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30 20:48
英荷皇家壳牌集团通常简称壳牌。壳牌的起源是英荷两家母公司的联合,使它成为最具有国际性的主要石油公司。今天,壳牌集团在许多国家有业务往来,比其他任何石油集团都多;有国际员工约5700名,超过其他任何公司。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投资商,其品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近 200 年前,壳牌起源于一家位于伦敦的小古董店,后来这家店开始销售贝壳。如今,壳牌已发展成世界主要能源公司之一。
壳牌的起源
大约 200 年前,一位伦敦古董商开始从远东进口海贝,从此带来了一种具有异域风情的时尚装饰品。Marcus Samuel 的创业为他的儿子 Marcus Junior 和 Sam 日后所经营的进出口公司奠定了基础。当时,石油主要用于照明和润滑,石油行业集中在俄罗斯的巴库,那里有丰富的优质石油矿藏和富有战略意义的天然海港。
革新石油运输行业
内燃机于 1886 年问世,引发对运输燃料的需求急剧增加。凭借自身的运输经验,Samuel 兄弟承包了一支蒸汽船队,用于大量运输石油。他们通过自己的首艘油轮 Murex 革新了石油运输方式。1892 年,Murex 成为有史以来首艘穿越苏伊士运河的油轮。1897 年,两兄弟的公司被命名为壳牌运输贸易公司,采用贻贝壳作为公司标志。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的成立
壳牌运输在东方开展业务活动,同时希望开发新的石油资源,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在此过程中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开始接触。1903年,这两家公司开始联手,抵抗标准石油公司的市场霸主地位。1907 年,两家公司并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壳牌公司将自己的标识变为扇贝,并一直沿用至今。20 世纪 20 年代末,壳牌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石油公司,石油产量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 11%,并拥有 10% 的油轮吨位。20 世纪 30 年代是困难时期:壳牌在墨西哥的资产被没收,并在委内瑞拉政府对其油田进行国有化时,被迫做出大幅让步。
战后扩张
二战后,和平年代使汽车使用量急速增加,壳牌集团将业务迅速扩展至非洲和南美洲。运输业务和运输能力愈加庞大。1947 年,壳牌集团在墨西哥湾钻取了第一眼具有商业效益的海上油井。到 1955 年时,壳牌集团已拥有 300 眼油井。1958 年,壳牌集团开始在尼日利亚生产石油。
石油危机
1969 年,Ghaddafi 获取利比亚政权,开始减少石油产量并抬高价格。其它生产商也威胁采取同样的举措,1973 年的赎罪日战争将该次石油危机推向白热化境地。数周内,欧佩克国家就将石油价格翻了四倍,并实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禁运。这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了灾难。
开发新资源
20世纪70年代,壳牌在北海和南美开发油田。尽管困难重重而又成本高昂,但由于来自中东的石油供应减少,这些开发业务至关重要。1978 年,壳牌集团完成了墨西哥湾的Cognac钻井和生产平台,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钻井平台,高达35米(1,100 英尺)。
扩张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随着环保问题受到重视,公众对石油行业的指责也逐渐加剧。壳牌因废弃Brent Spar储油平台的计划而备受批评,同时在尼日利亚也陷入困境。随着新世纪的临近,壳牌在中国和俄罗斯市场迅速发展。2005 年,壳牌解散了以前的企业架构,统一成一家新的公司。壳牌依然是世界主要油气公司之一。我们参与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制油业务;我们帮助开发可持续的生物燃料;同时我们还参与风能和太阳能技术的开发。
壳牌在许多国家有超过百年的经营史,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合作伙伴遍布各个领域。壳牌的许多项目(无论上游还是下游)投资规模都相当大,并且运营周期长达几十年,为此壳牌建立和使用复杂远景规划技术研究未来的发展。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是1907年由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而成。壳牌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仅次于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化学制品、煤炭和金属业务。按资产总额计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公司,按储量计算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年销售额的将近一半来自欧洲,约四分之三来自美国。九十年代以来,从销售额、利润额到资产总额,公司一直在〈幸福〉杂志所列世界最大工业企业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公司是在经营国外石油及其他商品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早在公司成立之前,国外业务就已经占公司销售额的绝大部分。在两个公司合并之后其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在美国立足,从而将其业务扩展到了全球。二战后公司继续在海外扩张业务,这段时间公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还有非洲国家。石油危机来临时,公司被迫配合石油输出国组织减少石油供应,而且,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相当一部分企业被国有化,公司受到极大冲击。为解决困境,公司实施了大规模的经营多样化计划,购买了一些煤炭和金属企业。同时加紧了国内北海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而公司一再与南非保持密切的商贸联系却开罪了美国消费者和国际舆论,公司这些举动被人们纷纷指责为公然违反联合国的禁运决议,其产品也遭到抵制。尽管如此,公司还是继续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并对公司经营结构进行了合理化改组。危机后公司又将经营目标扩大到非石油输出国,化学制品业也得到发展,1990年在新加坡的催化裂化厂开始生产,1990年和1991年在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催化重整炉开始生产。1991年与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在泰国勘探新油田,与中国达成协议在广东省建炼油厂。公司在美国、瑞士、新加坡和日本等34个国家拥有炼油厂,在美国、法国、巴西、阿根廷和新加坡等地拥有化学品制造业务,在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拥有煤炭业务,在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国拥有各种金属矿业业务。
壳牌公司为了应付各种风险,采用了一系列大举措:
公司在组织管理方面奉行简政放权的原则,保证业务公司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壳牌石油公司长期以来主要按地理位置来安排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建立四个洲一级的地区总公司,而且在有关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要从事勘探开采、炼油、销售等业务,总部的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向分公司提供法律、财务、信息以及其他各项服务,这样分公司往往要接受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和领导,于是公司与1995年对传统的矩阵结构进行调整,这次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按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建立商业组织,从过去按地区和部门多头管理转变为按业务范围直接进行管理,目的是让下属分公司的主管在享有更大自主权的同时必须对本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负责,从而确保公司经营战略得以实施和对下属公司实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约的同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一线企业主观能动性。
放眼长远 - 壳牌在中国的愿景及战略
壳牌想要成为中国领先的国际能源公司,以可持续的方式为中国经济繁荣和客户的利益做贡献,为此我们在中国不断推进“创业、树人”的战略。
壳牌希望提供能源解决方案,帮助中国解决能源领域里的三大优先问题,包括能源供应安全、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并在国内外与中国企业和客户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壳牌所有的核心业务都已进入了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请访问“我们的业务”,了解有关壳牌在中国业务进展的更多信息。
长久承诺 - 壳牌在中国的历史
壳牌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历经超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壳牌对于中国市场的长久承诺始终不变。
早在十九世纪90年代初,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的始创人马科·森默和森姆·森默兄弟,便已开始把煤油输入中国,并在香港、上海、广州和厦门建立油库,后来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作经营远东的业务。
到二战前,壳牌在中国设立了超过50家附属公司,在约20个省份经营1000个经销处。大战期间,所有设备给日军占据,并严重破坏,一切经营活动停顿。
战后,壳牌的重建工作迅速进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时,壳牌已雇用员工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35名外籍员工和4名华籍经理。
1950年后,壳牌继续在中国发展,并成为当时唯一一间留在中国经营的西方油公司。壳牌在上海的总办事处获准保留,直至1966年,该办事处才结束。与此同时,壳牌在香港的石油和化工产品的业务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1970、71年,壳牌获邀参加广州交易会。1980年,壳牌在北京建立办事处,并伴随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而不断拓展业务,成为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国际能源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