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10:31
苗剧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最年轻的一个戏剧剧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生的一种少数民族艺术形式。1954年2月诞生于湘西苗族自治区花垣县麻栗场乡。初始时,曾称“苗剧”、“苗语剧”、“苗戏”(苗语叫“戏雄”),七十年代曾称“苗歌剧”,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为“苗剧”。
苗剧,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中最年轻的一个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诞生于湘西苗族自治区花垣县麻栗场乡,兴起湘西自治州花垣、吉首、古丈、凤凰等县,后扩展到湖南西南的城步、绥宁等县。始称“苗剧”、“苗语剧”、“苗戏”(苗语叫“戏雄”),20世纪70年代曾称“苗歌剧”,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为“苗剧”。
1994年应邀参加以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友为组长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调查,撰写了7万字的调查报告。大量的田野资料证明苗剧的前身为蚩尤戏,是苗巫装扮苗族大祖先蚩尤为苗民驱鬼逐疫的仪式。
五千多年前,苗族祖先蚩尤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神。出于战争的需要,除了运用智谋和巫术,他还创造了战争面具,其化装奇特:面部戴上金属制作的造型凶恶而狰狞的脸壳,盔顶装有金属铸造的一对牛角,耳鬓亦以锋利的剑戟状的金属片保护,综合为后来所谓的“面具”。为了吓退对方,他装扮成猛兽凶神模样,额上弄出四只眼睛,两腋下附以双翼,变成“天符之神”。其足部装饰成牛蹄,左右肩各增两臂。是故,史书对蚩尤有这样传奇性的描绘:“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似剑戟,头有角”(《述异记》)。“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神异经》)。“疏首”(即雕首,雕饰面部,指戴面具)。连他的八十一个兄弟(即结拜兄弟的部落酋长),也作如是装束:“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有特异功能)。见(《龙鱼河图》)。蚩尤被黄帝擒杀之后,许多部落不听号令,黄帝“遂画蚩尤像,使万邦臣服”。由此可见蚩尤在那个时期的显赫威望。有不少史志记载,秦汉以降,蚩尤仍受到历代帝王的膜拜。秦始皇游东海所祠山川八神,蚩尤是以“兵主”之称端居其中的。汉高祖刘邦 在宫廷内设蚩尤神位并“首祠之”,及至天下初定,便“立蚩尤之祠于长安”。以上史料表明:蚩尤是中国面具的创史人,并且最先将面具用于战争。蚩尤殁后,苗族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迁徙,为祈求蚩尤的神佑,苗巫以锅烟灰涂面,倒戴铁三脚(表牛角),装扮成战神蚩尤模样为苗民驱邪赐福。
这就是被大师称谓的最原始的蚩尤戏。其发生的时代应是距蚩尤殁后不久。一直保留在苗族巫坛中,延演至今。其传统仪式剧目有《恰相》(汉语即:赶猖),《大追伤亡》等,这些基本法事与技艺是苗巫度执(拿营业执照)必考项目,因而这种戏剧形态得以传承至今。我们通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次普查,获得大量珍贵资料。这些成果,成为“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祭祀”的实证。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泸溪以及湘西南的城步苗族自治县、靖县、绥宁、芷江、新晃等县市,是中国苗族同胞的聚居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苗族同胞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翻了身,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也得到迅速的发展。1953年,湘西花垣县文化馆在麻栗场乡建立了沙科中心俱乐部,并随之成立了文化站,将熟悉苗族文艺的苗族教师石成鉴调到文化站工作。石成鉴了解苗族同胞喜爱看戏,但又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戏看的情况,萌生了创立苗剧的愿望。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以他为主,将苗族故事《泸溪峒》改编成苗剧《团结灭妖》,交给麻栗场俱乐部排演。他们用苗歌、苗语演唱,把生活动作和舞蹈、武术的动作加以发展。使之相当于戏曲形式的唱、念、做、打,于1954年农历正月初六在麻栗场首次演出。这出戏以亲切的民族语言、朴素的感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受到苗族群众的欢迎。这场演出,标志着苗剧的诞生。
