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9 10:00
苗锡锦(1930年9月-2023年9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建国前参加革命。曾任神后钧瓷工业公司钧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神后镇钧瓷行业管理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平生酷爱钧瓷事业及钧瓷文化,参与了钧瓷恢复的全过程,不但对建国后钧瓷恢复和发展情况了然于胸,而且对古代钧瓷的发展历史也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先后收集古钧残片两万多片,编辑出版第一部钧瓷史上第一部志书《钧瓷志》。
曾任河南省禹州钧瓷工业公司神垕钧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2023年9月25日20:20,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苗锡锦因病去世,享年94岁。
1. 1977年于禹州市神垕镇境内的下白峪首先发现了唐代黑釉花瓷古窑遗址,为钧瓷“始于唐”在神垕境内找到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并载入《中国陶瓷史》册;
2. 2000年于禹州市磨街乡发现底部有“钧州西吴镇周家造至元七年”字样的钧瓷残器,为钧瓷“盛于宋,发展于金”找到了实物证明;
3. 2001年与山东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刘凯民合作,发现了唐花瓷同后世出现的宋元钧窑系分相乳光釉的源流和传承关系,为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 2001年金秋编辑出版第一部钧瓷史上第一部志书《钧瓷志》;
2. 2002年1月与其子苗长强共同编辑出版《钧瓷赞歌》;
3. 2012年1月与其子苗长强共同编辑出版《中国钧窑考》;
4. 2007年论文《试论发现钧台窑的历史意义》荣获“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5. 2006年与刘凯民先生等合作的论文《唐代花瓷釉的本质及其与后世分相釉的关系》发表于《山东陶瓷》第29卷第一期;
6. 论文《对钧瓷恢复以来重要事件的回顾》1996年香港国际钧瓷研讨会和2005年《中国禹州钧瓷研究论文集》发表;
7. 论文《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一书刊登(中国古陶瓷学会编,第十一辑);
8. 2011年论文《神垕“唐钧”花瓷的亮点钧窑之源、油滴天目之先》发表于《陶瓷科学与艺术》Z1期。
1. 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品创作评比中本人设计的寿桃荣获一等奖;
2. 1995年研制的钧瓷花瓶“世纪雄风”(高2.1米)作为我省馈赠1999年昆明世博会礼品空运至昆明,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张洪华在赠送仪式上亲自为礼品揭幕,花瓶永存于园内中国馆;
3. 1998年作品“千秋辉煌”双龙瓶被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收藏,现珍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4. 2000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世纪收藏活动中,苗家钧窑的两件藏品(出戟尊和荷口瓶)被选中,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世人观赏;
5. 2000年向首都人民大会堂提供侯选钧瓷观音瓶活动中被禹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二等奖;
6. 2006年10月31日,作品“驺虞八方进宝瓶”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大厨房”杯全国陶瓷艺术设计评比金奖(第一名);
7.2006年作品“天球瓶”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评为优秀奖,并获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
8. 2006年为弘扬长城文化,苗家钧窑苗锡锦、苗长强父子精心打造的中华长城鼎陈列八达岭长城;
9. 2007年作品“金蟾送宝瓶”获第十二届中南星奖设计大赛银奖;
10. 2008年再创佳绩,制作的“北京奥运·长城鼎”于2008年8月5日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选为“奥运会国礼”;
11. 作品“双龙瓶”在2008年7月18日至9月8日“奥林匹克之旅——中华艺术珍品文化节”期间被评为“首批中华民族艺术珍品”;
12. 2009年9月“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大赛中原赛区比赛中,作品“乾元双喜尊”被评为特等奖;
13. 2009年10月苗家钧窑制作的“和平友谊鼎”“东方红鼎”“ 九州瑞凤瓶”“乾坤尊”被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项目对接会(中国国际循环经济高峰论坛组委会)用作指定钧瓷国礼。
2016年获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