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23:30
范和村地处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西北端,是惠州市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背山面海,海岸线达2.5公里,广汕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范和村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古建筑繁多,多为明清时期建筑。是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
全村人口有10965人,外来人口约有895人,村民小组有11个。耕地有3200亩,山地2.2万亩,海滩涂面积2500亩,范和村商贸繁荣,是一个集农盐渔居的新农村。
范和位于半岛向内陆过渡的地带,其海陆交通枢纽、扼山海之险的重要地位,成为朝廷司署驻地的不二之选。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及清同治九年(1870年),归善县内外管巡检司与平政司巡检(相当现镇级政权)三度选址于范和。
明洪武元年(1368),隶属归善县内外管巡检司,建制名称饭罗冈村。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隶属归善县平政巡检司,建制名称范和冈村。巡检司署驻范和冈村。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范和出了第一位举人陈鸿猷。
清道光十七年(1836),传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来到范和传教,落脚于新厝。
清光绪七年(1881年),碧甲场委员署驻范和冈村,自雍正十年(1732年)后,归善县平海盐课司派出盐大使充当碧甲栅委员,专管盐务。
民国十六年(1927)3月23日,英国政府借口“稔山居民劫掠英商船只”,派遣驻香港的“中国远征军”1000多人及5艘军舰、4架飞机入侵范和等5个村庄,造成民众死伤1000多人,房屋烧毁2000多间,史称“稔山惨案”。
民国二十三年(1931),建成一座西洋风格的教学楼,命名为惠阳县第十二区范和学校,即范和小学。1958年,学校被评为全省、全国先进小学,校长刘汉忠曾到北京出席当年全国教育先进工作会议,领回有总理周恩来签名的,授予范和小学为“上游人民公社红旗学校”的国务院奖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隶属惠阳县第十二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隶属惠阳县第六区,建制名称范芙乡。设范和村与芙蓉村。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隶属惠阳县稔平(第八)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1951年,隶属惠阳县稔山(第十六)区,建制名称范和乡。设一村(南门)、二村(水仙爷)、三村(新厝)、四村(妈前)共四个村。
1957年,隶属惠阳县稔山乡,建制名称范和村。设群星、永光明、远景三个高级社。
1958年,隶属惠阳县稔山上游人民公社,建制名称范和营。分群星、永光明、远景三个片。
1963年,隶属惠阳县稔山公社,建制名称范和大队。盐业、渔业隶属稔山渔盐公社,设范和盐业工区、范和渔业大队,范和为稔山渔盐公社驻地。居民设范和居民小组。
1965年,隶属惠东县稔山公社,建制名称范和大队。
1983年,隶属惠东县稔山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1987年,隶属惠东县稔山镇,建制名称范和村。
1999年,重修石门山上的三仙姑庙。除了雷鸣庵,还修建了一系列的景观建筑,形成大型神庙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