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17:41
镇江市茅山景区是茅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又称句容茅山景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东南26千米处,距镇江市区48千米,地处南京、镇江、常州三市腹地。景区依靠茅山建立,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漫长的外力剥蚀,使茅山地区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飞来山体,支离破碎,走向不一。
1998年,建成老子神像在原址上重建新四军纪念馆。
1999年,成立茅山风景区管委会。
2002年,建成茅山喜客泉。
2005年,完成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二期工程、茅山道院栖真楼建设、华阳洞开发期工程。
2016年8月28日,茅山风景区举行崇禧万寿宫落成暨神像开光庆典。
镇江市茅山景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东南26千米处,距镇江市区48千米,南起石墩头、牛洞,北乾元观、北镇街,面积32平方千米,地处南京、镇江、常州三市腹地。
镇江市茅山景区依靠茅山建立,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漫长的外力剥蚀,使茅山地区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飞来山体,支离破碎,走向不一。
镇江市茅山景区包括6个景区和一条风景走廊,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
九霄万福宫(顶宫)位于茅山的最高处、也是茅山影响最大的一座宫观,又因它坐落在茅山主峰大茅峰之巅,通常也被称为顶宫。
顶宫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皇帝敕建赐“圣祐观”,专门供奉大茅真君茅盈;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又被敕建殿宇,升级为宫,赐名为“九霄万福宫”。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对称,依山借势,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自南至北,层层而上,雄伟壮观。顶宫先后历经三次大的劫难:分别是太平天国时期、抗日时期和文革时期。
顶宫广场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40米,广场南侧有石栏,以石栏为界,另一边就是江苏常州金坛属地了。眼前是东山门,正面是“茅山道院”四个黄色大字,背面上是“紫气新辉”四个隶书大字,左右侧门分别写着“出玄”“入牝”,玄为阳,牝为阴。
西侧建筑(西山门入口)外面门框顶是圆的,内门顶是方的。东山门是解放后许世友开山凿路后才有的,而西山门才是古时真正的顶宫大门。宫观为圆,居家为方,说明茅山道士可以成家立室。
宋绍圣四年(1098年),始建“元符观”,九年后建成,宋徽宗赐额“元符万宁宫”,并令江宁府发兵200人,供元符宫及崇禧观巡逻洒扫。
元符宫又称为“印宫”。印宫现有房屋107间,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主要包含睹星门广场、灵官殿、万寿台、三天门广场、勉斋道院、太极广场、老子神像、老子广场、二十四孝图等建筑群。元符万宁宫为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祈福法会所在地。
崇禧万寿宫(下宫),俗称红庙。位于大茅峰西北丁公山南。原为南朝时所建的“曲林馆”,后为陶弘景的“华阳下馆”。唐贞观(627—649年)时,唐太宗为王法立(王远知)建“太平观”。宋敕改“崇禧祠”,元延祐六年(1319年)赐名“崇禧万寿宫”。2011年,崇禧万寿宫复建工程开工建设;
宫前原有照壁,壁上镶嵌“第八洞天,第一福地”8个石刻大字,旁有昭明太子读书台。宫内原有灵官殿、章台、玉皇殿、三清殿、太元宝殿,祀奉三茅真君。宫内道院有复古、威仪、四圣、葆真、三茅、天师、南极、玄坛、东华、三清、七真、三官共12房。崇禧万寿宫先后于1957年和1964年两次被拆,宫迹全无。1966年建东进水库,宫址全部淹没。这一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只能见诸于史料记载。
崇禧万寿宫位于景区大茅峰西北丁公山南,占地120亩。崇禧万寿宫是由茅山风景区管委会打造的中国道教第一家文化型道观,包括大殿、法堂、三天门、养生谷、博物馆、书画院、知道堂、法箓院、斋堂、道教人才培训中心,同时还包含养生谷、箓生楼和法箓院三个住宿区域。大殿为崇禧万寿宫的核心建筑,主要是为了进行科仪斋醮授箓活动;偏殿包括法堂和法箓院,法堂供奉着三茅真君,法箓院是进行授箓活动的办公场所;知道堂是授课、讲座以及表演活动的场所;抄经堂是给信众游客提供一个安静的区域进行抄经授课的地方。
崇禧万寿宫融合传统建筑及宗教风格,以茅山道教文化展示和道教养生为主轴,逐步形成“道士授箓、信众听道、游客观法”特色优势,融“修道、养生、弘法”于一体,集“神圣、神秘、神奇”在一宫。是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开幕式举办地。
华阳洞位于茅山老虎岗西侧,北距印宫约300米。
清代《茅山志》记载,华阳洞有东西南北五个洞口,3显2隐,东西长45里,南北宽35里,空虚170丈。华阳洞洞口上方刻有华阳洞三个大字,每个字约1米见方。相传为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所书。齐梁时著名道教学者陶弘景曾隐居此洞,并借洞而设华阳三馆,著书立说,收徒传教;唐代诗人刘长卿也曾写诗赞曰:“渐临华阳口,微路入葱茜。七曜悬洞宫,五云抱深殿”;宋代张商英在《华阳洞》中赞到“素虎斑虬蹑紫烟,几看沧海变桑田,赤城玉笥寻真后,又到华阳第八天”;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曾御书“华阳洞天”。
华阳洞曾出土部分唐宋时期的道教文物,后由于各种原因,仅开挖150米便停止。
“仙人洞”,也称“蓬壶洞”,仙人洞入口,距离元符宫的山门不到百米。相传古时候曾有仙人在洞中潜心修炼,并且得道成仙,所以称之为“仙人洞”。
仙人洞在清朝时期已堵塞,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对游客开放。仙人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形成已有6500多万年的历史,此洞总长920米,分为上、中、下三层,现已开发利用的为中、下两层,长度208米。这里常年气温较低,比室外温度低十多度。清朝文人孙星衍曾写过一首诗赞美此洞:“垂乳甘可餐,流膏滑难触。心疑转仙境,旷荡见平陆。”
洞中主要景点有:青牛嬉水、通天河、仙人灶台、九曲银河、上界仙书、善心池、月芽湖、天生仙桥、莲花悬顶、影壁遗址、飞天瀑布、七级浮屠、老子传道、玉帘在望、千年雪山等。
喜客泉位于景区大茅峰西北的喜客泉,是茅山十九泉中较著名一眼古泉。泉水冬暖夏凉,水质甘甜,遇旱不涸。明代诗人陈沂曾诗赞曰:“池上一鼓掌,池下泉四溃。问喧沸起,散乱如珠碎。为问何为然,人云此地肺。消息与人通,气动随謦亥。”
