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1 02:15
茶色雕(学名:Aquila rapax)隼形目,鹰科,雕属的一个物种。体型大,喙和爪均强健,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腿部羽毛一直覆盖接近至脚爪。雌鸟显著大于雄鸟。食肉性或食腐性。体羽色变化较大,从淡棕、浅黄到黑色均有。飞行时,翅宽尾圆。覆羽成浅棕色,与深色飞羽形成明显对比。成鸟眼为棕黄色,体色深;亚成体眼为黑色,翅膀后缘有白色窄带。主要分布于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和半沙漠地带。是埃及的国鸟
茶色雕体长65~75厘米,翼展170~190厘米,体重1700~3050克。 成鸟体色变化较大,从淡棕、浅黄到黑色均有。飞行时,翅宽尾圆。覆羽成浅棕色,与深色飞羽形成明显对比。成鸟眼为棕黄色,体色深;亚成体眼为黑色,翅膀后缘有白色窄带。飞羽及尾羽是黑色的条纹,覆羽装饰有光泽条纹,腰背部比其余的体羽苍白得多。虹膜是棕色的,鸟喙黄色有黑色尖。雌鸟明显大于雄鸟,羽毛相同,幼鸟和亚成鸟第一年的羽毛和成鸟不相类,整体羽毛很苍白,特别是较小的雏鸟,几乎是纯白色,五年后才能全部长成成鸟的羽毛。
大小量度:体重♂2015-2650g,♀2150-2900g;体长♂707-758mm,♀705-818mm;嘴峰♂38-39.5mm,♀38-42mm;翅♂510-553mm,♀592-620mm;尾♂265-280mm,♀295-340mm;跗蹠♂87-97mm,♀97-102mm。
(注:♂雄性;♀雌性)
主要栖息于树木繁茂的开阔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带的荒原草地。从海平面至海拔3,000米的高度均有踪影。但避开沙漠和茂密的林地。
白天活动,或长时间地栖息于电线杆上、孤立的树上和地面上,或翱翔于草原和荒地上空。食物主要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昆虫类,两栖类,鱼类和腐肉,每次通常能吃下称重126克的2.0千克的食物。在肯尼亚,它们往往会狩猎鹧鸪,野兔,大鸨,甚至猎食体重超过自身两倍的小羚羊。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腐肉。觅食方式主要是守在地上或等待在旱獭和鼠类的洞口等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有时也通过在空中飞翔来观察和觅找猎物。
茶色雕都比较安静。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分成九个音节:kiok kiok”,“kekeke”,“KRA”,也能够发出一声响亮或刺耳的嘶鸣声“shreep shreep”。
分布于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伊朗,肯尼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泊尔,尼日尔,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乌干达,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孟加拉国,埃及,直布罗陀,以色列,意大利,莱索托,利比里亚,阿曼,塞拉利昂,泰国,突尼斯。
存在不确定性:吉布提,几内亚,缅甸,越南。
一夫一妻制,繁殖季节在非洲西部、北部和东北部,是从8月至10月;在肯尼亚虽然全年都可繁殖,但高峰期在5月至11月,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从1月至4月,在亚洲是11月。
营巢于悬崖上或山顶岩石堆中,也营巢于高大孤立的树上。巢通常直径达1.0-1.3米,深30厘米。主要由枯枝构成,里面垫有枯草茎、草叶、羊毛和羽毛。巢的形状为浅盘状,每窝产卵1~2枚,通常为2枚,卵为白色,表面没有斑或具有黄褐色斑点。产完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大约为39-45天。大多数孵化由雌鸟完成。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76-75天后离巢,也有的直到下一次的繁殖季节才离巢巢。 3-4年后,幼鸟达到性成熟。
注:该物种茶色雕(Aquila rapax)曾经和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在分类上划为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但根据形态,生态和行为上的差异,这两个物种各自独立。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注:茶色雕全部图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