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5 13:38
苕条, 又名二色胡枝子、属豆科落叶灌木。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胡枝子是一种用途较广,价值较高的树种。繁殖容易,萌芽力强,根系发达,有根瘤菌,是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其生境通常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及亚热带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是这一带地区的优势种。也分布在林缘、无林或森林破坏后,遭反复砍伐和火烧,森林不能恢复的地区。
名称
苕条 Lespedeza bicolor Turcz.别名
二色胡枝子
来源与分布
苕条(别名二色胡枝子,)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及湖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在国外,蒙古、前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
为落叶灌木。高0.5~3米,分枝繁密,老枝灰褐色,嫩枝黄褐色,疏生短柔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圆,具短刺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背面疏生平伏短毛,侧生小叶较小,具短柄,托叶2,条形。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叶长,花梗长2~3毫米;花萼杯状,花冠蝶形,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矩圆形,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荚果倒卵形,网脉明显,疏或密被柔毛,含1粒种子,种子褐色,歪倒卵形,有紫色斑纹。细胞染色体:2n = 22。花期7—8月,泌蜜期20多天。属高温型蜜源,泌蜜适温25—30℃,产量不稳定,可形成单花蜜,一般群蜂年产蜜10—15(30)㎏。
特性
苕条为中生性落叶灌木,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其生境通常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及亚热带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是这一带地区的优势种。也分布在林缘、无林或在森林破坏后,遭反复砍伐和火烧,森林不能恢复的地区。与苕条混生的有榛(Corylus heterophlla)、绣线菊(Spiraea sp.)、悬钩子(Rahus.Sp.)、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等灌木。混生的主要禾本科及杂类草有野古草(Arundinella nirta)、鹅观草(Roegneria komji)、蒿类(Ar-temisia Sp.)、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等。在华北地区,森林破坏后,常与辽东栋(Quercu占liaotungensis)、棘皮桦(Betula duburica)、白桦(B.Platyphyllum)、山杨(Populusdavidiana)等相混生,形成优势的灌木丛。苕条耐寒性强,无雪覆盖也能耐-28~-30℃的低温。苕条的根系发达,二年生植株主根入土深度达170~200厘米,根幅130~200厘米,幼株根瘤发达,每株有根瘤40~200个。70%的根系集中在5~30厘米土层中。苕条的叶片宽大,据开花期测定,单株叶面积达9平方米,其茎叶比随发育时期而异,开花期叶量达最大值。胡枝子从第二年开始,生长速度加快,开花期株高达1~3米,现蕾至开花期日增长量可达1.83厘米。人工栽培的二年生植株。单株鲜重可达2.03千克,亩产鲜草2005~3408千克。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荫,耐寒、耐干旱,瘠薄,也耐水湿。萌蘖力强,根系发达,并具根瘤,有固氮作用。
苕条枝叶繁茂,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食,调制成草粉也是兔、鸡、猪的优良饲料。胡枝子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在13.4~17%,粗纤维也只有25.1~24.4%,钙、磷丰富。苕条在反刍动物中干物质中,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为53.3~57.62%,略低于紫花苜蓿(62%),比其他灌木类牧草高,是消化率较高的牧草之一。
苕条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以苕条花为蜜源的苕条蜜,是一种与其蜜源植物关系密切 ,成分极复杂的糖类复合体,其药用功能为 清热、消炎、杀菌。功用主治:润肺清热,利水通淋。治肺热咳嗽,百日咳,鼻衄,淋病等作用。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出其中含有180多种不同的物质,现就其中的几大类物质分述如下:
1、 水分 成熟的苕条蜂蜜含水量在18%—22%。
2、 糖类 成熟的苕条蜜总含糖量达75%以上,占于物质的95%—99%。苕条蜜中葡萄糖占总糖分的40%以上,果糖占47%以上,蔗糖占4%左右。还含有一定量的麦芽糖、松三糖、棉子糖等多种糖。
3、 苕条蜜中含有多种酸,其中最主要的是葡萄糖酸和柠檬酸,此外还有醋酸、丁酸、苹果酸、骁用酸等。
4、 矿物质 苕条蜜中的矿物质含量为0.03—0.9%,种类多达18种,主要为铁、铜、钾、钠、镁、钙、锌、硒、锰、磷、碘、硅、硫、铅、铬、镍等。
5、 酶类 苕条蜜含有丰富的酶类,有转化酶(如蔗糖酶、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还原酶、脂肪酶等。
6、 维生素 苕条蜜中维生素B族的含量每100克苕条蜜中含有300—840微克;其中十维生素C。还有生物素、维生素K、维生素E等。
7、 其他成分 每100克苕条蜜中含有1200—1500微克乙酞胆碱,0.1%—0.4%的抑菌素,还含有松属素类黄酮物质、色素,激素等有效物质和一些不明成分的物质等。
苕条现已在东北,华北进行人工栽培。播种期多选择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早春或雨季,华北地区在7~8月栽培效果好。播种前种子去壳,擦破种皮,能提高发芽率。播种量每亩4~5千克。播种前施过磷酸钙20~30千克/亩。苗期生长慢,应除草1~2次。当年产草量不高。第二年生长快,苗高40~50厘米刈割,每年刈割1千克2次,亩产鲜草1500~2000千克。可青饲,也可调制成干草,制干草时在开花期刈割为好. 种子收获应在荚果变黄时收获,每亩可收种子15~20千克。
繁殖技术
首先采收未完全成熟的细梗苕条果枝,置阴凉处,让其充分后熟,待种子完全成熟变为棕褐色后自动脱落;其次是砂藏催芽法软化种皮骨质化,用湿润细砂藏种,混拌匀后装入木箱中,置阴凉处,待种子出现白芽孢,即可播种;第三是播种时将种子和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条播;第四是覆盖地膜育苗,促进其尽早出苗;。本发明方法易行,操作方便,通过掌握种子采收时间,对种子进行后熟处理,用砂藏法催芽,成苗率达到95%。
苕条枝条披垂,花期较晚,淡雅秀丽,园林中常栽培观赏。是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