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村

更新时间:2024-09-27 11:03

苗雨村(1913—1942)山东栖霞人,中共党员。1938年在栖霞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带领部分同学参加八路军,进行抗日武装斗争,后任胶东五旅十五团政委。1942年在平度楼子庄战斗中牺牲。

人物生平

学业优异 报效国家

苗雨村,曾用名苗培之,山东省栖霞县(现栖霞市)苗家沟村人。1913年出生,7岁入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栖霞县立中学。

1934年考入青州乡师就读。苗雨村在校期间,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尤其作文和绘画课出类拔萃。他阅读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苗雨村写下《不做亡国奴,坚决抵抗到底》作文,深深打动了老师和同学,被老师张贴在学校壁报栏上,引起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关注,1936年,他被发展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从此苗雨村更加积极地参加各项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成为“民先”的骨干分子。

1937年乡师毕业后,苗雨村受党组织的安排,到威海中学任教员、教导主任。1938年1月,他积极参加胶东特委组织的威海起义,旋即又与其他同志共同组织发动了荣成埠柳乡校武装起义。起义队伍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路指挥部第八大队,刘国柱任指挥部参谋长兼大队长,苗雨村任大队政委。2月13日,参加了攻克牟平城战斗。

常胜儒将 智勇双全

1938年12月,部队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不久,苗雨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第六十一团一营三连政治指导员、第八大队政委、《军人周报》主编。1939年5月,苗雨村所在的六十一团一营与六十四团一营强攻驻栖霞古镇都的1000多名敌兵,首战告捷。5月26日,苗雨村所在部队增援攻打莱阳城的友军,经过一夜鏖战,驱敌出城,逃窜穷寇大部被歼。

苗雨村在五支队政治部主编《军人周报》时,报纸图文并茂,曾有军旅作家、画师之称。后五支队改编为第五旅,苗雨村相继担任旅政治部副秘书长、秘书长,协助首长处理日常事务并出谋划策,成为首长的智囊之一,一度有“小诸葛”美称。此后两年多内,苗雨村所率之部屡战屡胜,击毙之敌、缴械之武器,不可胜数。1940年,苗雨村任五旅十四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该团在反投降期间,指战员情绪高涨,作战勇猛,战斗力强,与苗雨村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1941年春胶东反顽战役中,十四团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彻底消灭了名为抗日、实与日寇勾结的顽固派部队,为解放牙山地区作出了贡献。1941年秋到1942年春,十四团取得了平度县大泽山地区反“扫荡”的胜利。1942年5月,苗雨村带领部队拔除了栖霞县二十里堡的敌伪据点,打通了东、西海两大解放区的联系。

在胜利捷报频传的同时,苗雨村智勇双全、多才多艺名声也很快在敌我双区不胫而走:“苗雨村,赛孔明,指挥到哪里,哪里胜。”1942年任第五旅第十五团代政委兼政治处主任。

血洒疆场 光耀千秋

平度东南部的楼子庄(现属平度市南村镇)据点,是伪平度保安第二团冷官荣部于1942年5月设立的。村四周修了4米高的圩墙,墙外挖有深3米、宽5米的壕沟,圩墙之上修有碉堡8个、岗楼16个。开有东西两门,门外壕沟之上建有木吊桥,桥头各备机枪一挺。据点内驻有冷部一个营的兵力。此据点设立后,守敌经常外出抢粮抓丁,捕抓中国共产党党政人员,破坏抗战组织,是楔入南海与西海抗日根据地之间的一颗钉子,威胁极大。

为拔掉这颗钉子,胶东军区决定由八路军第五旅十五团会同南海军分区限期攻克,并力争全歼守敌。

1942年8月,根据胶东军区的指示,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肖镜海、政委刘宿贤,第五旅十五团团长王奎先,代政委兼政治处主任苗雨村等同志参加战斗部署研究,并决定于24日将部队隐蔽到河头、瓦子丘一带,封锁消息,25日出敌不意发起总攻。

8月25日晚9点,按预定方案,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团作为主攻部队从东门发起攻击,佯攻部队在西门通过敌侦探队长将门打开,使八路军顺利突入圩中,东西对进,很快将守敌营部及第九、第十两个连队消灭。经两个小时激战,守敌除营长等少数敌人从东南角逃跑外,大部被俘,战斗胜利结束。不幸的是在战斗中,苗雨村被暗藏身边的敌人推下壕沟浮桥,壮烈牺牲。

苗雨村牺牲后,胶东军区召开追悼大会,胶东行政主任公署决定将烈士家乡所在区命名为雨村区,出生的村庄命名为苗雨村。在苗雨村的影响带动下,家乡许多亲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弟弟苗培兰后来成为铁道兵的一名政委,退休后,根据哥哥战死沙场等真实事迹,创作了革命题材小说《红枫叶》。

所获荣誉

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