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2 12:07
草编(湖口草龙),江西省湖口县传统美术,其以稻草为主要编制原料,辅以竹木、铁丝,采用编、插、嵌等十多种工艺,用一根根稻草编制出龙的头、角、身、爪、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湖口草龙 亦称“谷龙”,是古来鄱阳湖地区农民庆祝丰收、祈求国泰民安的民间传统活动,其源于隋唐,盛于明清,主要流传于湖口县流泗镇、张青乡、大垅乡等地。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用稻草编织成一种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并赋予它翻云覆雨、兴风作浪的能力。当时的湖口草龙是用手工扎成的简易草龙,分为5~21节,在扎编的用料上全是稻草(干禾草)。
约到清朝,湖口草龙在以稻草为主要材料的基础上,辅之以竹木为支架,即以竹为龙骨、龙脊,加入竹子后,加强了“编”织的工艺,工艺日趋复杂。
到清朝末年,由于庙会进一步兴盛,一些工艺大师也参加到扎编草龙中来,生于19世纪末的周雍发是精致化湖口草龙的开创者。
随着编扎草龙工艺的提高,草龙由5~21节发展到9~12节。编扎进一步精致,采用了编、织、插、嵌、镶、绕、缠、悬、挂、空、剔、镂、透等十道工艺。
草龙在当地被认为群龙之首,是真龙、老龙,一般在春节和庙会等节日期间游舞,并走在纸龙、布龙等之前,有时还配以花、蝴蝶等灯彩。草龙表演以成年男子较为常见,表演时统一着装、走“之”字,大多由锣鼓伴奏,舞者做咬尾、滚龙等动作,其他灯彩则于龙身边穿花、逗龙等,表演完送龙上天,即点火焚烧。儿童表演与成人基本相同,但一般男童持龙、女童持灯。表演时持龙头者还会唱张彩,内容除介绍龙的出身外,还有祝福和歌颂语,旧时张彩:“一条黄龙下天庭,(众和:好哇!)……保护老人多福寿(众和:好哇!)”草龙融合民间编扎与舞蹈,既有工艺观赏价值,也有独特表演与文化价值。
湖口草龙具有轻盈小巧、稚拙细腻的造型特征。其身长二十几米,龙身直径40厘米左右,从下颌龙须至龙首顶部垂直高度为1米。舞龙者能机灵敏捷、轻松自如地操纵。湖口草龙注重轮廓线条的圆润流畅,整体视觉效果以曲线为主。龙嘴短、上下颔微张,分别向上、向下卷曲形成了波浪状曲线,从面颊上伸出的龙角呈“C”形曲线,每节龙身的柔软布纤维和稻草编织形成了飘逸的曲线,还有镶嵌于龙首、龙身、龙尾各部位上的麦杆编织形成的装饰曲线。另外,湖口草龙应用了较多平面化的编织,如龙首上的龙眉、龙舌、龙牙、部分龙须,以及龙身上的龙鳞皆由各种单纯的平面构成,类似剪纸或皮影艺术的拼贴效果。曲线和平面化的草龙编扎形式体现了质朴率真、随意大方、热烈夸张的民间艺术特色。
湖口草龙以稻草色为主,兼用布纤维、新鲜麦秆等材质丰富色彩效果,利用黄色或红色的布匹、乳白色的麦杆和朴素的稻草色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暖色基调。舞龙时,舞龙者身着统一的黄色、红色服装,头戴红巾,腰系彩带与草龙主体色彩形成了统一中有对比,淡雅而热烈、和谐而鲜明的色彩氛围。
吴越文化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形态,江西湖口处于这一复合型文化区域,受礼教文化影响较多,湖口草龙的审美取向上有明显的体现,重表现、重装饰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草龙以麦秆编织形成的繁复纹饰线条强化装饰效果。在草龙编扎过程中,除表现草龙本身造型外,还以线条和一些装饰平面表现了如花卉、稻穗、王字等草龙之外的图案。此类图案起到了点缀、美化草龙的作用,具有祈福、禳灾的民俗象征意义,体现出人们对天、地、人合一理念的追求。
湖口草龙的制作,以稻草为主要原料,辅之以竹木、铁丝做支架,以新鲜麦杆做点缀。整个编扎,用刀、钳、锯、铁锤、针线等工具,采用了编、插、织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复杂的工艺技巧,用稻草一根根编织出龙头(似狮头)、龙角(似鹿角)、龙身(似蛇身)、龙爪(似鹰爪)、龙尾(似鱼尾)。编扎时须一草一扎,环环相扣,做到粗细有别,疏密有致,长短不一,不能趋同化。其编扎工序及过程如下:
准备原料:原料多为晚稻稻草,必须新鲜、节黄、无断须、不能有虫子,且稻草的节要对齐,呈规则变化,编扎前还得适当喷水,然后用棒棰击打稻草,以增加其柔韧性。除了稻草外,还必需准备竹篾或木片、铁丝等其它坚韧的原料,起支架固定作用。
