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2 09:08
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城区东北的后荆沟和俞寨附近,有一名泉。水注成潭,面积亩许,冬春不见其涸,夏秋不见其溢。泉南面有村名后荆沟,故泉以村名,曰“荆水”或“荆沟泉”。
荆泉。位于滕县城郊乡后荆沟村东北,在峄山断层内,断层以东石灰岩层的地下水向西南流动,受断层西盘砂页岩的阻挡,升至地表形成泉群。旧志曾冠以荆水、趵突、五花、大沸、小沸等泉名。今俞寨村西南有碑刻,碑文是:“晓驰匹马出滕城,观得双泉最有情。南北怒涛如趵突,高低声吼似雷鸣。味涵曲蘖冰壶泻,光澈琼瑶雪窦倾。从此疏源流不尽,万年国计赖泠泠。余奉命总督泉源,滕东十里许,忽见两泉源流汹涌,势如趵突,且味甘醴,南北对峙,人莫知其名,因以南北趵突名之,聊赋诗以识岁月云。明弘治四年(1491年)岁次辛亥五月吉旦。赐进士出身工部主事越东黄肃书。”
据1959年实测,丰水期泉日涌水量88524立方米,枯水期为26400立方米。荆泉水和马庄古泉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索,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属华北地区型,在山东属鲁西地层分区的泰安地层小区与济宁地层小区;大致从滕县城以东的东半部属泰安地层小区,以西的西半部属济宁地层小区,差别是前者太古界发育较全、分布广、变质深、石炭、二迭系发育好,后者为中新生沉积盆地型,缺白垩系,石炭、二迭系发育好。从老到新有太古界泰山群,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缺下统)、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下第三系,新生界第四系。
龙山断层(为长龙断层西段)西端于龙阳乡龙山村南与峄山断层斜交,向东经东郭镇小山子村后,向东延伸出县境,将滕县东部分为北部低山丘陵,荆泉断块两个地质体。上盘(南盘)由奥陶系、寒武系地层组成,下盘(北盘)由前古生界泰山群地层组成。断层面南倾,倾角70°—75°,断距大于700米。
城河。古时上游为漷水,下游为南梁水(俗称荆河),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1747年(乾隆十二年),漷水在今东郭镇前坞沟村南决入南梁水,成为今天的城河,旧志称为“漷水夺荆”。发源于邹县凤凰山,于陶庄村东入境,流经东郭、东沙河、城郊、城关、洪绪、姜屯、级索、西岗8个乡镇,从甘桥村西出境,至微山县时口入昭阳湖。流域面积916平方公里,全长81公里,境内长42.7公里,河床宽120—300米,下游最大堤距650米。1957年7月15日,滕县水文站测得县城段最大洪峰2270立方米/秒。1960年,在上游建成岩马、户主水库,控制了上游大部分洪水。
1964年开始提泉水灌溉,面积最多达5000亩。1979年,县自来水厂在荆泉钻井,向县城供水,荆泉成为县城居民用水的主要源泉。1985年,日供水量已达万立方米。
1975年5月,在荆泉附近开始打井,当年成井两眼,井深135米,井径400毫米,抽水试验每井日出水量均在万吨以上。1976年建筑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园型泵房两座,直径4米,深3.7米,架设高压线路6.5公里。1977年建设厂区土建400平方米,安装8SN-9水泵两台,铺设输水干道8.5公里,其中400毫米铸铁管2公里,300毫米自应力水泥管6.5公里,于1978年5月1日投产,日供水能力7000立方米,为一级供水。
荆泉水源投产后,供水量并未增加,由于水泥管质量问题,经常发生断裂事故,供水没有保证。1980年经枣庄市革命委员会基本建设委员会下达年度计划30万元的建设项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储水池一座,建筑面积156平方米,安装180N-9水泵两套及配电站设备电动阀门等。共投资70万元,增加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于1981年7月投产、形成二级供水,保证了县城用水。
