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7 15:15
英安镇,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下辖镇,地处珲春市城乡结合部,西起图们江,东至哈达门乡松树村,北起密江乡大荒沟村,南至三家子满族乡八连城村,辖区面积291.4平方千米,辖原英安镇的光兴、育才、英义3个社区和关门、向阳、里化、甩湾子、英安、英新、富民、富新、八二、大榆树、新地方、靖边、自兴、双新、八棵树、荒山16个村,户籍人口2.32万人,常住人口1.0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保持不变,驻英安村一组。
民国时期,属兴仁乡。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兴仁保;后保改村。
1949年,属兴仁区(五区)。
1958年3月,设英安乡;同年9月,属三家子公社英安大队。
1961年,改英安公社。
1983年,英安公社改乡。
1984年11月,英安乡改镇。
1988年8月,英安镇改乡。
1999年12月,英安、春城2乡合并为英安镇。
2000年,光明街分为3社区,划归英安镇。
2021年11月,8村划出:高产村划入新成立的海东街道;城北村划入靖和街道;中华、城西、西郊、营子4个村划入新安街道;新明、东关2个村划入河南街道。
英安镇辖3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英安镇人民政府驻英安村一组。
(一)居民委员会(3):光兴社区、育才社区、英义社区
(二)村民委员会(16):关门村、向阳村、里化村、甩湾子村、英安村、英新村、富民村、富新村、八二村、大榆树村、新地方村、靖边村、自兴村、双新村、八棵树村、荒山村。
英安镇地处珲春市城乡结合部,东与哈达门乡接壤,南与近海街道隔拜春河相望,西与密江乡相连,西南与三家子满族乡毗邻,北与汪清县十里坪乡交界,行政区域面积291.4平方千米。
英安镇地处盘岭山脉东南,地势北高南低。地形特点是东西短而南北长,盘岭山脉似屏障位于辖境西部和北部,阻碍了西北来的冷空气进入珲春平原。东部和南部位于珲春市区平原地带,环绕市区。境内最高峰老爷岭,位于英安镇最北部与哈达门乡和汪清县交界处,海拔1472.4米;最低点新明村位于珲春平原西南部,海拔40米。
英安镇属中温带近海洋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和潮湿,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多阴寡照,易发生洪涝灾害和低温冷害。年平均气温5.6℃。年平均降水量为606.8毫米。
英安镇境内河道属珲春河、图们江河两大流域,其中珲春河流域面积49.4平方千米,占7.7%。河流总长度105千米,河网密度6.1千米/平方千米。
英安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等。2011年初,相继发生了低温冷害、洪涝、大风等灾害,受灾面积达1380公顷。受灾人口2010人,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246万元。
英安镇境内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高岭土、花岗石、硅石。其中高岭土地质储量250万吨。已开发的有花岗石矿,位于里化村北3千米处,地质储量2000万立方米。硅石矿1450万吨。主要分布在英安里化村一带。其他自然资源有煤、石灰石、河沙等。
2011年末,英安镇总人口38400人。另有流动人口4600人。总人口中,男性21860人,占56.9%;女性16540人,占43.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5318人,占65.9%;有朝鲜、满、回3个少数民族,共13082人,占34.1%。其中朝鲜族854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5.3%;满族4416人,占33.8%;回族120人,占0.9%。2011年,英安镇人口出生率5.2‰,人口死亡率8.6‰,人口自然增长率-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0人。
截至2018年末,英安镇户籍人口有32407人。
2011年,英安镇财政总收8871万元,比上年增长3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2.4万元,增值税7100万元,企业所得税32.1万元,个人所得税2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5%、30%、31%。人均财政收入2310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8455元。
2018年,英安镇有工业企业60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2个。
2011年,英安镇有耕地面积5.9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938.5公顷,林地面积9990公顷。2011年,农业总产值12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农业增加值1200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3万吨,其中水稻7524吨,玉米12678吨,大豆178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万头,年末存栏0.8万头;牛饲养量7387只,年末存栏3903只;羊饲养量2000只,年末存栏1400只;家禽年饲养量1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075.4吨,禽蛋1932.5吨;畜牧业总产值6120万元。
截至2011年末,英安镇累计造林15万亩,林木覆盖率82.5%。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4500亩,产量210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葡萄。2011年,英安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400台(辆)。
2011年,英安镇工业总产值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实现工业增加值6300万元。2011年,英安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职工214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
2011年末,英安镇有商业网点1935个,职工5124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21万元,比上年减少18.2%;城乡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2321万元。
2011年末,英安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1786万元,比上年增长57%;人均储蓄3069元;各项贷款余额51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1%。
2011年末,英安镇有幼儿园1所,在校生4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2所,在校生317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0人,专任教师8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801.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89.7万元。
2011年末,英安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25个;公共图书室2个,藏书3.9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人。2011年末,英安镇有体育场地25个。100%的城市社区和1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0%。
2011年末,英安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个;病床6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专业卫生人员40人,其中执业医师2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9万人次,住院手术300台次,出院病人1万人次。
2011年,英安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50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孕产妇死亡率为0。
2011年,英安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12户,人数4172人,支出120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240元,比上年增长35%;城市医疗救助8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860人次,共支出16.2万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89户,人数1612人,支出259.2万元,比上年增长40%,月人均134元,比上年增长2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6人,支出12.66万元,比上年增长0.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1人,支出4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村医疗救助76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98人次,共支出7.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临时救济2828人次,支出6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45%。
英安镇有302国道经过境内。
英安镇因镇人民政府驻英安村而得名;英安村内有古城英莪城,村名因英莪(额)河名音转而来。
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是珲春县委诞生地,也是珲春抗日斗争的根据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主要遗址有:北一学校遗址,荒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十三烈士殉难地,头道岭军事筹备会议遗址,中共珲春县委遗址,北荒沟苏维埃政府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和医院遗址。
甩湾子断桥因位于英安镇甩湾子村而得名。桥建成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桥长486.5米,宽6.5米,32孔钢板桥。
2021年6月,中共珲春市英安镇委员会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