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5-04 14:56
苟延,拼音:gǒu yán,汉语词语,指姑且延长;延续最后一点气息,形容生命即将终结。
谓勉强延续生命。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一回:欲要自尽,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终不明。故没奈何,苟延残喘,诚为天地间一大罪人也。
明·李贽《代深有告文》:“念本院诸僧虽居山林旷野,而将就度日,不免懒散苟延,心虽不敢以遂非,性或偏护而祗悔。”
·冯梦龙《警世恒言》:“宜春道:‘未死之人,苟延残喘,连这碗素饭也是多吃的,还吃甚荤菜。”
清·李渔《玉搔头·抗节》:“既然如此,我且苟延片刻,在家中待罪便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到也不无小补,又可以苟延残喘得好几日了。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大儒的刺,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苟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