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9 23:08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地区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7日5点15分(北京时间4月7日6点15分)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海啸预警已经发布。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度,东经97.1度。美国地震监测部门称,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46公里。印度尼西亚地震监测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在强震发生后,当地又发生了5.1级和5.0级的余震。
●发震时刻
当地时间 2005年3月28日23时15分
●震中位置
●震级
里氏8.7级
●经纬度
北纬2.2度,东经97.0度
●震感半径
6827公里
●破坏半径
544公里
●震源深度
海底30公里
●死亡人数
约2000人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8日23时9分(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发生里氏8.7级强烈地震,印度洋沿岸国家随即发出了海啸警报。印尼副总统卡拉透露,本次强烈地震可能已经造成近2000人死亡。
泰国有关当局因此发布了海啸警报。马来西亚半岛西岸有震感,数千居民逃离高层公寓楼房。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里氏8.9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
所有政府官员跑上山“避海啸”
在靠近震中的印尼尼亚斯岛的古农西托利镇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地震造成数百幢房屋倒塌。“从窗户望出去,我看见非常高的火焰。”住在距该镇3公里处的神父雷蒙德·莱亚说,“这个镇已经完全被摧毁了。”
出于对海啸的恐惧,数千尼亚斯居民跑到附近山上避难,直到29日早晨,仍不敢下山。总统特使T·B·西拉拉希说:“很难得到信息,所有政府官员都跑上山去了,因为他们害怕海啸。”
古农西托利镇副镇长阿古斯·门德罗法说,大约有1万多居民已经离开城镇去了附近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但很多人没来得及跑出家门,因为当时正是睡觉时间。
“数百幢建筑已经遭到破坏,或者已经倒塌。站着的人都跌倒了。至少数十人被埋在下边,”门德罗法说,“古农西托利现在像一座死城,这里的情况极端恐慌。也许还有人埋在瓦砾底下。”一名警官则说,全城大约有70%的房屋倒塌。
3米巨浪袭击码头机场
印尼军方在亚齐省的指挥官恩当·苏瓦拉亚29日说,他接到报告称,3米高的巨浪袭击了尼亚斯岛附近的锡默卢岛,摧毁了码头,并对岛上的机场造成了破坏。他没有说明是否有人员受伤。
恐惧心理让居民一片混乱
在距离尼亚斯岛比较近的班达亚齐市,由于地震造成当地电力中断,时间又在午夜,因此,当地居民陷入一片混乱,有些人随便抓了一些衣服就冲出家门,有些人站在大街上哭泣,还有一些人则赶紧开上各种车辆,带领一家老小冲向地势稍高的地方。当地一名志愿者说:“人们还没有从去年12月的噩梦中惊醒过来,他们的恐惧心理还很严重。”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尚未最后完成,一些人刚刚搬进建成的新家,却没想到又遭此灾难。
海啸虚惊几乎绷断神经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居民杰西·钟说:“当时我正要睡觉,突然房子晃了起来。我开始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但接着就听到邻居的尖叫,跑了出来。”槟榔屿居民阿鲁姆加姆·戈帕尔说:“这次感觉比去年12月26日那次更厉害。”印尼苏门答腊岛棉兰市一个电话接线员说:“震动非常强烈,我们都从楼里跑出去了。”泰国普吉岛当电视和电台中突然传出海啸警报的时候,泰国普吉岛著名的巴东海滩正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海滩边的公路一下变得异常拥挤,四处都是尖叫声。店主们忙着收拾他们的货物,而游客们则挤进皮卡车或跨上轰鸣的摩托车,只想离海滩越远越好。斯里兰卡、印度、马尔代夫等国在斯里兰卡、印度、马尔代夫等国,当地政府也都采取了类似的疏散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离开海边往高处跑。
●新加坡
新加坡一些地方在凌晨零时15分左右也有震感。据新加坡亚洲新闻电视频道报道,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已表示,除了出现震感之外,此次地震不太可能对新加坡造成破坏性影响。新加坡警方告诫公众要保持镇静,不要因此而惊慌。与此同时,新加坡民防部队则建议公众在有震感的时候采取诸如躲在桌子下面或不要使用电梯等自我保护措施。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当局说,3月29日凌晨,该国科科斯岛在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地震以后产生了10厘米高的海啸。澳大利亚的政府机构澳大利亚地球科学组织(GeoscienceAustralia)说:“气象局报告称,科科斯岛潮汐测量器测到了10厘米高的海啸。”据估计,这个小型海啸将在当地时间凌晨4点左右抵达澳大利亚西海岸。
●泰国