2002年6月,景区对神泉进行了恢复性开发。景点以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集古树名木、神泉、古迹、亭台轩榭于一体,形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喜客泉因蕴含了天地灵气、道家仙气,有着令人称奇道绝的“三怪”:
第一怪:客来泉喜冒得怪。游客只要站在泉边,双击手掌,泉底便会冒出串串水泡,似玉珠翻涌,又似在欢迎客人到来,喜客泉因此而得名。
第二怪:泉水油面盖得怪。喜客泉平静时,水面会有一层似薄膜样东西履盖,水泡冒出,水波四散,薄膜似的水面又分裂开来,忽尔又聚拢,然后慢慢恢复平静,其形其景状如油水,故称“油面盖”。
第三怪:水往高处流得怪。喜客泉水位与其东侧水沟水位相比,要高出约8米。根据地球引力,山上流下的水应顺东侧水沟流向山下,结果却出人意料的流进喜客泉。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坐落于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茅山北麓、望母山山巅之上。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特别党费,于1995年9月1日建成。
纪念碑宽6米,高36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后刻有114字纪念碑文。纪念碑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全体党员31.3万人;碑身28米,寓指新四军一、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级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指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台阶寓指6月,最后17级寓指17日,即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坐落于茅山脚下,距离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约300米。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占地面积为16.3万平万米,分展览区和纪念碑瞻仰区。展览区包括基本陈列和“将帅馆”、“英烈馆”、“新四军廉政教育馆”三个专题陈列,一个临时展览厅。展厅建筑总面积11500多平万米。
位于茅山景区二、三茅峰之间,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用地39.62公顷。玄宫建筑总面积共约16144㎡,以“天、地、人”的道家理念为核心,整体设计采用别具一格的东方之冠造型。整体规划形成六大功能片区:综合服务区,康养度假区,商业休闲区,文化演绎区,生态游乐区,配套酒店区。六大功能区相辅相成,以玄宫为核心,构建道文化、科技、自然、生态、游乐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新业态。作为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的主、分论坛举办地点,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一层是道文化书画及非遗展区域,二层的演绎大厅为主论坛和闭幕式所在地,三层的会议室及接待室分别承接分论坛及重要嘉宾接待室的重要功能。
德祐观位于二茅峰顶,占地1600平方米,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专祀二茅真君茅固,在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年)有全真派道士沈一清重建这座宫观。1958年,德祐观仅存的3间破旧房屋都拆作他用。该观传承全真派乾道。2013年,茅山德祐观以崭新的形式树立中茅峰山顶,中国第一所近似于博物馆的道观就在此产生。
仁祐观位于三茅峰顶,占地1400平方米,主体融合传统建筑及宗教风格,在保护遗址基础上满足宗教及观光的功能。该观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专祀小茅君茅衷,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年),有全真派道士沈一清重建这座宫观。该观传承全真派坤道。2013年3月,茅山仁祐观完成复建。
非常道位于景区盘山公路的右侧,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全长1.6千米,全程共有华存亭、抱朴亭、本草亭、隐居亭等休息凉亭4处,沿途可观赏茅山丰富的植物和茅山古镇风景。“非常道”是古人朝山进香的必经之路,古代修建山顶宫观,所有建筑材料都是通过“非常道”运至山顶的。
茅山周边景点有2个雷劈池,一池池水为硫磺味,一池池水为甘泉。据说原三茅峰顶无食用之水,天雷先劈一池,但有硫磺之味,不可食用。后天雷在其近旁又劈一池,食之甘甜如蜜。
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汉时,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东晋时期,句容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等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新四军东进苏南敌后,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据不完全统计,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共进行了5000多次大小战斗,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0万多兵力,其中日军3万多,共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作为“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给敌人以极大威胁,有力牵制了敌伪有生力量,为全国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镇江市茅山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
2015年,镇江市茅山景区获得“2015年度最受网民喜欢的旅游景区”。
2020年4月12日,镇江市茅山景区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08:30—17:00(全年)
门票:淡季80元/人(时间为7-9、11-1月) 旺季100元/人(时间为2-6、10月)
南京市——珠江路——麒麟门大道——122省道——宁荣快速路——宁杭北路——东昌南路——茅山大道——镇江市茅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