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家族墓地

更新时间:2024-04-17 19:00

苏洵家族墓地,俗称苏公陵、苏坟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富牛镇永光村,始建于北宋,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程夫人去世,苏洵将程夫人葬在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今眉山市东坡区富牛镇永光村)。

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苏轼、苏辙将王弗安葬在距程夫人墓西北4米的地方;将苏洵与程夫人合葬。苏轼、苏辙在墓地周围种松树数万株。

宋元之际,苏洵家族墓地因战乱无人照看而荒废。

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眉州知府许仁率人来到苏坟山,披荆斩棘,清理墓园,并于清明率官员、士绅祭祀。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眉州知府金一凤整治荒芜的墓茔,整修广福寺,垒大苏洵坟茔,并划田20亩作为祭祀田。

清嘉庆五年(1800年),眉州知州涂长发再次整修苏洵墓,并立碑。

1967年,苏洵墓遭到破坏,墓碑及《重修墓碑记》两通碑散失,后被找回。

1986年,眉山党委政府修复苏洵、程夫人墓和王弗墓,并新修苏轼、苏辙纪念墓。

建筑格局

苏洵家族墓地包括苏洵及其夫人程氏、苏轼发妻王弗的墓地,以及苏轼、苏辙的衣冠冢,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苏洵墓两侧为石板地面,后侧为自然土坎,前方为空地石板墁地。苏轼墓与王弗墓平行,建于苏洵墓后方左右侧,苏辙墓位于苏轼墓和王弗墓正后方,中间为石板道路。

主要建筑

苏氏墓地

苏洵墓坟冢为圆形,条石砌筑,直径5.5米,石砌高1米,坟头高2.6米。墓碑为砖砌筑,仿木结构牌楼形式,其中明间设石墓碑,上书:“宋赠太子太师苏老泉之墓。嘉庆五年(1800年)陆月二十五日州牧涂长发重建”。建筑为庑殿式筒瓦盖顶,灰塑鸱吻和翼角。建筑设三间,总宽3.48米,建筑总高3.74米,次间高2.68米。苏洵墓应为苏洵与其夫人(程夫人)的合葬墓,但墓碑未提及程夫人。

苏轼墓、王弗墓和苏辙墓形制相同,坟冢亦由条石砌筑,直径3.5米,总高2米,墓碑为砖砌筑庑殿式筒瓦盖顶。墓碑宽1.41米,中间内凹置石碑,字:宋端明殿学士赠太师谥文忠苏公轼之墓;宋赠通义郡君苏轼夫人王弗之墓;宋端明殿学士门下侍郎谥文定苏公辙之墓。王弗墓为苏轼为其妻修建的真实墓冢,苏轼墓及苏辙墓为后人修建的衣冠墓。

老翁井

老翁井位于湖心位置,与湖水相隔,常年泉水澎涌,水位高于湖面。设水面栈道(钢筋混凝土)连接老翁亭和湖岸,井口呈八边形宽0.8米,三面竖“老”、“翁”、“泉”三座石碑。老翁井呈八边形,外侧亦修建八边形平台,形似八卦图,边沿设钢筋混凝土竹形栏杆。

老翁亭

老翁亭立于湖面之上,为后期修建,连接老翁泉和湖岸,建筑平面呈八边形,除通道两侧,其余边均设美人靠。建筑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局部为木结构,屋面为攒尖顶筒瓦屋面,灰塑翼角和宝顶。老翁亭距湖岸约3米,距老翁井约10米,通道为混凝土栈道状,边沿设钢筋混凝土竹状栏杆。

历史文化

艺文

苏轼《送贾讷倅眉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活动建设

2009年4月4日,苏洵家族墓地举办了己丑年清明公祭三苏典礼。

2019年4月4日,苏洵家族墓地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纪念三苏活动。

文物价值

苏洵家族墓地是纪念三苏和三苏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是缅怀先贤的历史场所,是重要的历史名人纪念地;墓地的选址是传统风水学的现实印证,为传统风水学的研究提供了实例。

保护措施

2007年6月1日,苏洵家族墓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9月1日,《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旅游信息

地址

苏洵家族墓地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富牛镇永光村。

交通

自驾前往苏洵家族墓地可在眉山下高速,出眉山城区,沿岷江二桥向东再向北,转入永光村,抵达苏洵家族墓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