泰国要求居住在西部海岸的居民,包括在度假地普可岛的旅游者疏散。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政府29日凌晨解除了28日晚发出的海啸警报,从海岸地区撤退的居民开始返回家中。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3月28日晚发生里氏八点七级强烈地震之后,多个国家的地震专家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是预料之中,并表示印尼还将发生第三次强震。至于苏门答腊是次强震是余震或新震尚有待考证。英国《自然》杂志在三月十七日发表英国地震学家的报告指出,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地壳断层压力正在增加,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另一场致命的海啸。
28日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再度发生里氏八点七强震,印证了英国科学家两周前的预测。当时的预测指出,去年底南亚强震后,苏门答腊海域附近的断层累积能量显著增加,估计短期内会再有规模七级以上的强震。
报告中说,由于去年底南亚大海啸,印度板块和缅甸板块挤压,造成苏门答腊断层破裂,连带影响到邻近的巽他海沟,这种发生在板块隐没带的强震,引发共震效应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文章中大胆预言当地可能再度发生强震,规模可能有七到八点五级。
由于有这个预警,因此此次地震发生不到一小时,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设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就发出了警告,并提醒地震附近国家的政府“马上采取行动”。
另外,澳大利亚的地震学家二十九日在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八点七级地震之后,警告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还将发生第三次强烈地震。
澳大利亚地震学家库明斯说:“看起来地震发生于同一板块的边界,澳大利亚板块正向苏门答腊板块的下方滑落。由于二十八日晚的地震使地质压力进一步增大,这一地区预计还将发生第三次地震。
他说:“东南方向的板块发生断裂的时间可能会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但是我们不能预测出断裂的时间。它不会是一百年,但它可能是二十年或是五十年。它也有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发生。”
日本专家则认为,这次地震到底是三个月前地震的余震,还是在附近发生的新的地震,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阿部胜征教授认为,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只有上次地震的六分之一,由于上次地震强烈程度惊人,这次地震可能是上次地震的余震,也有可能是在上次地震破裂断层的南侧发生的新的地震。
像苏门答腊地震这样发生在板块接合部的海沟型地震,有时可以引起相邻地区的连锁地震。比如日本历史上从四国冲到东海冲,曾经同时或连续发生过南海、东南海、东海地震。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沟上惠认为,这次地震是去年年末地震的余震,上次破裂断层的南侧断层又一次破裂。大地震后多个断层发生咬合,破裂的断层过一段时间以后在咬合时会出现新的破裂,引起余震,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余震的余震。另外,大地震之后的数年时间内,附近断层都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比如,一九二三年日本发生里氏七点九级关东地震,第二年发生里氏七点三级的丹泽余震,一九三0年又发生里氏七点三级的北伊豆余震。
据公元358年至今全球发生的近5,000次破坏性地震海啸的统计,约有85%的地震海啸分布在太平洋中的岛弧━海沟地带;其他15%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印度洋中的阿拉伯海以及地中海等地。
在太平洋中,平均10年发生一次4级(最大涌高20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3年发 生一次3级(最大涌高10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年发生一次2级(最大涌高5米左右)地震海啸,零级(最大涌高1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年4次。
纵观海洋全貌及地震海啸的孕育条件,显而易见,地震海啸多发生在海沟、岛弧和年轻的褶皱带等地区。这些地区构造差异运动大,如沿智利海岸的安第斯山,日本岛弧山系高达千米以上,濒临的海沟深达万米,高差达几公里至十几公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断层倾滑可能性大……,所以人们视海沟为海啸的“潜伏所”。
此次地震与2004年12月26日引发印度洋大海啸的地震相比,在性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俯冲断层地震,从强度上看也完全足够引发一次大海啸,为什么这样的最坏结果没有发生?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华人科学家林践分析说,三个不同的特性,使3月28日的大地震没有引发预期中的大海啸。
一是这次地震发生的深度不同。专门研究海底地震的林践说,发生在较浅海水下的大地震更可能引起海水的“搅动效应”,如果地震发生在深海下,就有更多的海水可以“缓冲”,相对危险性也小一些。去年引发大海啸的地震的震中在海面下10公里左右,而这次大地震的震中可能在海面下30公里左右,即使引发海水波动也不明显。实际上海水的波动还是存在的,也可以称为一场“微型海啸”。
