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壶卢子

更新时间:2023-12-20 14:36

苦壶卢子,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microcarpa (Naud.) Hara的种子。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利水,通窍,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龋齿、聤耳,疥癣。

入药部位

种子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脾、肾经。

功效

利水,通窍,杀虫,解毒。

主治

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龋齿、聤耳,疥癣

相关配伍

1、治小便不通,腹胀气急闷:蝼蛄三枚,微炒,苦瓠子三十粒,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2、治大腹水肿,诸药无效:苦葫芦子二两,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3、治鼻塞,眼昏头疼,胸闷:苦葫芦子一两,以童子小便一中盏浸之,夏一日,冬七日。取汁少许,滴入鼻中。(《圣惠方》脑泻散)

用法用量

内服:3-6g,入丸、散。外用:适量,煮汁涂;煎水含漱;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

使用前若发现苦瓠子是苦的,应禁止食用,食用后可引起中毒。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剖开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亚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长环境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相关论述

《本草求真》:“治诸般齿病或目翳、鼻塞。”

附注

中毒解救方法:甘草30g,绿豆60g,水煎服(或单用甘草水煎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