自治州文化部门加倍努力,对各苗区的民间艺人进行培训,推广苗剧。苗剧便在花垣、吉首、古丈、凤凰等县广泛兴起,相继创作演出了十几个剧目。如花垣县的《龙宝三姐》、吉首县的《合作大生产》、古丈县的《石丁叭拉》、凤凰县的《神箭手》等。这是苗剧的业余演出阶段。
1958年,苗剧进入城市演出,一些专业演出团体对唱腔的发展进行的各种尝试。如1958年花垣县文工团演出的《千歌万颂石昌忠》,第一次突破原始苗歌的束缚,借用歌剧的手法创腔;1965年花垣县农村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借牛》,第一次用戏曲的板腔手法进行创腔;1979年花垣县文工团编演的《带血的百鸟图》,以音乐创作为主,借鉴汉族戏曲唱、念、做、打等表现手段,使苗剧的艺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苗剧的流布,除了湘西自治州的一些县市之外,还扩展到湖南西南的城步、绥宁等县。城步、绥宁两县的苗剧与湘西地区的苗剧有所不同,他们的剧目大多数是现代题材,只有少部分是根据民间故事和苗族历史故事改编的,还有少量的移植剧目。
苗剧的声腔体系至今尚未形成,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大体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用原始苗歌为唱腔。如花垣县麻栗场业余苗剧团,从诞生至今,一直采用这种办法。好处在于简便易行,群众喜爱;不足则是旋律性不强,戏曲特色也不够鲜明。
用汉族民间音乐为苗剧唱腔。花垣吉卫镇古牛苗剧团常采用这种办法。他们演出的《歌献情成》一剧,大部分唱腔是用本县流行的汉族渔鼓调谱成的,有时也用阳戏音乐配曲,并有小型民族乐队伴奏,颇受本地苗汉人民的欢迎。
以苗族民歌为素材,创作新的唱腔。这是专业剧团和部分业余剧团,为了提高苗剧音乐的戏剧性与表现力所作的尝试。其中有四种不同的做法,有的用歌剧和歌舞剧手法设计音乐,属于歌剧风格;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借用戏曲板式节奏变化去创腔,是苗剧走戏曲路子的一种尝试;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山歌剧,在原始民歌基础上,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进行发展,甚至把几支同类型的曲调揉合成一曲,给唱腔赋予新的生命;有的则是采用曲牌连接的结构形式, 在唱腔中,结合板式变化的变奏手法来弥补不足。
苗剧的过场曲牌,是根据苗族唢呐曲改编的。苗剧的锣鼓点也有两种来源,一是用苗族鼓舞、狮舞的锣鼓点为基础,发展成固定的锣鼓经;另一种则是吸收京剧的锣鼓点,略加变化,用地方特色乐器演奏。
苗剧乐队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除了二胡、中胡、扬琴、三弦、笛子等民族乐器之外,还有一些苗族的乐曲。如拉弦乐器“牛角器”,这是苗剧的主奏乐器,音色明亮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竹唢呐也是苗族的传统乐器,音色明亮,但音域太窄。武场面的打击乐则有土锣土钹、包包锣、竹柝等。竹柝很有特点,原是巫师的迷信工具,在苗剧中将它作为板鼓使用。
苗剧的舞台演出语言目前尚未统一,大体上有用苗语、或用汉语两种形式。专业剧团大多是用汉语,湘西自治州的业余剧团演出苗剧,都用当地苗语为舞台语言。城步、绥宁的苗剧则用汉语。
解放前的苗剧,其剧目主要有《恰相》、《大追伤亡》、《抱己嘎》等,其特点是剧情单一,程序固定,严格安排在祭祀法事中,仪式化程度较高。解放后的苗剧,剧目甚多,主要有大戏《团结灭妖》、《带血的百鸟图》、《逃犯审官》、《黛雅与那卡》等。其剧情曲折复杂,戏曲化程度较高,曾获得多次全国性奖励。
因为创立时间不长,目前苗剧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和行当体制。业余剧团大多是以生活化的表演为主,略有提炼和发展,有的还吸收了汉族传统戏曲的某些表演程式;专业剧团则在苗族生活的基础上,按照戏曲剧种`表现生活的特殊规律,对生活形态进行加工、提炼,正在努力创造一套具有苗族特色的表演程式。
