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使馆旧址

更新时间:2024-05-07 10:13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原为淳亲王府,清咸丰十二年(1862年)改建为英国使馆。

历史沿革

清咸丰十二年(1862年)1月9日,英国使臣与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议定租用梁公府(原淳亲王府)为英国使馆,每年一干两租银。

清同治元年(1862年)3月26日,英公使正式入驻英国使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英国使馆部分房屋被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洋政府倒台,国民党确定南京为首都,英国使馆改为英国领事馆。

民国三十年(1941年),日英战争爆发后由瑞士领事馆协助照管英国领事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英国领事馆重开。

1950年,英国使馆由中国人民政府接收,再次成为英国使馆。

1959年9月,英国使馆全部迁出,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使用。

2002年,英国使馆旧址院内两处西式楼房被拆除。

2004年,英国使馆旧址武官楼被平移至最初位置东侧10.32米、南侧21.5米处。

建筑格局

英国使馆旧址中保留了部分的清代建筑,另外新建了一些外部为中式、内部为西式或者纯粹的西洋建筑。原淳亲王府分东西两路,经整修后,东路被用作使馆官邸,西路则用于学生情报官及中国秘书的居住和办公。其中,东路西翼楼改建为教堂,并在东路后寝的东南角新建一座中西混合式的官邸,为二层楼。

建筑特色

英国使馆旧址中的建筑极具中国古建筑特色,斗拱、歇山顶、瓦当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比比皆是,既有中国民宅的建筑风格,又有英国16世纪都铎王朝的建筑风格。

主要建筑

大门

大门位于淳亲王府东南侧,是一座两层三间的门楼,灰砖砌筑,仿罗马凯旋门风格。中部有水平腰线,门上部为半圆拱形龛,上部有凸出的徽式雕塑,两侧边跨上下各有长方形和长拱形龛,顶部为中央高起的女儿墙,立面用砖勾勒出简洁的线角和拱券图案。

武官楼

武官楼位于淳亲王府东路建筑的西北部,是一座兵营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外部造型为西方古典折中式。南面二层全部为连续拱廊,拱券以石质短柱为支撑,柱头为爱奥尼柱变体。连廊之间装有花瓶式栏杆。底层半圆拱立于砖砌方柱上,柱头仿塔司干柱。直抵山花顶的壁柱将中央部分分为三开间,采用一大两小的券柱式构图。山花中央又有壁柱,两侧为圆窗,东西两侧端顶部立有圆拱山墙,中央为圆窗。整个外立面用灰砖砌成,只在一些拱券处用红砖装饰,还有一些细部则是用中式卷草花纹来装饰。内部中央大厅两侧是两个楼梯间,北面有门,从这里可进入到北院。大厅东西两侧各有三组两间相套的房间在套间的北面有局部已经凸出主体之外的二层附属用房,为之后新建。大厅两侧的楼梯间和两侧房间是连通的。

文物价值

英国使馆旧址作为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由梁公府(淳亲王府)改建而成,较好保留了清代早期主路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饰,在改建英国使馆后又新建了大量西式建筑。不仅留下了清代王公的生活印记,也与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存在直接联系,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实物遗存,见证了一百多年前旧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历史,也见证了英勇的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壮举。

文物保护

1995年10月20日,英国使馆旧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包含英国使馆旧址在内的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路1、2、52、82、120、观光1线、观光2线公交车,在天安门东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1号线,在天安门东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距离英国使馆旧址约3.9千米,驾车约18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