随着供水面积扩大,1982年扩建荆泉,扩建规模日供水2万立方米,扩建工程项目有深井一眼,深130米;地下钢筋混凝土泵房一座,直径5米,深7米,新增2510S-9水泵一套,铺输水干道管7.5公里及输电设备、进厂道路等。增加供水能力200万吨。1984年,滕县自来水公司共有深井三眼,4000立方米加压站泵房一座,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管道长度74公里,其中干道27公里。供水站25个,固定资产387.8万元。由于配水管道跟不上,县城用水普及率只达到68%,城区工业用水只能满足三分之一。1985年,县自来水公司的产值由1965年的1.5万元增加到104万元,产量由1965年的7.5万立方米增加到320万立方米。到1987年底,供水管网总长159公里,其中直径1米以上的干管长61.6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2.3万立方米,全年供水730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43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300万立方米,供水人口6.3万人,供水普及率为65%,水质合格率100%。
荆泉提水站位于城郊乡后荆沟村北,1962年春建站,提荆泉水送至于岗岭。1976年9月扩建,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扬程17米,计划灌溉面积1.5万亩,命名荆泉提水站。站首用2米直径四铰混凝土管引水,长360米,向西由48孔微弯板拱、81孔桁架拱和20孔简支梁组成输水渡槽,全长1850米,最大墩高8米。1978年7月渡槽竣工,安设75千瓦电机两台,配14 水泵,提水流量为0.7立方米/秒。旧站装机110千瓦,仍正常供水,扩建工程共完成工程量14万立方米,投资5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万元。有效灌溉面积9900亩。
荆泉渡槽 建于1976年9月。荆泉提水站,站首设2米直径四铰管引水,长360米,向西由48孔微弯拱板、81孔桁架拱和20孔简支梁组成输水渡槽,全长1850米,最大墩高8米,上设多腹杆无筋子制薄型渡槽,扬程7米,设计流量1.5秒立方,灌溉面积1.5万亩。发电装机容量为75千瓦4台机组,1978年7月竣工。
1978年,5月1日滕县自来水厂对荆泉进行全面开发,打机井两眼,建起水泵房,铺设地下管道,为县城居民提供优质荆泉水。
1963年5月,滕县综合食品加工厂建起汽水生产车间,由于设备落后,年产量仅有万余瓶。1976年,该厂从上海引进全套半自动化汽水生产线,开始生产“荆泉”牌汽水。1977年产量达10万瓶。1984年增加到60万瓶,1987年年产量近百万瓶。产品主要有香蕉、桔子两个品种,1984年,在全省100多个汽水生产厂家的质量评比中,“荆泉”牌汽水名列第13名,产品销往省内外。
1980年筹建滕县啤酒厂,1982年10月建成投产,为滕县填补了一项空白。是年,生产注册商标“荆泉”啤酒1516吨,产值166万元。1984年生产啤酒5275.55吨,产值220万元。1985年4月,进行设备更新,从罗马尼亚引进一条年产万吨啤酒包装线,6月建成投产,年生产啤酒0.9万吨,产值370万元。同年在全省饮料酒质量评比中被评为一类啤酒,主要品类规格有10度瓶装熟啤酒、10度鲜啤酒、12度瓶装熟啤酒、12度鲜啤酒等4个品类。1987年,全厂有职工459人,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47万元,净值1057万元。年产啤酒16329吨,总产值1731万元,产值利税率48.2%。
明弘治四年(1491年) 工部主事黄肃到滕县,勘察荆泉后,写诗以记(《荆泉诗文碑》)。
《荆泉》,1983年由滕县工人文化宫编印,为4开铅印小报,共出15期,1985年停刊。
荆泉景美水亦美,秀外而慧中。经有关部门化验分析: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属优质泉水,日供水6万多方。储量丰富,输送方便,滕州的最佳水源自然非荆泉莫属。建水站,装深泵,架渡槽,无尽泉水扬珠吐玉,源源注入了小城脉搏。以荆泉水酿制,以荆泉命名的滕州啤酒,集山川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清爽香馥,味醇沫丰。在第29届布鲁塞尔世界优质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喜讯传来。滕人皆奔走相告,果然名酒出自佳泉,滕地山川风物终又添光彩一笔。
荆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