二是这次地震海底和海水的运动不同。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家苏珊·豪格解释说,在某些海底地震中,海底形成巨大的凹陷或裂缝,导致大量海水涌入并形成漩涡,就会引发海啸。去年引发大海啸的那次地震属于这种类型。而此次地震的震中尽管离上次大地震不远,但科学家已监测到海水是向外涌出的,这就使海啸的风险减少了许多。科学家猜测,海底可能是在地震中产生凸起,或者即使有凹陷也不大。
三是地震释放的能量下降,去年12月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亿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相比之下,28日的地震震级不小,能量相当于3000颗原子弹爆炸。
05年3月30日的新闻报道如下:
美国地质勘探局30日宣布,印尼苏门答腊岛西海岸31公里处当天又发生里氏6.3级的地震,这是在过去24小时里发生的4次较强余震中最强的一次。
与此同时,印尼科学家30日警告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区域还有可能发生高达里氏9.0级的地震,并再次引发巨大海啸。面对科学家的警告,人们再不敢掉以轻心。
地震增加压力 可能还有大地震发生
印尼官方安塔拉通讯社30日援引印尼科学院地震学家穆尔蒂·马托约的话说,“每一次地震都会增加附近区域的地震压力……由于最近频繁大地震,苏门答腊以西还有可能发生大地震。”
马托约相信,位于尼亚斯岛东南方向的明打威群岛发生大地震的风险最高,尼亚斯岛在28日的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
马托约的说法与另外一些专家的说法不谋而合。斯特拉斯堡地质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穆斯塔法·梅格拉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最近苏门答腊的两次大地震是该区域“连串”地震的开始。
北爱尔兰大学的地震学家约翰·麦克洛斯基两周前就已预言说,去年12月的大地震增加了苏门答腊断裂带和与之相关的桑达海沟的压力,这使地壳板块沿苏门答腊断裂带和桑达海沟运动的几率大幅增加,很可能引发大地震。
“我们结论很明确,苏门答腊地区真的存在危险,”麦克洛斯基说,“我们都听说过‘闪电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的说法,但地震会。地震学上最显然的观察结果之一就是,地震总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扎堆’出现。”
底层向南断裂 余震的余震会没完没了
斯特恩和奥卡尔这篇写于28日苏门答腊地震之前的论文也预言说,“一场可能引起大海啸的大地震”依然在去年大地震震中以南构成威胁,这一说法已由28日的地震证实。
目前,大部分科学家认为,28日地震是去年苏门答腊地震的余震,是上次断裂带的南部又一次断裂。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沟上惠认为,大地震后断裂带多处发生咬合,断裂的部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在咬合时又会出现新的断裂,从而引起余震,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余震的余震。因此,大地震之后的数年时间内,附近断层都处于不安定的状态。
由此可见,今后这一地区,特别是上次断裂带南部还存在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许多地震学家都把目光对准了桑达海沟南部。
地震耗尽能量 下次大震再等几百年
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报告可能少许减轻人们的忧虑。
3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月刊刊载了美国科学家塞特·斯特恩和埃米利·奥卡尔的报告。他们宣称,通过短波测震仪测量,去年12月26日那场大地震的震级并非美国地质勘探局测量的里氏9.0级,而是里氏9.3级。由于里氏震级是个对数,因此里氏9.3级和里氏9.0的差别是2.5倍。
如果这一说法被证实,那么去年苏门答腊地震就是史上测到的第2强烈地震,人类测到最强烈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震级为里氏9.5级。
在同一期的《自然》杂志上,还有中国科学家对去年苏门答腊地震的研究报告。报告称,那场地震产生的高频震颤长达500秒,比智利大地震的340秒还多,高频能量波向北沿一个弧形传导了1200公里,比原先估计长1倍。从印尼到缅甸南部,海底以每秒2.5公里的速度断裂。
斯特恩和奥卡尔也同意上述看法,指出上次地震的断裂带长1200公里,宽200公里,深11米,当时断裂虽然延伸地很快,却分裂很慢,这样就为形成海啸创造了最良好的条件。
去年苏门答腊大地震后先后发生了7.5级和7.0级余震,震区断层呈现向北破裂的趋势。而这次苏门答腊地震后发生了5至6级的余震,当地的断层有向南破裂之势。
一些专家认为,震级增大和断裂带增强,这些数字的增加对印尼和附近区域可能是好消息,因为从理论上说,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那么下次沿这个断裂带再发生同样悲剧的危险就越小,也许需要再“积攒”数百年。
华网雅加达3月6日电 (记者李晓渝)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附近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5级地震,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报告。
