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2 21:42
英德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英德市英城街道吉祥东路1号,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隶属英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占地面积1888平方米,建筑面枳5500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展厅有历史文物展厅、革命文物展厅等。
1958年10月,英德县文化馆分开挂牌增设“英德县博物馆”。
1981年冬,正式成立英德县博物馆,馆址设于旧城文化街(原文化馆大楼首层)。
1986年底,英德县博物馆大楼在南山动工兴建。
1988年,英德县博物馆建成迁入,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馆。
1994年,英德县博物馆更名为英德市博物馆。
2006年7月,英德市博物馆兴建新馆,新址迁至英德城区东岸。
2009年7月,新博物馆大楼开始动工。
2010年10月,英德市博物馆重新开馆。
英德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888平方米,建筑面枳5500平方米。新馆馆舍是层半高框架结构的现代建筑。三面环绕中庭空间,楼顶用采光玻璃封项。左右侧设楼梯上落层楼。首层为临时流动展览厅。其余各层设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展厅。
历史文物展厅展示英德境内丰富的文物古迹。旧石器文化有宝晶宫古河道人类打制石器遗存;中石器文化有:云岭的牛栏洞人类活动遗址;新石器文化有青塘新石器人类穴居遗址、沙口的青溪史老墩人类石器打制场遗址。此外,各处古墓葬出土的文物也不少。还有省调拔的文物。
革命文物展厅展示潭洞农民起义、鱼湾暴动、鱼湾苏维埃政权、东乡红色革命根据地、黎溪地区的革命斗争等革命事迹。
摩崖石刻拓片展室陈列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碧落洞、南山、观音岩的摩崖石刻拓片为主。
民俗文化展室主要为英德民俗文化展览,如:舞客家鸡公狮、舞火麒麟、闹花灯、茶之韵舞蹈、竹笋尖尖舞蹈、英德山歌对唱、东南亚民俗风情(英德侨文化)等。
英石文化展室展出具观赏性的小型英石精品,并以图片的形式展出大件英石。
牛栏洞遗址展室以图文、实物展示,展出穴居人类文化遗存。
英德茶文化展览室通过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开设展览室。
英德市博物馆藏品来源主要有考古发掘、田野采集、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接受捐赠、接受移交、走私缴获、调拨等;藏品类别有铜器、瓷器、银器、玉器、竹木牙角、陶器、石器、钱币、革命文物等。截至2019年末,英德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有227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03件(套)。
英德市博物馆有固定的专用库房和专人管理,建立了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按照《博物馆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库房有防火、防盗网、防光(紫外线)、防空气污染、防潮湿、110联网报警器等设备。
英德市博物馆与市区英城街道和各乡镇中、小学建立校外辅导关系。
英德市博物馆印的书刊主要有:1985年12月完成《英德文物志》(初稿)编写工作。2004年完成编写《英德市文物志》的工作并印刷出版,为《岭南古邑英德》《英德名胜古诗词》《江汉考古》《英德史前考古报告》《中石器文化及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清远文物荟萃》《神奇的岩背》《人杰地灵黎溪》《鹤子朝霞》《三隅乡风情风貌》《英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物报》《北江女神曹主娘娘》《千年古邑含光》《广东古塔》《广东摩崖石刻》《英石志》《九龙镇志》《英德县志》等书刊撰稿,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及英德市历史文化遗产。
2005年11月,英德市博物馆到韶关市、南雄市进行学术交流。
2006年12月,英德市博物馆馆长林超富参加在台湾中央大学举办“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
英德市博物馆是英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英德市博物馆为事业单位。
英德市博物馆经费来自财政全额拨款。
英德市博物馆设有研究室、图书、资料室、摄影室、修复室、办公室。
截至2009年末,英德市博物馆事业编制数为5人,在编人员中:大专1人,助理管员2人。
英德市博物馆设停车场、问询处、盥洗处、纪念品出售部、多媒体课室、研究室、图书室,免费为群众提供历史资料、鉴定文物。
英德市博物馆年参观人数平均约6000人次。
英德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英德市英城街道吉祥东路1号。
上午8:00—11:00:下午14:00—17:00。
免费参观。
自驾前往英德市博物馆:从英德粤运汽车站出发,向南沿当前道路行驶,行驶91米进入和平中路,行驶3.17公里左转进入吉祥东路,行驶148米右转,行驶79米,最后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