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4 20:56
昆虫名,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山东、云南、贵州、台湾等省。除为害苹果外,尚为害梨、李、柿、栎等树。苹果新梢受害最重。一头幼虫可食害5~8个时片,严重时全树的新梢生长点被食或咬断,形成秃梢,直接影响新梢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果树苗木受害尤为严重。
成虫
体长14~18mm,翅展34~38mm。个体间体色有变化,基本有两色型:一种前翅紫褐色,密布黑褐色细点,外横线和内横线棕色波浪形,肾状纹有黑边,其余线纹不明显,后翅棕黑色,后缘基半部有1黄色圆形大斑纹,臀角、近外缘中部和翅中部各有1橙黄色小斑。另一种前翅中部为深棕色,前缘近顶角处有1半月形淡褐色斑,后缘为淡褐色波形宽带。后翅花纹与前一型相同。两色型翅的反面斑纹相同。
卵
半球形,初产为污白色,卵面有放射状隆起纹。日后卵中央显出红褐色圆斑,近孵化时全体红褐色。
幼虫
体长30~35mm。幼龄幼虫黑褐色,长大后个体间颜色差异很大。一般头部为黄褐色,体为淡绿色,两侧各有1条逐渐减淡的黑色花纹。有的个体头黑色,体褐色,两侧黑花纹特别明显。
蛹
长14~17mm,红褐色至深褐色。臀刺4个并列,中间两个稍大。
北方地区大多发生1代,少部分可以完成2代,但在苹果上1年只发生1代。据报道,成虫有迁飞习性,虫源由南方迁飞而来。越冬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山西省交城县越冬代成虫于6月初开始迁入苹果园产卵繁殖,6月中旬开始出现幼虫,6月下旬为发生盛期,直到7月上旬。老熟幼虫7月中旬开始下树入上2cm左右处或地面覆叶下化蛹。7月下旬达化蛹高峰,蛹期10~11天。7月下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8月上旬羽化完毕.羽化后成虫离开果园迁往它处。幼虫非常活泼,稍受惊动即滑溜落地,食料不足时,幼虫可转移为害。成虫趋光性强。该虫为害苹果新梢在品种间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以倭锦、鸡冠、国光、晋香等品种受害最重,其次是伏锦、元帅、青香蕉、红星、富士、甜黄魁、红玉等,而伏苹果、金冠、祝光、秦冠受害较轻。此虫在苹果园内属间歇性大发生害虫。陕西关中地区曾于1965年和1977年严重发生,其他年份更有发生,但数量不多。而近年来在山西有日趋严重的趋向。该虫发生与否与6月份的降雨量关系密切。6月份的总降雨量超过60mm,发生量大;6月份的总降雨量少于50mm,发生极轻或不发生。
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山东、云南、贵州、台湾等省,海外分布于日本、印度。
(一)做好测报5~6月份用黑光灯诱集成虫,根据诱蛾数量预测幼虫发生量,及早作好防治准备。发生量少,特别是在苗圃地可用人工捕杀幼虫。
(二)药剂防治发生数量较多的年份,在幼虫为害初期喷布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青虫菌6号500~1000倍液。也可使用2.5%澳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自然野生 (永川箕山);(万州王二包);(丰都世坪);(长寿楠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