据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机构网站公布的信息,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5日夜间23时07分(北京时间6日00时07分),震中位于明打威群岛东南方向119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0公里。
该机构未对此次地震发布海啸预警。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
新华网雅加达3月6日电 (记者李晓渝)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附近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5级地震,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报告。
据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机构网站公布的信息,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5日夜间23时07分(北京时间6日00时07分),震中位于明打威群岛东南方向119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0公里。
该机构未对此次地震发布海啸预警。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
虽然,4月11日,一场发生在苏门答腊岛西部边远海域、震级达8.6级的海底地震并没有引起大的破坏和海啸,但毫无疑问,它是一个纪录“保持者”。
首先,这场地震是有史以来监测到的远离构造板块边界的最大的地震。同时,研究人员还表示,这场所谓的板块内地震也是有记录的断裂带区最大的地震——一个断层的两侧同时沿水平方向滑动,而不是通常的断层的一侧俯冲到与自己相邻的断层的下方。
科学家表示,该地震沿一个走向滑动断层线发生,该走向滑动断层线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线很相似,但如此大规模的走向滑动地震非常少见。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研究人员称,苏门答腊岛地震的震中(右上图标记五角星的位置)位于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岸一场震级达9.1级、引发强烈海啸的地震的西南400公里处。在地震发生的1分30秒的时间内,这场“活力四射”的地震撕开了三个相互独立又彼此相连的断裂带上的500公里长的裂口。
并且,研究人员提到,2004年的地震中,有很多压力转移到了这个区域,压力对断裂带产生了影响。这些断裂带像拉链一样以每秒钟2.5千米的速度慢慢拉开,而且大部分沿着断裂带进行的滑动发生在距离海底25公里以下的区域——这一深度也为这场地震能够打破纪录作出了“贡献”。
中新网9月30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印尼卫生部表示,当地时间30日下午5时16分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的7.9级强震已造成了21人死亡,另有75人受伤。
卫生部危机中心的官员表示,目前仍有数以千计的人被困在瓦砾中,估计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很大”。
另据报道,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西北78公里处,震源位于海床以下71公里处。地震造成多座大型建筑物毁坏,当地通讯中断,当局发出海啸警告。
当地媒体电视画面显示,地震造成多座建筑损毁并引发多起火灾,许多民众惊慌地从房屋内跑到户外,数座桥梁断裂,一些输水管线破损造成部分路面积水。路透社引述目击者称,有房屋、桥梁倒塌,还有火警。可能因为水管断裂,街上浸水。
地震发生后,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也感到震动,有数百人从办公楼中跑出。但马来西亚当局并未发布海啸预警。
中新网9月30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印尼卫生部表示,当地时间30日下午5时16分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的7.9级强震已造成了21人死亡,另有75人受伤。
卫生部危机中心的官员表示,目前仍有数以千计的人被困在瓦砾中,估计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很大”。
另据报道,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西北78公里处,震源位于海床以下71公里处。地震造成多座大型建筑物毁坏,当地通讯中断,当局发出海啸警告。
当地媒体电视画面显示,地震造成多座建筑损毁并引发多起火灾,许多民众惊慌地从房屋内跑到户外,数座桥梁断裂,一些输水管线破损造成部分路面积水。路透社引述目击者称,有房屋、桥梁倒塌,还有火警。可能因为水管断裂,街上浸水。
地震发生后,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也感到震动,有数百人从办公楼中跑出。但马来西亚当局并未发布海啸预警。
4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亚的班达亚齐,当地人在地震后骑摩托车逃离震区(电视截图)。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在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北纬2.3度,东经93.1度),发生8.6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