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09:25
草原鼢鼠(学名:Myospalax aspalax )为仓鼠科、鼢鼠属的动物。草原鼢鼠体型圆粗,尾较长,前爪粗大,眼小。成兽毛色较淡,一般为银灰色略带淡赭色;幼兽毛色较深。
草原鼢鼠外形与东北鼢鼠相似,但尾较长,其上被白色短毛。前爪粗大,第三趾上的爪长约10-20cm。眼小,耳隐于被毛下。
草原鼢鼠成兽毛色较淡,一般为银灰色略带淡赭色,上下唇均为白色。头顶,背部与体倔的毛色相似,毛干灰色,毛尖赭色。腹面毛干灰色,先尖污白色,尾及后足背方均被白色短毛。幼兽毛色较深,颈、背部为棕黄色。
草原鼢鼠头骨粗短,在人字嵴处成直截面,鼻骨宽平,后部较窄,明显地短于前颌骨的鼻突,颧骨与鼻骨相接处几乎成直线。老年个体的额骨与顶骨上有明显的平形嵴,鳞骨前方的嵴不大。人字嵴相当粗大。眶前孔略成三角形,额弓向两侧突出,最宽处在弓颧前部。门齿孔小,臼齿前方有一不明显的突起。听泡扁平。
草原鼢鼠上门齿末端伸到臼齿列的前方。第一上臼齿最大,后两枚逐渐减少。三个上臼齿很相似,每一个臼齿的内侧均有一个凹角,外侧有两个凹角。第一下臼齿内侧有三个凹角,外侧有两个。其咀嚼面的最前叶近似圆形。第二下臼齿内外侧各有两个凹角,第三下臼齿外侧两凹角不明显,因此,外侧几乎成弧形,内侧第一凹角较深,第二凹角浅,最后一叶成为向后伸的突起。
草原鼢鼠主要栖息在各种土质比较松软的草原、农田以及灌丛、半荒漠地区的草地上。
草原鼢鼠营地下生活,极少到地面活动。不冬眠。居住地较固定,活动范围也很局限。只有在大旱或降雨过多的特殊年份,才会出现由高处向低处或由低处向高处迁移的习性,迁巢距离一般不超过1000m。草原鼢鼠全天活动,夜间比较活跃;5月和9月为活动高峰期。草原鼢鼠的感觉非常灵敏,能在地下感知地面轻微的动静,并迅速逃离活动地点,当地面沉寂安静后,才再次恢复活动。秋季觅食产生的土堆大多呈无序排列,土堆的数量及位置,大多都与喜食植物的分布有关。草原鼢鼠有怕风畏光、堵塞开放洞道的习性,当洞穴被打开时,它会很快推土封洞。
草原鼢鼠的洞穴较复杂,洞系由洞道、巢室、仓库、厕所,以及废弃堵塞的盲端组成。地表无洞口,洞道距地面一般10-15cm,洞道较长。越冬洞巢室距地表较深,一般在1-2m处,最深可达2.5m以上。洞内有仓库多个,巢室1-3个。
草原鼢鼠以植物为食,喜食根茎禾草的地下部分及含水量较多的鳞茎、肉质根型植物的根部,如赖草、羊草、百合、黄芩、山葱等。
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草原地带,另在与内蒙古毗邻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西部及河北的北部高原草原的过渡地带也有分布。
草原鼢鼠的繁殖期为4-6月,5月份雌鼠妊娠率最高,每年繁殖1次,每窝产仔平均2-4只,7月上旬即可见到活动的幼鼠。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比较常见,但种群数量发展趋势未知。
1979年5月,在中国辽宁省建平县北部老官地乡的一块约10公顷的苜蓿草地内,捕获草原鼢鼠107只,平均密度为10.7只/公顷。另一是西辽河风沙草原,沙壤更适于草原鼢鼠掘洞。据在彰武县章古台目测调查,其数量高于上述黄土丘陵台地干草原地带。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草原鼢鼠是农、林、牧业的重要害鼠。对苜蓿草的种植有危害,窜入耕地可咬坏禾苗,窜入园田危害大葱、马铃薯等,对幼林危害也较大。但其皮张轻柔,毛色致密,可制作儿童衣、帽和袖口,售价很高。肉可食,亦作药用。全部衡量得失,害多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