太多,而瞒着父母偷偷潜逃回国。出国镀金究竟是美梦还是春梦,这恐怕是一个类似“围城”一样的命题,没出国的人争破头想着挤出去看看,出去过的人才知道那儿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天堂,似乎谁都无法说服谁。影片没有表现国外的生活,而把重点放在了出国前的托福训练班上,一群想要出国到麻木的莘莘学子与一个从国外潜逃回来却又来教学生如何考托福如何出国的英语老师之间的对话,怎么看都带着讽刺。那一段魔鬼式的英语训练,学生们跟着老师把“反复做就是重复多次做”的口号喊得振奋人心,实质下却得出“IBT=我变态”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是学生与老师一起得出的,不得不说这是对托福热、出国热的一种质疑,让人不禁问自己,这般头昏脑热究竟是为了什么。
李鸣鸣告诉他的学生,“人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可他自己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果说当初出国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回国也是他自己的意愿,那么他为什么要千方百计不让父母知道他回来了呢?显然他明白,在这个父母包办一切的年代,想要真正做一回自己并不容易。由此可以推断,他给学生所灌输的是想法,也只是想法,想法与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那些一心眼只想着出国的学生背后,站着往往是一对父母的期望,一个家庭的期待,一个家族的期盼。如此多的压力之下,你让他们如何做自己?
房子,举债买窝还是量力租屋
那芳说“我要在北京有一套爱的小屋”,大文却说“我就想不明白你怎么就不能一辈子租房呢”,又是两种观念的激烈对撞。究竟是穷其一生,牺牲生活的品质而背负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以求偏安一隅的小窝,还是面对着如祥林嫂一般唠叨又苛刻的房东,忍气吞声地长期租房呢?这是一道摆在当代年轻人面前难以抉择的问题。那芳倒在“世贸天阶,全北京向上看”的招牌前的那一幕,让我们再次看到高房价给人们身心带来的阴影与创伤。影片在房价问题上点到即止的做法,不知道是不是在避免重蹈《蜗居》的覆辙。诚然,这个国家、专家、买家、卖家争论了十来年都得不出个结论的问题,放在一部青春剧中进行深入讨论就太过让总局们沉重了,还是随手一抛就好,希望这块可以引玉的砖不要因为不幸砸在某个官员头上从来引来跨省追捕就好。
《芳心驿动》,讲述的绝不仅仅只是心灵在面对爱情时的驿动,而是讲述了人在面对世间百态时的心理活动与选择。一部电影看下来,虽然演员们的表演尚显稚嫩,虽然导演掌镜与剪辑的功力还有待加强,但是心里咂吧咂吧,却可以品尝出这许多重的味道,这似乎可以给那些只知道囤积明星、浪费胶片,制造出来的东西却全是毫无营养又味同嚼蜡的电影人一些很好的启示:真正源于生活、关注生活的作品才能保有长久的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