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干腐病

更新时间:2024-04-26 16:16

苹果树干腐病又称胴腐病,俗称黑膏药病,是由贝氏葡萄座腔菌和葡萄座腔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苹果树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定植苗、幼树、老弱树的枝干和果实。

病原特征

病原为贝氏葡萄座腔菌(Botryo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和葡萄座腔菌(Botryophaeria dothidea (Moug. ex Fr) Ces et de Not.),均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真菌。

形态特征

子囊壳扁球形,黑褐色,有乳头状孔口。子囊长棍棒状,无色。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16.8-26.4)微米×(7-10)微米。菌丝丝状,无色。大茎点菌属分生孢子器。近圆球形、淡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16.9-24.0)微米×(4.8-7.2)微米。小穴壳菌属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6.8-29.0)微米×(4.8-7.5)微米。

生理特性

病菌的生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为28℃。子囊孢子萌发适温25-30℃,在此温度下于水滴中经8小时萌发率达100%;在15℃,经20小时,萌发率为93.8%;分生孢子在清水中萌发良好,在20-30℃条件下,4小时即可萌发。

为害症状

苹果树干腐病主要为害定植苗、幼树、老弱树的枝干和果实,常造成死苗甚至毁园。一般嫁接部位开始发病,逐步向上扩展,形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幼树枯死。发病症状主要有3种。

干腐型:由主枝基部开始发病,尤其是在遭受冻害的部位,初期为淡紫色病斑,沿枝干纵向扩展,使组织干枯,呈稍凹陷状,表面粗糙甚至龟裂,病部与健康部位之间易裂开,后期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幼树上,初于嫁接口或砧木剪口附近形成不整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沿枝干逐渐向上或向下扩展,使幼树迅速枯死。

溃疡型: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红色回形小斑块,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常数块乃至数十块聚生在一起,病部皮层稍隆起,皮下组织软,颜色浅,舌感苦。病斑表面常滋出茶褐色枯液,俗称“冒油”。后期病部干缩凹陷,呈暗褐色,病部与键部之间开裂,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发病严重时造成大枝死亡。

果腐型:果实被害初期果面产生黄褐色水烂点,逐渐扩大成同心轮纹状病斑,与苹果轮纹病造成的烂果症状相同,统称轮纹烂果病。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很快,数天后整个果实即可腐烂掉。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第2年春天产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干腐病的病原是一种弱寄生菌,主要通过伤口、死芽、皮孔等处侵入,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病原侵入树体后不一定发病,只有当树体在生长期中处于衰弱状态时才扩展、发病。

流行规律

发生时期

7月底前降雨多少与病原侵染次数呈正相关。幼果期至7月底,病原经果实皮孔侵入,并在皮孔处潜伏3个月左右。进入8月份病原难以侵入,9月份后无再侵染。苹果树干腐病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中国北方果区一般在5月和9-10月。

发病条件

休眠期低温冻害和生长期高温干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枝干上的干腐病原是第2年引起果实发病的主要来源。瘠薄的山地果园、树体经常缺水、偏施氮肥、环剥等都为干腐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果园管理水平低、地势低洼、肥水不足、偏施氮肥、结果过多,均可导致树势衰弱,容易诱发干腐病。果园土壤板结、瘠薄,从而影响根系发育,也可导致干腐病重发。果树枝干伤口较多、愈合不良时,病菌也会乘机侵入。

苹果树干腐病的发生与树势、管理水平、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树势弱、伤口多、干旱少雨、缺水,容易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其发生流行与树皮含水量有关,当树皮水分含量低于正常情况时,病菌扩展迅速,反之病菌扩展很慢。因此,苹果树干腐病在干旱年份发病普遍较重,一年内在干旱季节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苹果树干腐病防治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为基础,搞好果园卫生为重点,结合及时治疗枝干病斑。

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肥及农家肥,科学施用氮肥,合理配方施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旱涝时及时灌排;科学控制结果量,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冬前及时树干涂白,防止冻害和日烧;及时防治各种枝干害虫;避免造成各种机械伤口,并对伤口涂药保护,防止病菌侵染。

结合修剪,彻底剪除枯死枝,集中销毁。发芽前喷施1次铲除性药剂,铲除或杀灭树体残余病菌。常用有效药剂有3-5波美度石硫合剂、45%代森铵水剂200-3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等。果园内不用病菌的其他寄主如梨、蓝莓、杨柳等作撑棍,生长季内及时摘除病果,清除残枝。

在发病初期,削掉变色的病部或刮掉病斑。主干、主枝病斑应及时进行治疗。刮治时用锋利的刮刀将病变皮层彻底刮掉,且病斑边缘还要刮除1厘米左右的好组织,以确保刮治彻底。割治法是用切割病斑的方法进行治疗,先削去病斑周围表皮,找到病斑边缘,然后用刀延边缘外1厘米处划一深达木质部的闭合刀口,再在病斑上纵向切割,间距0.5厘米。刮治和割治后需在病斑处涂药,常用涂抹药剂有腐殖酸铜、过氧乙酸、甲硫·萘乙酸、菌清、843康复剂、树安康等,或相关治疗药剂与营养药剂的混剂。大树枝干发病后,应及时刮净病部,或用刀尖在病部纵向划道,然后涂抹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发病重的果园,在春季苹果发芽前全树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落花后10天开始施药。可选用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多菌灵胶悬剂800-1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