绘制草龙图样:此道工序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老艺人来完成,以为整个编扎过程提供详细准确的蓝图,不能有丝毫差错。
编扎:此过程又分为三道工序。其一是编扎龙头,龙头部分由龙头骨架、龙嘴、龙牙、龙眼、龙角、龙珠、龙须、龙鄂、龙舌、龙耳、龙腮、龙额、龙王字、龙后风灯等部件组成。先用整根稻草在坚固的竹木骨架上疏疏地编出龙头的轮廊,再用草杆细细地编排龙嘴,接着用两根草杆交叉折竖起一排龙牙,之后是龙眼,可用稻草编成凸起的黑色锥体。龙角编成粗大的牛角形,龙角上缀有龙云花,形成龙鳞,牛角弯处编出三叶形,形成鹿角,上面缀着呈花瓣状的深色龙耳。作为龙珠的撞花灯用剔空草节编成,悬空垂吊在龙舌上面,球里又有一球。龙须由整整200根稻草垂挂而成。此外,龙的上下鄂、龙额及编缀在龙额上的“王”字皆须细细编扎。龙头编扎好后,还得精心修整,使外观干净美观,并不露人工痕迹。编扎成功后,龙头总体呈狮头造型。其二是编扎龙身。龙身节段为单数,多为9到15节,也有长达21节的,主要由筒状龙身、龙鳞片、龙脊筋、龙环、龙云花等组成。编龙身前,首先要用竹篾弯扎成圆形撑肚,然后支好在“干”形木棍上,形成龙骨架和舞龙者的提柄,再用稻草在龙骨上密密编织,使龙骨不外露,形成龙身。然后用稻草一根根编出龙环,圈圈套在龙身外面,起着连接龙身的作用。龙鳞编成蒲扇形,呈二、三、二的数目排列有规律地编缀在龙环上面。龙脊筋编成长辫蛇形,串在节节龙身内,使其伸缩自如。其三是编扎龙尾。龙尾又名龙凤尾、鱼尾,呈三角放射型,除了与筒形龙身一样的两小节尾身外,还有尾背上的鳍、成手掌形的尾巴及掌心上编缀的颜色相间的太极图式“敖鱼”。龙尾的每个角尖均缀有红草绒球。此外,还需编扎引逗草龙上下左右游动的龙珠,其呈圆球状,实心,体型硕大。
传承价值
湖口草龙融民间舞蹈、杂技、音乐、美术、手工技艺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可作为民俗学、社会学和民间艺术等学科的研究对象。
传承状况
由于湖口草龙编扎工艺较为复杂,必须拜师学艺,口传身授,耳濡韵目染,否则难得真谛;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编扎草龙费时耗工,且不能直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和钻研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使得编扎草龙技艺几乎后继无人。
传承人物
第一代:周雍发,男,1869年—1941年。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红枫村周寿朋自然村人。
第二代:周云开,男,1904年—1992年,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红枫村周寿朋自然村人。
第三代:喻芳泽,男,生于1944年6月12日,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流泗社区3组喻家村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草编(湖口草龙)。
第四代:喻远莉,喻芳泽之女,生于1968年8月2日,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流泗社区3组喻家村人。
保护措施
从1986年到2004年,湖口县政府先后共投入资金1.5万对湖口草龙进行抢救和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获得“草编(湖口草龙)”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草编(湖口草龙)项目保护单位湖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1997年,喻芳泽编扎的湖口草龙参加了九江市旅游艺术节。
2010年春节期间,湖口草龙在澳门举办的“内地春节习俗展”活动中展出;同年11月21日,湖口草龙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中展出。
2017年7月14日,湖口草龙在第四届内蒙古·二连浩特“茶叶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展出。
荣誉表彰
2005年9月15日,喻远莉扎制的湖口草龙在江西省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