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4 23:05
苏建平,男,1964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市,动物生态学家、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队队员。
1979年9月—1983年7月:兰州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3年7月—1985年7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任教,并从事家畜生理研究。
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
1989年4月晋升助理研究员;
1994年8月晋升副研究员;
1999年11月晋升研究员。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泉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1997年9月—2001年6月:本所动物学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0年增选为兽类学报编委。
2012年5月民盟青海省副主任委员。
政协青海省第8-10届委员会委员,第10届委员会常委。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生态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兽类学会,青海生态学会(兼秘书长)。
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先后15次进入青藏高原无人区可可西里、羌塘和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藏羚羊及其它濒危动物的生存状况,为青藏高原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多次参与或主持青藏高原草地鼠害调查,从而掌握了该地区草地鼠害发生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为灭杀和自然过程干扰对害鼠种群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生态治理对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5名。
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基金3项,所长基金1项,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1项,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已发表论文研究30余篇。
青海湖地区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研究,通过青海省科技成果鉴定。1998,第5完成人。
塞隆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通过青海省科技成果鉴定。1999,第二完成人。
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方树泉青年科学家奖。
获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入选2016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2017年6月4日,在中国民主同盟青海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苏建平:可可西里守望者
1983年,年仅19岁的苏建平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成为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的一名老师,两年后调到西北高原所,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研究鼠类生态。他先后30多次进入可可西里、羌塘和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藏羚羊及其他濒危动物的生存状况,他的脚印几乎踏遍了可可西里的每一个角落。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700米,藏语意为“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因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但是,这片禁区却是藏羚羊的“天堂”。它们如高原精灵一般,被誉为“可可西里的骄傲”。
“一定能破译藏羚羊迁徙之谜”,苏建平从藏羚羊的基础数据做起,种群分布、迁徙路线、粪便资料……经过三十几年的科考积累,他掌握了藏羚羊迁徙资料。有关藏羚羊迁徙之谜,他有自己完全不同的论断:可能源自一种“种群集体记忆”。大约4000—8500年前,青藏高原处于暖湿期,森林、灌木在可可西里大范围延伸。由于藏羚羊偏好栖息于开阔草地,其种群开始向较寒冷的北方迁徙。到了冬天,随着北方被大面积积雪覆盖,可可西里及更南地区的树叶开始脱落,藏羚羊又南迁觅食。这样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的季节性迁徙就成为藏羚羊种群的集体记忆,并至今仍影响着它们的行为。
2019年6月,为表彰苏建平在申遗中的卓越贡献,青海省委省政府专门授予他“青海可可西里申报自然遗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然而,在颁奖那天,苏建平却正在北京接受手术治疗。“是我替他领的奖,到现在,奖杯还在我这里,可是苏老师却再也见不到了。”张同作痛心地说。
作为可可西里的守望者,苏建平不仅将青春留在了青藏高原,更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可西里的赞歌。他用最纯粹的自己演绎了最朴实的“牦牛精神”。
(原载于《学习时报》 2019-08-07 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