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

更新时间:2024-04-13 09:17

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俗称火龙,是由芹菜生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芹菜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柄、茎。一般老叶先发病,后向新叶发展。芹菜斑枯病是日光温室芹菜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生普遍,危害较重,对芹菜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

病原特征

病原为芹菜生壳针孢(Septoria apiicola Speg.),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87-155.4微米×25-56微米。分生孢子无色透明,丝状,直或稍弯曲,具有0-7个横隔膜(3个居多),35-44×2-3微米。芹菜斑枯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3℃,最适温度是21℃,致死温度为39℃处理40分钟。孢子生长发育适宜温室为23-27℃,致死温度是42℃处理20分钟。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0,适宜pH值为4-6,最佳为pH值为4和pH值为5。

为害症状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柄、茎。一般老叶先发病,后向新叶发展。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多散生,后逐渐扩散,病部中央开始坏死,外缘深褐色且明显,中央褐色,散生黑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相互连片,叶片枯黄,植株中下部叶片全部变为褐色干枯状。叶柄及茎部受害时,病斑长椭圆形,色稍深,微凹陷,严重时造成茎秆腐烂。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可在病残体上越冬。潜伏在种皮内的菌丝可存活1年以上。在适宜条件下,病菌在种皮病残体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牲畜及农具传播。带菌种子可作远距离传播。病菌的芽管可从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体内,在适宜温度下,潜育期约为8天。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流行规律

芹菜斑枯病在冷凉和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在20-25℃的温度和90%以上湿度条件下,病害易大发生;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加剧病害的发生;芹菜缺水缺肥,生长不良,植株长势弱,抗病力差,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扩大和蔓延。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