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3 22:59
《苦苓与瓦幸的魔法森林》是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在《苦苓与瓦幸的魔法森林》中,隐居森林八年的作家苦苓将自己邂逅森林万物的惊喜与过程一一记录了下来。书中,苦苓和聪明伶俐的台湾少数民族泰雅女孩瓦幸一起漫游森林,透过诙谐的笔调、极富童趣的交谈和文学的描写、清新的绘画,呈现大自然的奥妙与趣味,带领读者走进森林的神秘、魔幻现场。读者可以从书中获得宝贵的动植物生态知识、体会大地之美,更能领略自然文学之美,以及人类的童趣和纯真。
继《苦苓与瓦幸的魔法森林》后,公园义务解说员苦苓再次展开他与森林的秘密对话。这一次,可爱的泰雅小女孩瓦幸离开苦苓独自追寻梦想去了,临走前她拜托祖灵赐予苦苓神奇的能力,让他能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及昆虫动物们直接沟通。得此“超能力”的苦苓跟蚂蚁聊天,撞见猫头鹰和蝙蝠在聊天,听群鸟七嘴八舌,跟桧木爷爷辩论,并且发现,原来草木昆虫们每一位都个性十足,跟人类的想象完全不一样:慌忙走避的蛇敏感又害羞,不但有个会脱臼的下巴,会暂时萎缩的五脏六腑,甚至还有退化的脚;小蚂蚁辩才无碍妙语如珠,跟人类一样会畜牧、耕种,用树叶种植菌类,饲养蚜虫吸食蜜汁;蜜蜂“蜜”蜂,真正采花蜜的蜂其实不常看到,很多蜂都是肉食性的,还会从里到外把蜘蛛吃个精光……造物主对生命万物精巧的安排,带给苦苓无尽的惊奇,而读者跟随苦苓,也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进行了精彩对话,仿佛获得了与自然界沟通的奇妙能力。
文学版《昆虫记》《植物记》
风靡台湾的自然教育圣经
最富文学趣味的大自然书写,最适合家庭阅读的自然文学。
隐居森林八年的作家苦苓,带您享受一家人共读一本书的好时光。
大人看是成人童话,孩子读是自然教育。
《苦苓与瓦幸的魔法森林》荣获:
2011年台湾博客来“年度百大”童书TOP1
2011年台北市立图书馆第60梯次好书大家读知识性读物
2012年台北市101年度儿童深耕阅读好书推荐
2012年台湾第34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
《苦苓的森林秘语》荣获:
2011年台北市立图书馆第61梯次好书大家读知识性读物
2012年台湾博客来“年度百大”童书TOP4
文学版《昆虫记》《植物记》,风靡台湾的自然教育圣经。
苦苓,本名王裕仁,1955年生,祖籍热河,台湾宜兰出生,新竹中学、台大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学教师、杂志编辑、广播电视主持人,获台湾《中国时报》散文奖、《联合报》小说奖、《中外文学》现代诗奖及吴浊流文学奖,著作五十余种,畅销逾百万册。现为台湾雪霸“国家公园”义务解说员,在森林沉潜八年,以大地为家,与自然为友,惊艳于天地万物超乎想象的各种生命形式,遂提笔书写森林。2011年1月,集结多年来情感丰沛的细腻观察,出版《苦苓与瓦幸的魔法森林》,同年11月续出版《苦苓的森林秘语》,成功开创新形态的自然文学和科普文学书写,以生动诙谐的方式开启认识自然的全新视角。之后持续写作,进一步以散文形式深刻反思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王姿莉,台湾交通大学应用艺术所艺术学硕士。热衷无拘无束的冒险与旅行,迷恋中世纪的古建筑与街道,享受异国风情的氛围。沉迷于台湾山林的云雾树石与荒野的花草虫兽世界,专注于自然生态保护与绘画。专长为平面设计、插画创作、自然生态解说;曾获台湾多媒体教学设计奖。现为台湾雪霸“国家公园”义务解说员、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会员。
黄一峰,擅以摄影、插画、视觉设计等专长记录自然生态的艺术工作者。1997 年加入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并开始以影像及创作记录逐渐消逝的大自然。近年来将所见之自然知识化作有趣的课程,引领海峡两岸民众感受自然之美、守护地球环境。2008年接受佳能(Canon)公司邀请,于北京举行《雨林秘境》热带雨林摄影个展。曾荣获第 29 届金鼎奖最佳美术设计个人奖。著有《自然野趣DIY》《婆罗洲雨林野疯狂》《自然观察达人养成术》以及绘图作品《老鼠博物学》,摄影作品《自然老师没教的事》《爸妈必修的100堂自然课》《苦苓的森林秘语》。现为自然生态视觉设计工作者、野性中国(Wild China)讲师、台湾荒野保护协会讲师。
推荐序 一颗绿色的种子
简体中文版序 为你搭起一座桥
01 在山里遇见熊
02 长黑斑的妈妈
03 珊瑚礁与山胡椒
04 会学猫叫的鸟
05 最老的树,最美的蝶
06 凶暴的蜻蜓先生
07 从一片叶子开始
08 麦当劳也有花
09 你是树,我是藤
10 想做一只小小鸟
11 乘着歌声的翅膀
12 你所不知道的鸳鸯
13 草和它们的名字
14 松的传奇故事
15 植物也要保护自己
16 森林土地老公公
17 蜘蛛、偶像、毛毛虫
18 我认识几种杉树
19 瓦幸是一棵赤杨
20 谁才是外来种?
21 竹子也有可以讲的
22 蕨类的嘉年华
23 “灰熊”厉害的地衣
24 我们最宝贝的鱼
25 做个小小解说员
26 花为什么开得那么美
27 虫虫都是小英雄
28 瀑布和阴离子们
29 蝴蝶与花的邂逅
30 生命在死亡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