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1 07:35
若是,汉语词语,读音:ruò shì,意思是如果是,出自《仪礼·有司彻》。
[if] ——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应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水浒传》
他若是不去,我们就让别人去。
《仪礼·有司彻》:“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若是者三。”
《仪礼·有司彻》:“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若是者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生肉劝酒》:“千里影向,符契若是,异哉!异哉!”
明 王铎《送袁环中(袁可立子)郎中奉使宁远饷军序》:“若是,则天下之至危者可厝之,至安又何惴惴焉,惧彼恐喝中国而畏其强哉。”
清 戴名世 《凌母严太安人寿序》:“夫达官贵人之名,果足以为亲重乎?若是者,吾亦以为非是。”
2. 如果,如果是。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若是财利双关,自不必说。”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书店股东若是商人,其弊在糊涂,若是智识者,又苦于太精明,这两者都于进行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