演唱方法上,业余剧团与专业剧团各有不同。如花垣、吉首、凤凰一带的业余苗剧团由于采用原始苗歌为唱腔,完全保留了苗歌的独特演唱方法,不求音量大,只求掌握风格韵味,曲调简朴,多用本嗓演唱。专业剧团大多是用汉语演唱,唱腔已有较大的发展,通常采用民歌唱法与苗歌唱法相结合的演唱艺术,根据曲调的特色,采用相应的演唱方法。在做功方面,还没有固定的程式,根据剧目题材和演出单位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农村业余剧团和演农村生活小戏时,大多是用生活化的表演,专业剧团则较多采用了程式化的表演。他们有的是直接从苗族生活动作中提炼程式,如走路、唱歌、站立等,苗族妇女走路摆手、扭腰的动作很有特色,也搬上了舞台。苗族唱歌有托腮的习惯,因此也就形成了全托、半托、假托三种程式。
另外他们也从苗族舞蹈中提炼表演程式,如跑圆场便从鼓舞中提炼出小扭腰、大摆手的动作。也有人从苗族巫师的动乱中提炼出矮步、垫步等程式;另外也借鉴、吸收汉族戏曲表演程式,如亮相、抱拳、旋转、弓箭步等。融合苗族巫师的一些步法,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苗剧表演程式。武打表演,业余剧团多以苗族武术为主,如苗拳、苗棍、刀。专业剧团则将汉族武打套子拆散和苗族武术融合使用。如将苗族武术的“起式”与汉族戏曲的“起霸”结合使用,或者完全借用汉族戏曲武打,如高翻、空翻、靠手等。
苗剧的舞台服装很有特色,不管什么行当,均以苗族现代服装为基础。但业余剧团与专业剧团,历史剧目与现代剧目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专业剧团的戏服,在苗族现代服装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革,特别是演出历史剧目时,变化更大。
苗剧的价值有四:(一)有利于弘扬苗族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二)有利于抢救濒灭的特殊剧种,是百花齐放的举措;(三)有利于挖掘仅存于湘西苗区的蚩尤戏(苗剧的初始形态),是编写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史的活态史料;(四)有利于展示、传承少数民族优秀剧目和技艺,是苗族七百万观众的渴求。
苗剧已失去过去的辉煌,观众远离剧场,剧团急剧锐减,传承人严重流失。被称为“天下第一团”的花垣县专业苗剧团仅保留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一栋房子,很少创作和上演苗戏剧目。事实证明,苗剧已经处于濒灭状况,若不及时抢救,它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永远消失。
苗剧的抢救措施有:(一)出台保护政策与法规,实行法律保护;(二)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保护机制;(三)苗剧的保护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定保护重点与区域;(五)建立研究基地与苗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其他科研部门,抢救、搜集、整理相关图文资料,出版研究成果,建立网络档案;保护传承人,落实资助项目与剧团,鼓励办班授徒。
石成鉴(1913-1982),苗族,花垣县麻栗场乡老寨人。石成鉴毕业于湘西特区师资训练班,以后长期任小学教员。他谙熟苗傩艺术,善诗歌词赋,懂苗语汉语,对苗族历史、风土人情了如指掌。
1952年,他在花垣县麻栗小学任教时,兼任了当地夜校的教师。夜校,不但学文化,同时也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当时,他曾提出将苗族故事《泸溪峒》(其内容与傩戏《抱假嫁》相似)改成苗剧的设想。1953年秋,石成鉴调花垣县文化馆,负责麻栗场区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这样,苗剧的创造也因此获得了时间和空间。1954年春,他与苗族艺人吴兴华用七天的时间写出了第一个苗剧剧本《团结灭妖》;又与石成业、刘光旭等人将剧本付诸于排练场。石成业、刘光旭当过苗老司(苗巫),演过傩戏,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团结灭妖》很快排练而成。1954年2月初,正值新春佳节,又逢立春时分,《团结灭妖》在麻栗场进行了首场演出。演出惊动了四乡八寨,苗民们涌向了麻栗场。他们看着以苗歌苗舞苗语演出苗家古老的神话故事,万众欢呼:我们有了自己的“戏雄”(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